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科學入門
第一章 科學入門
一、科學在我們身邊
作為科學的入門,本節內容從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現象入手,通過對這些自然現象的疑問,引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從而理解科學的本質——科學是一門研究各種自然現象,并尋找相應答案的學科。
觀察、實驗、思考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改變著世界,但是我們要辯證地來看待這個問題。它對我們的生活既帶來了正面的影響,也帶來了負面的影響,從而理解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二、實驗和觀察
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科學的基礎,實驗又是進行科學研究最重要的環節。要進行實驗,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儀器及其用途和實驗室的操作規程。
試管:是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可以加熱,用途十分廣泛。試管加熱時要用試管夾(長
柄向內,短柄向外,手握長柄)。給試管內的液體加熱時,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試管夾應夾在距離試管口1/3處。加熱時試管要傾斜45度。,并先均勻預熱,再在液體集中部位加熱。熱的試管不能驟冷,以免試管破裂。
停表:用來測量時間,主要是測定時間間隔。
天平和砝碼:配套使用,測量物體的質量。
電流表:測定電流的大小。
電壓表:測定電壓的大小。
顯微鏡:用來觀察細胞等肉眼無法觀察的微觀世界的物質及變化。
酒精燈:是常用的加熱儀器,實驗室的主要熱源。使用時用它的外焰加熱。
燒杯:能用于較多試劑的反應容器,并能配制、稀釋溶液等。
表面皿:可暫時盛放少量的固體和液體。
藥匙:用來取用少量固體。
玻璃棒:主要用于攪拌、引流、轉移固體藥品。
認識自然界的事物要從觀察開始。首先要有正確的觀察態度,不能為了觀察而觀察,要明確觀察目的,全面、細致地觀察實驗現象,通過比較、分析,正確地描述、記錄實驗現象。
由于人體感官具有局限性,所以運用感覺器官的觀察——直接觀察往往不能對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斷。為了能正確地進行觀察,做出準確的判斷,我們可以借助工具,擴大觀察的范圍和進行數據的測量。
三、長度和體積的測量
測量和觀察是我們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技能。所謂測量是指將一個待測的量和一個公認的標準量進行比較的過程。根據不同的測量要求,測量對象,我們應能選用合適的測量工具和測量方法,盡可能使用國際公認的主單位——即公認的標準量。
1、長度的測量。
國際公認的長度主單位是米,單位符號是m。了解一些常用的長度單位,并掌握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
l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納米(nm)
測量長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正確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
(1)了解刻度尺的構造。
觀察:零刻度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