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人類的需要
(第一、二框勞動創造人類、勞動創造文明)
一、課前導學
(一)明確目標:
知識與能力:知道并認同勞動創造人類、勞動創造文明。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樹立熱愛勞動的思想,樹立尊重勞動者的思想,抵制不勞而獲的錯誤思想,抵制歧視勞動者,尤其是抵制歧視體力勞動者的思想,形成“不勞者不得食”的價值觀。
學習重難點:怎樣理解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二)自主學習,做好準備:
1、是美好生活的源泉,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第一需要。
2、從古猿到人的轉變過程中起了決定作用。
3、勞動創造的人類文明包括和。
4、是精神財富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源泉。
(三)質疑(記錄預習不理解的地方)
二、課堂助學
(一)預習交流展示:
(二)解疑釋疑:
質疑:
解答:
(三)師生共同探討交流:
1.如何理解“勞動”?(勞動對人類及人類社會有什么重要意義?)
2.為什么說勞動創造了人類?(怎樣理解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3、我們的父母就是普通的勞動者,他們每天都在從事什么樣的勞動呢?他們的勞動成果是什么?
4、學生交流:你還見過或者是知道哪些勞動現象呢?他們的勞動成果是什么?
三、鞏固與反思:
(一)自我檢查,單項選擇:
1、下列屬于勞動的是()
①工人在工廠工作②媽媽在洗衣服③我在學校學習④我節假日在家休息⑤我幫媽媽做家務⑥農民在種田⑦鄰居在聽音樂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⑤⑥⑦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⑤⑥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勞動創造了自然②勞動創造了人類③勞動創造了世界④勞動創造了文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勞動創造人類、勞動創造文明。下列屬于勞動創造的物質財富的是()
紡織機具《本草綱目》③瓷器④犁、耙
a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4、一下屬于我國古代的精神文明的有()
①《詩經》②《物種起源》③《本草綱目》④《史記》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④
5、在原始社會之初,人類像動物般生吃捕到的獵物和其它食物。在勞動過程中,人類學會了用火加工食物,食物從此變得美味可口。這表明了()
a、衣食住行是人類生存的基礎。
b、b、只要付出艱辛的勞動,就會得到可口的飯菜。
c、勞動能夠創造精神財富,推動人類精神文明的發展。
d、勞動能夠創造物質財富,推動人類物質文明的進步。
(二)課堂延伸(參與體驗)
1、學生課后查找資料,就“對世界最有影響力的10項發明”開展交流。可以以小組的形式匯報,最后全班投票評選出“對世界最有影響力的10項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