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科學入門
最小刻度值:讀出每一大格數值和單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
長度和單位,即為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測量的最大范圍。
(2)使用刻度尺時要做到:
*放正確: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刻度尺緊靠被測量
的物體(垂直于被測物體)。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測量結果是什么?(讀數偏大)
零刻度線磨損了怎么辦?
(找一清晰的刻度線作為零刻度線,如圖所示,但讀數時要注意)
*看正確:眼睛的視線要與尺面垂直。
思考:視線偏左和偏右時,讀數會怎樣?
(視線偏左讀數偏大,視線偏右讀數偏小)
*讀正確:先讀被測物體長度的準確值,即讀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讀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計值。數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單位——沒有單位的數值是沒有意義的。
*記正確:記錄的數值=準確值+估計值+單位
了解測量所能達到的準確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決定的。根據實際測量的要求和測量對象,會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和測量方法。了解卷尺、皮尺的用途。知道指距、步長可以粗略測量物體長度,聲納、雷達、激光也可以用來測距。
(3)長度的特殊測量法。
*積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積少成多,測多求少的方法來間接地測量。
如:測量一張紙的厚度、一枚郵票的質量、細鐵絲的直徑等。
*滾輪法:測較長曲線的長度時,可先測出一個輪子的周長。當輪子沿著曲線從一端
滾到另一端時,記下輪子滾動的圈數。長度二周長x圈數。
如:測量操場的周長。
*化曲為直法:測量一段較短曲線的長,可用一根沒有彈性或彈性不大的柔軟棉線一
端放在曲線的一端處,逐步沿著曲線放置,讓它與曲線完全重合,在棉線上做出終點記號。用刻度尺量出兩點間的距離,即為曲線的長度。
如:測量地圖上兩點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