《藍藍的威尼斯》教案6
教學目標:一、學習作者移寫”步換景的“動點描法。
二、學習文章 多用比喻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毛澤東主席在他的《沁園春、雪》一文中寫道,“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本單元編者帶領我們游覽了神奇秀麗的西雙版納,風光如畫的阿里山,以及水清境幽的小石潭,積水空明的黃州承天寺,那一山一水,一潭一溪,莫不讓我們賞心悅目,讓我們把目光伸得更遠一點,世界著名的水城威尼斯會是什么樣子呢?板書課題:藍藍的威尼斯 馬信德
二、出示目標:
(一)學習作者移寫”步換景的“動點描法。
(二)學習文章 多用比喻的特點。
三、整體感知課文:出示幻燈片(一)
學生帶問題初讀課文:
(1)找出生字詞
(2)找出你喜歡的段落
(3)劃出表現作者行蹤的詞或句子。
學生讀課文,討論以上三個問題。
四、講讀課文
(一)、學習生字詞:出示幻燈片2
給下列字注音并用詞語造句:
舷 眺 綴 簇 魅 鱗次櫛比 絢
(二)、 找出表示行蹤的詞或句子
學生討論找出這些句子,先小組交流然生班級交流。
“一到羅馬”
“我們登上汽艇”
“泛舟在大運河上”
“穿過一座座橋梁”
“到威尼斯市體育館去看球賽”
作者描寫這些景物時是否隨意寫來?作者抓住什么特征來寫的?
學生討論回答。
作者抓住“藍藍的”的特征寫的。
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呢?
學生回答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藍藍的”特征。學生說第一、二兩段集中體現了這一點。
還有的學生說第五六兩段也可看出這一點,老師接著問:
文章五六兩段落主要寫圣馬克廣場的來歷、建筑、特產、游客等,似乎與藍沒有多大關系,你如何理解?
學生討論回答。
藍色不僅是指一種自然現彩,而且是一種人文景觀,它是美麗和諧和幸福的象征,圣馬可廣場 的來歷、建筑、游客等,是一種人文景觀,這種人文景觀構成了一幅美麗和諧,幸福的畫卷,這正是藍藍威尼斯的內在特征。(出示廣場一角圖片,讓學生進一步感受這種寧靜與和諧)
小結:移步換景是一種“動點描寫”法,就是不斷變換立足點和觀察點,進行多方面的觀察,然后再描繪出一幅畫卷,逐步展現它的全貌,這是游記常用的一種寫法,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寫作中學習運用這種方法。運用這種寫法時,要注意兩點:(出示幻燈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