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教學設計18
《故宮博物院》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祖國傳統的建筑藝術,了解故宮建筑藝術獨特風格和偉大成就。
2.了解行蹤在按照空間順序說明事物時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標
1.整體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學習按照空間順序說明復雜事物的寫作思路。
2.體會本文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寫法,學以致用,初步學寫說明文。
道德、情感和價值觀目標
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他們進一步發揚民族的創造精神,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學習。
教學重點、難點
1.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的說明技巧。
2.以太和殿為例,體會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
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和點撥法相結合。
教具準備
多媒體(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展示圖片,激情導入
利用圖片,將故宮博物院的特點直觀展示在學生面前,達到圖文融
合。引導學生深情朗讀第二自然段的末句。
二、 默讀全文,初步感知
1、 生字詞的掌握(隨機檢測)
2、 快速搶答,檢測學習效果
①故宮博物院坐落在哪里?
②“三大殿”具體指哪三座大殿?
③皇帝在哪座大殿舉行登基大典?
④雍正后,封建學子的最高級考試在哪座大殿進行?
⑤“后三宮”具體指哪三宮?
⑥在北京旅游時,假如你要由神武門到天安門與另一隊同學匯合,要穿過哪些門,哪些大殿? (盡量走直線)
三、 比較閱讀,掌握重點
《故宮博物院》是一篇著名的說明文,歷來受到人們的稱道,因此得以入選初中語文教材。下面是詞典中對“故宮”的解說。試比較閱讀,說說文章強在哪里?
詞典上的“故宮”詞條:故宮舊稱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兩代的皇宮,是我國現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樂四年(即14XX年),歷時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1925年改名為故宮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人類文化遺產”。
教師預設:
1、 順序清晰:按照參觀順序,由南至北(找出交代行蹤的詞句)
2、 詳略合理:主次分明,詳略得當(想一想:太和殿為什么詳細介紹?介紹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