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
①倘若要我說說總的印象,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
(“標本”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
提示:“標本”在這里是典范、樣本的意思。
②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
(“藝術”與“技術”有什么區別?)
提示:“藝”術強調獨創性,無法復制;“技術”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可以模仿和復制。
③可是墻壁上有磚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未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深度。
(“隔而未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提示:“隔而未隔,界而未界”在這里是指雖然有墻壁、廊子隔開,但并沒有完全隔離,只是緩沖了視線,景致被逐步展開,顯得有層次感。
④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遠景近景的層次。
(“布局”、“配合”、“映襯”、“層次”這四個詞語能否調換,為什么?)
提示:不能調換,這些詞語與前面的詞語搭配合理。
明確:以上例句,都體現了本文說明語言準確、周密(科學性)的特點。
五、拓展延伸
通過課文的學習,你領會到了哪些欣賞中國園林的方法?
提示:正如文中所說,“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所以從文中獲得的有關欣賞園林方面的知識可以得到遷移運用。學生能夠領會到的方法,概括地說,是要注意園林內各方面的布局是否妥當適宜,具體景物的安置是否自然合理等。
六、達標測試
閱讀第三、四段,回答。
1.(1)段中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比較的雙方是________和________。
2.(2)段結構特點是總分,請用“‖”在文中畫出,由對假山的說明到對池沼的說明,起過渡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設計假山的關鍵是________。假山的特點是________。
4.將“技術”和“藝術”填入②句中的括號內,說說為什么不能顛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對池沼說明的中心是( )
a.池沼的安排也著眼于畫意;
b.大多引用活水
c.有的池沼寬敞,就把它作為全園的中心
d.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圍繞用詞的準確性去品析。
扣準池沼特點揣摩)
6.池沼的形式不同,但相同之處在于(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7.在說明池沼的內容中運用了除打比方、引用外的哪三種說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段中有兩句話與全文開頭部分“總說”相照應,說明蘇州園林總特征的。用 線畫出。
9.概括第(2)段內容的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一個“活”字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