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我們的人身權利
③榮譽權。榮譽是國家、社會、組織授予公民的一種美名或稱號。如“勞動模范”、“三好學生”等,屬于一種精神鼓勵。我國法律規定:公民享有榮譽權,禁止非法剝奪公民的榮譽稱號、榮譽證書和獎章。
④姓名權。公民的姓名是區別于其他公民的稱號或代號,一般情況下,還包括公民的曾用名、別名、筆名等。我國法律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和假冒。
6.為什么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受法律特殊保護?
(1)人格尊嚴權是未成年人的基本權利之一。未成年人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果人格尊嚴受到侵害,其精神健康將受到巨大的損傷。
(2)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中,人們對待未成年人往往不像對待成年人那么注意禮貌和尊重。有些家長和成年人在公共場合隨意議論孩子的過錯和辱罵孩子,有些學校和教師歧視、辱罵甚至體罰學生,這都是損害未成年人人格尊嚴的行為。
(3)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作為應當遵循的原則之一。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和教師法的實施細則都對保護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作了相應的規定。
7.怎樣維護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嚴?
(1)學會運用法律手段去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當人格尊嚴受到侵害時,我們不能因為自己年紀尚小,害怕遭到報復而放棄應有的權利。譬如,我們可以視受傷害的程度,要求其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或要求其消除影響、賠償損失,嚴重的可以追究其法律責任。
(2)自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不應取笑別人的外貌、衣著、說話方式和動作,不應給他人起侮辱性綽號,更不能歧視身體或智力上有缺陷的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是一個文明的人所應具備的素質。
8.什么是個人隱私權?為什么要保護個人隱私權?
(1)個人隱私權也叫個人私生活秘密權,是指公民希望隱瞞的不危害社會的個人私事,未經本人允許別人不得將其公開的權利。個人隱私權屬于公民的人格權利,我國憲法第三十八條、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關于保護人格尊嚴的一般規定,適用于保護個人隱私權。
(2)①尊重他人的隱私,是公民應有的道德品質,也是公民必須遵循的公共生活準則。
②個人隱私權是衡量一個國家個人地位和尊嚴的重要標志。在現代社會,人們的社會交往范圍不斷擴大,社會交往程度日益密切,信息技術和傳播媒介越來越發達,人們保護自己隱私的愿望也越來越迫切。
9.法律怎樣保護公民的隱私權?
(1)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隱私權。我國現行的立法和司法解釋一般把隱私權包含在名譽權中。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規定:對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隱私材料或以書面、口頭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致使他人的名譽受到損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譽權處理。我國其他的法律、法規也從不同的角度保護公民的隱私權。如郵政法規定: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拆閱他人信件。律師法規定:律師對于業務中接觸到的個人隱私有保密責任等。
(2)未成年人的隱私權受法律特殊保護。尊重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權,就是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在現實生活中,有時會發生家長或老師未經同意就拆看未成年人的信件或日記的事,雖然他們主要是出于善意,擔心未成年人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什么自己不能妥善處理的事或不能解決的煩惱,但這屬于違法行為,我們應加以反對和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