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之美》教案
目標:
1.學會一種新的審美視角,讀懂橋之美,欣賞橋之美
2.品味本文詩一般的描寫性語言
難點:通過分析橋在不同環境中的不同的審美效果,達到提升學生欣賞水平
方法:朗讀欣賞 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
教學流程
一、欣賞導入
很高興有機會和的同學一起來學習探討。人們都說:停車等紅綠燈的時候相互注視就是一種緣分,那今天我們一起在一間教室能面對面交流就更是前世修來的福了。為了珍惜這這份緣,那我們就一起來上好這堂課,行不行?
出示幻燈片:“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大家都讀過這兩句唐詩吧,美不美?
明確:對,很美!美在哪里呢?我們一起欣賞吧!這里“兩個黃鸝”是兩個點,“一行白鷺”是一條線。春日景色無奇不有、無物不美,杜甫不可能都寫,他選擇了兩個點、一條線,和廣闊的天空、大地這些塊面襯托、配合,于是就構成了一幅立體的、和諧的畫面,這就是詩歌創作中常見的用點線經營詩境空間的方法,叫“點線經營法”。用此法如果能讀出唐代王之煥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中,“白日”如點由上落下,“黃河”如線自西往東,那簡直就大徹大悟了。
其實,藝術都是相通的,這種點線經營法也常用在繪畫藝術和建筑藝術之中。那么今天我們帶著這種方法一起來學習一篇關于橋梁欣賞的文章,看看能不能提高大家對橋梁的欣賞水平。板書:橋之美。
簡單學習網最新講座:
王大績講現代文閱讀 王大績講高考作文 王大績講語段壓縮
王大績講文言文閱讀 王大績講詩歌鑒賞 王大績講句式仿用
這是當代著名畫家吳冠中寫的一篇帶有說明性質的藝術小品,(別小看吳老先生,他曾有一副作品在拍賣會上賣出了4070萬元的天價,創造了當代書畫藝術作品之最,想見他也是鑒賞的行家。在這里他以一位畫家獨特的眼光談了他對“橋之美”的看法,文章中提到了很多橋,他認為有些不美,有些卻很美。
二、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快速朗讀課文,先找出作者認為不美的橋?
注意作者并沒有直接說不美,但從他的語言傾向來看,是并不美的。
南京長江大橋、錢塘江大橋等
三、自主學習
1.分析南京長江大橋、錢塘江大橋等不美的原因
不美的原因:孤立、沒有周圍景物的襯托,不能與其他的景物形成點、線、面的呼應配合,不協調。
2、既然“孤立、沒有周圍景物的襯托,不能與其他的景物形成點、線、面的呼應配合”是這些橋不美的原因,那么作者的著眼點又是什么呢?
請同學們回到課文100頁,從“橋,多么美”至第三段3段,找出作者的著眼點。
明確:小橋流水人家美很美,美在景物之間的襯托、呼應、協調。
如果:在小橋流水邊是一撞現代化的玻璃外墻的高樓,這幅畫美嗎? 流水人家邊架起一座很高大的鋼筋水泥橋,這幅畫美嗎?
橋與周邊的景物要協調、呼應、配合才行。如果用課文中的一句話說,那作者主要著眼于什么?
即:“橋在不同環境中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這也就產生不同的美學效果。
得出結論前用了三個關聯詞語強調:注意:“并非……也并非……而是……”
(齊讀這句話)
-
四、合作探究
吳老先生還是怕我們不懂,于是又舉了好些美麗的橋來教我們欣賞,請同學們看第四段,并找出這些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