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科學地殼變動和火山地震
資料四:位于非洲中西部的剛果盆地,原來是一個面積很大的內陸湖盆,湖里水量很大,后來由于地殼運動,河流下切,湖水外瀉,形成一個盆地。
分析四條資料并填下表:
屬上升運動的 屬下降運動的 屬緩慢運動的 屬劇烈運動的
2、完成表格后學習課本地殼變動的證明,讀圖4-28分析結果:
1建成時到十五世紀,地殼下降6.3米。
2十五世紀到十八世紀,地殼上升6.3米。
3十八世紀到1955年,地殼下降2.5米。
3、分析圖4-27,學習:地殼變動后的地質構造——褶皺、斷層用模型來說明,褶皺是地殼受力擠壓研發生的彎曲。斷層是巖層受力斷裂,斷塊位置發生錯動;由于褶皺和斷層的作用形成高大的山脈和盆地。
同時用厚綢演示褶皺,方法是把綢布平放在桌面上,兩手壓住綢布,距離要適當,從相對方面擠壓綢布即可。
4、教師小結:現有地表各種形態是地殼運動的結果,地殼運動基本有兩種方向,嘆水平運動和升降運動。有的運動十分劇烈,有的運動十分緩慢。
5、完成討論p138中的1、2、3題。
答案:1、引起地殼變動的巨大能量來源于地球內部或地球本身,即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所放出的能量大量積累。
2、如:東非裂谷不斷加寬,中國臺灣海峽幾度升降等可以證明地殼在不斷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