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金岳霖先生
六 金岳霖先生
教學目標
1.欣賞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寫人記事的特點,品味本文平實而有韻味的語言風格。
2.培養學生自主查閱資料、獲取有效資源的能力。
3.學習金岳霖先生待人真誠、坦蕩、特立獨行的品格。
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信息收集、調查及整理歸納的能力。
2.欣賞文章富有趣味性的寫人記事手法。
3.走近名人大家,感受其人格魅力。
教學難點
體會獨到的寫作手法,品味平實而有韻味的語言風格。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準備。
指導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預習及查找相關資料,并將學生分組,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把資料匯總,課上進行匯報。
(設置此教學環節主要目的是加強學生對作者及背景的了解,化被動為主動,給學生一個平臺,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探索視野中少見的認知形象,激發其學習興趣,鍛煉概括表達等能力,培養合作意識。)
二、導入新課。
有閱讀才有生活,有書籍才會進步。我們一直生活在文學的滋養中,從睡夢前母親口中絕美的童話故事到怡情悅性的優美散文再到拍案叫絕的精言辟語,文學為生活注入活力,為人生添涂色彩。然而文學的形式多樣、色彩紛呈,這節課就由我們的同學引領,開始一段別樣的文學之旅。
三、小組展示。
(學生交流課前查閱的相關資料,教師指導以避免照本宣科式的介紹。學生可以利用幻燈片將重要資料展出,自行整理,多角度、多方式展示。)
第一小組:作者介紹
1.作者的基本情況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從小受傳統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師從沈從文等名家學習寫作。他是跨越幾個時代的作家,也是在小說、散文、戲劇文學與藝術研究上都有建樹的作家。1940年開始發表小說、詩和散文。新中國成立前出版第一個作品集《邂逅集》,1963年出版第二個作品集《羊舍的夜晚》,1978年發表小說《騎兵列傳》,1980年發表小說《受戒》,受到普遍贊譽,隨后一發不可收,F已出版《汪曾祺短篇小說選》《晚飯花集》《汪曾祺自選集》以及多卷本《汪曾祺文集》等十幾種作品集。他的小說被視為詩化小說,其中《大淖記事》獲全國短篇小說獎。他還寫散文、評論和劇本。他與人合作改編、加工的《沙家浜》深受觀眾的喜愛。
2.作品特點
汪曾祺博學多識,興趣廣泛,愛好書畫,樂談醫道,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鉆研。其散文寫風俗,談文化,憶舊聞,述掌故,寄鄉情,花鳥魚蟲,瓜果食物,無所不涉。讀來親切自然,于無形中仿佛與作者一道感受人情世故。
其小說多寫童年、故鄉,寫記憶里的人和事,渾樸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現和諧的意趣。作者力求淡泊,脫離外界的喧嘩和干擾,精心營構自己的藝術世界。自覺吸收傳統文化,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作品追求更為淡泊的情感,情感的流露更為輕徐、舒緩、婉轉,呈現給讀者的是一種似乎非世俗社會才有的靜美。
教師總結:
一顆沉靜的心靈比一顆暴烈的心靈總要偉大得多。寧靜、深沉的作品總是比激起瞬間激情的作品有更高的價值。從汪曾祺的作品上,我們會領略到一種“坐看云起時”的從容和達觀,激情被處理得平平淡淡了。他筆下的故事,清淡、飄逸、耐聽,那些濃烈的、激動的、過于悲傷的東西都在他的娓娓敘述中變得淡而又淡,世俗風情,人情世故,娓娓道來,舒緩有致。這該是達到了一種為人與為文的極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