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科學水和空氣
實驗原理
操作要點
收集方法
2kcl03=2kcl+302↑
2kmno4=2k2mno4+mn02+02↑
(1)先檢查氣密性(2)加藥、組裝(從下到上、從左到右)(3)試管口略向下傾斜(4)塞入試管及集氣瓶中的導管不宜太長(5)外焰加熱注意事項:(1)轉動分液
(1)排水集氣法(集得氣體較純,但不干燥)(2)向上排空氣集氣法(集得的氣體較干燥,但易混有空氣)注意:用排水法收集時,待氣泡大量出現時再開始收集;結束時,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
2h202=2h20+02↑
漏斗活塞滴加h,02、可通過活塞的“開”、“關”來控制h,(12的用量,從而控制得到氧氣的量(2)分液漏斗頸下端不需要插入液面(3)不需要加熱 (5)氧氣的用途①可供生命體呼吸。②冶煉鋼鐵,焊接或切割金屬。③制液氧炸藥、火箭助燃劑。4.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質和用途(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二氧化碳是一種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無色無味的常見氣體。在加壓降溫條件下成為干冰(一種半透明白色固體,能升華)。(2)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①一般情況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②二氧化碳是一種酸性氧化物,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c02+h2o=h2co3;碳酸不穩定,加熱時會分解:(3)二氧化碳的檢驗用澄清石灰水可以鑒定二氧化碳氣體:ca(oh)2+co2 ==caco3↓+h2o(4)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可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1 ==cacl2+co2↑+h2o,用向上排氣法收集。(5)二氧化碳的用途①二氧化碳本身無毒,但當其在空氣中的濃度過高時,能使人窒息。②它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溫室中作物的氣體肥料。③可用來滅火,如泡沫滅火器、干粉滅火器。④可制飲料。5.臭氧與臭氧層(1)臭氧是一種單質,化學式為o3。(2)臭氧層①在距地面20一35千米的大氣平流層里的“臭氧層”能阻擋和削弱紫外線。②人類使用含氯氟烴(如氟利昂)的化學物質已使臭氧層遭到破壞,出現臭氧層空洞。6.“溫室效應”(1)“溫室效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像溫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樣,使地面吸收的太陽光的熱量不易散失,從而使全球變暖,這種現象叫“溫室效應”。能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除二氧化碳外,還有臭氧、甲烷、氟氯烴等。(2)“溫室效應”的防治措施①減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等清潔能源。②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森林等。7.空氣污染(1)引起空氣污染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及可吸入顆粒污染物等。(2)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汽車尾氣、工業廢氣、煙塵排放、土地沙漠化等。(3)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可吸入顆粒物等。(4)空氣污染的防治措施①減少工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氣體及氟氯烴化合物的排放量。②提高能源利用的技術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加強國際間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