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教學設計(通用2篇)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教學設計 篇1
第十七課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第一框走依法治國之路一、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深刻認識依法治國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作用,自覺樹立法制觀念,增強守法意識。能力:增強在日常生活中維護社會秩序的能力。知識:知道依法治國的含義,理解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遵循的基本方略。二、重點、難點:引導學生理解依法治國的意義,懂得依法治國是社會進步的重要體現,樹立法制觀念
三、課前準備:布置學生搜集我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依法治理的案例,在課堂上與同學們交流。四、教學流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導入:教師提出話題,讓學生思考、討論、交流。“要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自己希望生活在什么樣的社會之中?”學生設想生活的美好時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的引導,談出希望生活在經濟繁榮、民主完備、精神生活充裕等的社會中,教師進一步引導,生活在這樣美好的社會中需要由什么來保證實施?讓學生明確我們要用法律來治理國家,走依法治國之路。從而導入新課。學生思考、討論、交流。 時間約3—5分鐘討論交流,主動釋流經濟繁榮、民主完備、精神生活充裕等的社會中。 (二)分組探究,小組合作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第一目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共同探討:什么是依法治國?1、提出討論問題,假如生活中沒有法律會怎樣?教師引導,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然后由小組選舉代表在班內展示。(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討論,對每個小組的討論時間和代表發言的時間適當控制,討論和發言結束后,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發言做簡短小結,揭示出公民的生活、國家的治理都離不開法律。離開了法律,公民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國家就不能長治久安。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走依法治國之路。)教師總結:我們都愿意生活在一個和諧、安定、有序的社會生活中,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究竟什么是依法治國呢?2、學習指導:請同學們自己看書93頁,找出依法治國的含義并記憶,看誰在規定的時間內記得又快又好!(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3、關于依法治國幾個問題的強調:依法治國的主體是廣大人民群眾;依法治國的客體是國家事務、經濟文化事業和社會事務;依法治國的基本依據是憲法和法律;依法治國的目的是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依法治國的要求是國家公職人員必須依法行政,公民要嚴格遵守法律。4、及時督促檢查學生對問題的記憶。(采用多種方式檢查)5、結合課本93—94頁材料讓學生討論并總結:全國的“打黑”行動能順利進展下去必須要依靠法律。 設計這一活動的目的是,通過學生對“假如生活中沒有法律……,”的討論,得出公民的生活、國家的治理都離不開法律,初步感悟依法治國的重要性。(學生討論、交流,時間3——5分鐘)(學生看書,自主感悟時間2—3分鐘)(啟發學生討論交流“打黑”行動,時間約2---3分鐘) 第二目法治則國興1、過渡語:我們知道了什么是依法治國,那么,為什么我們國家要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呢?2、教師組織學生分小組將搜集到的我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依法治理的案例探討交流。(1)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在交流時提出明確的問題,引起小組內的思考(2)教師適時將典型案例呈現,由學生共同探討案例一: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中的大頭兒子的形象給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前不久,安徽出現了許多“大頭娃娃”。他們營養不良、頭臉浮腫、四肢細短。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他們使用了劣質奶粉。其中,童小雪,在自己剛滿周歲時,打贏了一場民事官司。被告馬步才因涉嫌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食品罪,已被司法機關依法逮捕。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程序對有關地方政府和監管部門的97名責任人員作出了處理。案例二:據報載,安徽省某市某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某,因選舉拉選票,干涉人大代表自主表達選舉意志,受到嚴肅查處,并被選民和區人大常委會依法罷免其人大代表、副主任職務。案例三:xx年5月29日下午,某市掃黃打非辦在市影劇院門前舉辦集中銷毀非法音像制品現場會,銷毀非法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10萬多張。 設計以下問題: ① 查處劣質嬰兒奶粉、嚴懲涉案有關人員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什么作用? ② 材料二體現了依法治國在哪一方面的作用? ③ 非法音像制品、出版物有什么危害?怎樣才能制止非法音像制品、出版物的蔓延? 3、師總結:"法令行則國治國興,法令弛則國亂國衰",只有實施依法治國,才能保證人民當家做主,社會文明進步,國家長治久安,市場經濟才能持續健康快速地發展,才能早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我們明天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設計這一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我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依法治理的具體案例,由具體到抽象,理解依法治國的重要意義。學生認真閱讀事例,思考問題(時間約3—5分鐘)分組討論,展示交流(時間約3—5分鐘)集思廣益組內小結歸納,依法治國的意義(時間約2—3分鐘)(1)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2)是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客觀需要。(3)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4)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三)走進生活,學以致用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學生看課本51頁漫畫,提出問題:請你根據所認識的依法治國的有關內容對此漫畫進行評析。達成共識:明確漫畫中學生的行為是危害社會秩序的行為。然后集思廣益讓學生談這種行為的危害。并請學生再舉一些危害社會秩序的行為,加深對這一行為的認識。分析漫畫,暢所欲言。(時間約3分鐘)(四)歸納小結,鞏固深化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請學生進行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收獲了。。。。。。學生歸納盤點收獲教師點評五、板書設計 含義: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要求:走依法治國之路 (1)(2)法治則國興(依法治國的重要性) (3)(4)六、課堂鞏固:(時間約8--10分鐘)(一)選擇題:1、下列哪條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a堅持改革開放 b堅持科學發展觀 c依法治國 d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2、實行依法治國的主體應是( )a中國共產黨 b黨和國家領導人 c全體人民 d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廣大人民3、實施依法治國的依據是:( ) a法律 b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決策 c憲法和法律 d憲法4、xx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正式實施。行政許可法能夠很好地控制行政機關權錢交易的腐敗空間,確立了從源頭根除腐敗的制度基礎。這是我國推進依法治國進程的又一重要舉措。《行政許可法》的實施說明依法治國( )a必須加強法制教育,增強法制觀念 b公民要嚴格遵守法律c國家機關和公職人員必須依法行政 d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5、根據依法治國的要求,我們中學生應做到: ①依法行政 ②積極學習法律常識 ③嚴格遵守法律 ④勇于同違法行為做斗爭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③(二)材料分析臨沂市政府提出:各級政府要認真落實《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帶頭遵紀守法,嚴格依法辦事……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嚴格行政執法監督。(1) 上述材料反映了臨沂市政府堅持怎樣的治國方略?(2)政府為什么要堅持上述治國方略?參考答案一、 cdcca二、 (1)反映了臨沂市政府堅持依法治國的方略。(2) 答依法治國的重要性
第二框加強法制建設 健全法律監督一、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認識法律監督的作用,自覺樹立監督觀念。能力:提高辨別能力,掌握行使監督權的有效方法,逐步增強依法行使監督權的能力。知識:知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實施依法治過方略的基本要求,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意義;知道監督和制約機制的幾種基本形式,理解建立健全監督和制約機制是法律有效實施及司法公正的保障。二、教學重點: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要求三、教學難點:健全法律監督和制約機制四、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調查了解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接觸了那些與法律有關的事情,了解學生的看法;搜集材料,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搜集材料,設計問題,組織答案等。五、教學流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情景導入設計: 讓學生閱讀教材p52“廈門遠華走私案被查處”的案例,教師可設計以下問題:①、材料中有300人被追究了刑事責任說明了我國法律的哪一特征?總結:這一案例說明法律對經濟建設起保駕護航的作用,請同學們思考:怎樣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這節課我們就來探討這一話題從而導入本節課——加強法制建設 健全法律監督。運用事例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時間約3--5分鐘)學生閱讀事例,思考問題并回答(二)分組探究,小組合作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第一目加強法制建設,樹立法制觀念【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要求】一、自主探究 全面理解學習任務:閱讀教材p97---p101頁。思考:(1)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了解四項要求各自的涵義。二、多邊互動 共同探究:展示材料材料一 十屆全國人大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于xx年3月16日,國家簽署主席令,公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自xx年10 月1日起施行。上述材料體現了思品課的哪些原理?并加以分析結論:有法可依材料二教材99頁事例思考以下問題:1、我們從張某對事情的處理上學到了什么? 2、此案經司法機關依法審理,對方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說明了什么? 3、如果張某按照弟弟的想法處理問題,又會出現什么后果?結論:有法必依材料三教材100頁事例結合濟南交警“嚴格執法、熱情服務”的事跡,談談對執法必嚴重要性的認識結論:執法必嚴材料四閱讀101頁相關連接,思考:1、這個事例說明了什么 ?2、案例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結論:違法必究在上面分析的基礎上,讓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分別用一句話概括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含義和意義,看誰說得準確。總結:有法可依是建立和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前提和先決條件,有法必依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中心環節,執法必嚴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重要條件, 違法必究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重要保障。在學生掌握了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性后,對學生提出行為要求,你該為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做些什么?(學生閱讀教材,自主感悟,時間2分鐘)(學生討論交流,時間2—3分鐘)(啟發學生討論交流,時間約2---3分鐘) (學生討論交流,時間2—3分鐘)(學生討論暢所欲言。時間2—3分鐘)(學生思考,解決問題,時間2—3分鐘)學生暢所欲言,怎樣為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做貢獻?(時間2—3分鐘)第二目健全法律監督和制約機制過渡語:我們認識到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基本要求及重要意義后,接著來了解我國是如何加強社會主義法律監督的。閱讀教材事例102頁,思考問題想一想:人民群眾為什么會高度贊揚《焦點訪談》節目?議一議:在我國,輿論監督有什么樣的重要作用?通過學生的交流生成結論,讓生感悟加強監督的意義。讓生自主學習102—104頁,思考:1、法律監督的主要內容及重要地位是什么?2、什么是立法監督、執法監督、司法監督?3、公民如何行使監督權?有什么意義?檢查學生學習情況為了讓生更好的理解這些問題教師要充分運用好教材事例,另外教師創設情景,讓生探討法律實施與司法公正需要監督,行使監督權是我們每一個公民的神圣權利。請回答:
(1)當你認為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沒有切實履行他們的責任,沒有做好他們應該做好的工作時,你有權 (2)當你和你的家人收到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不公正對待時,你有權 (3)當你發現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違法、失職行為時 閱讀教材事例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時間約2—3分鐘)(學生閱讀教材正文,時間約3分鐘)閱讀材料,討論交流,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的觀點。(時間約2—3分鐘)(三)走進生活,學以致用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在某一城市,大多數的社區設立特殊的信箱— 書記、區長信箱,上面寫著:“加強干部監督,受理群眾投訴,聽取民情民意,征集發展意見。”1、這種做法是提倡公民行使什么權利?2、開展這項活動有什么意義?3、你能行使這項權利嗎?請你為我市發展提兩項建議認真閱讀事例,解決問題(時間約5分鐘)(四)歸納小結,鞏固深化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請學生進行小結。啟發學生談學習本課的收獲與體會通過學習談收獲(鞏固記憶,時間約1--2分鐘)六、板書設計基本要求:加強法制建設樹立法制觀念青少年增強法制觀念:加強法制建設健全法律監督 內容:健全法律監督和制約機制意義:七、課堂鞏固:(時間約5--8分鐘)(一)選擇題:1、在我國,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中心環節是(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執法必嚴 d 違法必究2“行風熱線”節目是臨沂市政府糾風辦公室和臨沂人民廣播電臺聯合創辦的直播交流性廣播專題節目。它有利于促進行風作風的轉變,推進了臨沂市的民主政治建設;也有利于公民行使( )a 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b 言論自由權 c 批評、建議權 d人身自由權3 青少年作為國家的小主人,由積極參與政治生活的責任,要正確行使批評建議權。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正確行使批評建議權的是( )a 信訪舉報 b 通過新聞媒體發表意見 c 張貼大字報 d 向人大代表反映情況4 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上的講話中強調,要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推進依法行政,維護社會公平,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為此,我們青少年要( )① 加強法制建設 ② 樹立法制觀念 ③ 健全法律監督制約機制 ④學會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二 出謀劃策臨沂市某鄉鎮中學門前的馬路兩側,擠滿了賣小吃的攤販,每當上學、放學的時候經常出現擁堵現象,給學生進出校園帶來了極大不便,也影響了學校的教學秩序。同學們對此議論紛紛,認為出現這種情況市政府有關部門的工作沒做好,小明同學認為,對于政府的工作,我們無權過問,也沒有辦法過問。1 請你對小明同學的觀點加以分析。2 要解決材料中的問題應該通過哪些途徑行使監督權?參考答案一 bcca二 1 小明的觀點是錯誤的。我國憲法規定:公民依法享有批評建議權。當我們認為國家機關以及工作人員沒有做好他們的工作,我們有權對他們的工作提出批評建議。我們作為國家的小主人,應當積極參與政治文明建設,懂得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2 我們可以依法通過多種途徑來行使監督權:打電話向市政府反映,也可以向人大代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