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科學光和顏色(通用2篇)
七年級科學光和顏色 篇1
光和顏色(1)
教學目標
1、能從幾個物體中找出哪些是光源
2、理解光傳播和聲音傳播的區(qū)別:光在同一種透明物體中沿直線傳播。
3、記住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
4、通過觀察了解太陽光的組成
5、知道不透明物體和透明物體的顏色的成因
重點難點
1、 重點:認識在同一種物體中光以直線傳播,并能解釋某些現(xiàn)象
2、 難點:太陽光的組成;透明物體與不透明物體顏色的成因
課程資源的準備與開發(fā)
教師準備:圖片,幻燈,激光手電筒、全反射器、太陽鏡、微機、投影機、
學生準備:太陽鏡、激光手電筒、太陽底下樹蔭下的光斑實驗探究、蠟燭、水槽、燒杯、帶孔的紙板、厚的玻璃磚、果凍、水、蚊香、可樂瓶
教學過程
[準備引入]
利用媒體展示有關光的一些圖片,在學生欣賞時提問:你為什么能看到這些圖片?(因為有光進入了人的眼睛)請你閉上眼睛,你還能看見這些圖片嗎?(不能)為什么?(光沒有進入我們的眼睛。)
[課題揭示]
我們能看見物體就必須有光從這個物體上射入我們的眼睛。
[新課展開]
一、光源
問:那么光從哪里來?(學生舉例)
你能找出它們的共同點嗎?(能夠自身發(fā)光)
我們把能自身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觀看媒體上播放出的一些物體,判斷是否是光源)
我們經(jīng)常說皎潔的月光,月亮是不是光源?光彩奪目的鉆石是不是?為什么?
可我們明明看到了月亮鉆石了,我們不是說看見物體必須有光從這個物體上射入我們的眼睛嗎?(能反射光)
所以月亮鉆石包括桌子、椅子也不是光源,我們卻能看到它,因為它能反射光,光再進入我們的眼睛,所以就看到了。
你可以幫它們分類嗎?(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展示幾幅有關光現(xiàn)象的圖片,讓學生感覺一些有趣的光現(xiàn)象:彩虹、日食、影子、海市蜃樓、筷子為什么在水中會折斷等。
問:你知道這些現(xiàn)象是怎么形成的嗎?
講述:自然界中有大量與光有關的有趣現(xiàn)象,我們將一一學習。
提問:1、你是怎么來區(qū)分白天與黑夜的?太陽光從哪兒發(fā)出來的?太陽離我們近嗎?那么太陽發(fā)出的光是以什么形式傳播到地球表面的呢?
1、 打開電燈時,整個房間都會亮嗎?那么光是怎么從電燈傳到各個角落的
演示:用激光電筒,將光的紅點射到墻上。
問:你們看到光了嗎?看到光傳播的路徑了嗎?
你能否作出一種假設,假設光有空氣中是以什么路徑傳播的?
二、光的傳播途徑
舉例:你能否舉出生活中你曾經(jīng)能明顯地看到過光的傳播路徑的例子,在什么情況下
在光的傳播路徑中有微小物質存在的環(huán)境。
展示圖片:放映機的光束;穿過森林的太陽光束;霧天車燈的光束;雨中車燈的光束;
實驗探究:要想確切了解光的直線傳播的規(guī)律,同學們必須用實驗自己去研究,實驗中要注意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 光可以在哪些物質中傳播?這些物質有什么共同特點?
(2) 光在這些物質中是沿什么路線傳播的?
(3) 光總是沿著這樣的路線傳播嗎?有沒有條件限制呢?
交流討論:
根據(jù)你的實驗現(xiàn)象完成下列各項:
1、 光可以發(fā)哪些物質中傳播?這些物質有什么共同特征?
2、 光在這些物質中傳播時,是以什么路徑傳播的?
實驗結論:光在同一種均勻物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實踐檢驗:老師準備三張帶孔的紙板,中間還栓有細線,下面找一位同學來觀察一下燈光,我們看看他看見燈光時細線處于什么狀態(tài)!
(師生配合演示)
師: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
生: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教師演示:將光斜射入玻璃磚,觀察光的傳播路線。從而強調“同一種物質中”
問:光能否在真空中傳播?你能用一事實說明你的觀點嗎?
三、光線
為了形象表示光的傳播,我們可以沿光的傳播路線畫一條直線,并在直線上畫上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這種表示光的傳播方向的直線叫做光線。(板圖示范光線的畫法)
課件展示:光線的表示方法:點光源發(fā)出的光線和平行光線的表示。
注意,光線是人們?yōu)榱诵蜗蟮乇硎竟獾闹本傳播而畫出的帶箭頭的直線,是表示光的傳播的一種方法,實際上是不存在的。
三、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
光的直線傳播在生活中有應用嗎?
討論:你們平時整隊時,你們需要將隊伍排整齊,你們是用什么方法來判斷隊伍是否排整齊的?
1、 步槍瞄準(展示圖片)
思考:射擊時瞄準,當眼睛看到瞄準點、準尖星、缺口三者重合時,就認為三者處于同一直線上了,這是什么道理?
射擊瞄準時的基本要領是:左眼閉,右眼睜,透過缺口看準星,對準目標三點成一線.
2、激光準直
師:有一個問題請大家討論,鑿火車隧道時最怕鑿出的隧道不直,用今天的所學的知識有辦法解決嗎?
電腦展示:激光準直的過程。
教師介紹:在安裝北京飯店電梯時,怎樣使80多米高的電梯又正又直呢?工程技術人員用一束激光代替了鉛垂線。在激光的幫助下,工程又快又好地竣工了
1、 小孔成像
展示小孔成像實驗。
小孔成像的性質:倒立的,實像,可以成放大、等大、縮小的像。
實像與虛像:
實像一般是倒立的,能用光屏接受到,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
虛像一般是正立的,不能用光屏接受到,是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的。
四、光的直線傳播對一些現(xiàn)象的解釋
1、影子的形成
展示幾個影子圖片。讓學生思考能否用光是直線傳播的原理來解釋。
師:影子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光學現(xiàn)象,誰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解釋一下?
思考:如光的傳播路線是曲線,想想會有影子嗎?
怎么樣的物體會形成影子呢:
演示:分別將一個玻璃片和一個鐵盒子放在了光源前。
觀察:哪個物體形成了影子?
想想:兩個物體有什么不同?什么樣的物體才能形成影子?
教師總結:光在直線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后面光不能達到的區(qū)域,便形成了影子。
動畫演示,請大家注意觀察影子的變化。
問:影子的長度為什么改變了?(動畫分步演示說明光線傳播過程中遇到人,在人身后形成影子,人與光源的位置改變,影子長度也在改變。)
你知道古代的計時方法嗎?學生回答。(古時人們在圓形石板上刻有表明時間的刻度,圓心立一小棍,從日出到日落,小棍的陰影由長而短又由短而長的印在刻度上,由此可標示時間。“寸陰”即陰影縮短或延長一寸的長度,通常用來表示時間極為短暫,后來人們用“一寸光陰一寸金”來勸導大家珍惜分分秒秒。)
4、日食、月食
動畫展示:日食、月食時太陽、月亮、地球它們?nèi)叩奈恢藐P系。
五、光的傳播速度
看看你的記憶能力:光從太陽到達地球的時間是多少?(1、5億千米)
你認為光與聲音的傳播速度哪個快?你能用一個自然現(xiàn)象說明你的判斷嗎?
自然現(xiàn)象:在雷雨交加的天氣我們往往可以看到閃電、聽到雷聲,你記得是行先聽到雷聲還是先看到閃電嗎?為什么呢?
講述:光的傳播速度很大,測光的速度是極困難的。第一個測量光速的科學家是伽利略,但遺憾的是他失敗了,后來許多幾代科學家的不懈努力,測出的結果一次比一次準確,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較精確地測定了光速。現(xiàn)在公認的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299792458m/s近似等于3×108m/s
光能從太陽傳到地球,說明光能真空中傳播。如果一個飛人以光速繞地球運行,1秒鐘內(nèi)繞地球七圈半。地球上任意最遠的兩點之間光走一走只需1/15秒,眼睛眨一眨要1/10秒。可見光速之大。光從月球傳播到地球只需1.3秒。太陽發(fā)出的光要經(jīng)過8min到達地球,如果一輛以1000km/h的速度行駛的賽車不停的跑,要經(jīng)過十七年時間才能跑完從太陽到地球的距離。
科學探究:陽光下樹蔭中的圓形光斑是怎樣形成的?
課堂小結:
1、 光源
2、 光的直線傳播:在同一種均勻物質中
3、 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步槍瞄準。激光準直。
光的直線傳播原理的解釋: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
七年級科學光和顏色 篇2
1.4 光和顏色(2)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了解太陽光的組成,知道白光是復色光
2、 了解光的三原色是:紅、藍、綠及三原色的組合后的顏色
3、 了解顏料的三原色:紅、黃、藍
4、 知道看不見的光:紫外光和紅外光
5、 知道不透明物體的顏色和透明物體的顏色的成因
重點難點
1、 點:白光是復合光,三標棱鏡對白光的折射作用,物體顏色的成因
2、 點:理解白光的色散現(xiàn)象及規(guī)律;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的成因和透明物體顏色的成因
課程資源的準備與開發(fā)
1、 教師準備:幻燈機、蠟燭、電燈、三張玻璃紙(紅、綠、藍)、顏料工具一套、太陽能小電扇、電視搖控器一個。
2、 學生準備:三棱鏡、平面鏡、肥皂泡泡盒, 太陽能計算器、光盤、顏料工具一盒、每組同學做一幅太陽鏡:紅、黃、綠、藍。
3、 課前做好用平面鏡分解太陽光的實驗。
[準備引入]
打開窗簾讓學生判斷射入的光是什么顏色的?
[課題揭示]
小游戲:讓學生玩用肥皂水吹泡泡的游戲。同時觀察吹出來的泡泡表示是什么顏色?
展示圖片:彩虹圖片
演示:讓一位學生上臺用三棱鏡將太陽光反射到白墻上,并觀察白墻上光的顏色。找一找墻上出現(xiàn)了幾種顏色?
[新課展開]
一、光的色散
提問:白色的太陽光,經(jīng)過三棱鏡和肥皂泡后,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七色色呢?經(jīng)過三棱鏡后也出現(xiàn)了七種顏色,說明白光是單色光嗎?這是一種什么現(xiàn)象呢?
講述:白光通過三棱鏡后分解成七種顏色的現(xiàn)象稱為光的色散,是由英國物理學家牛頓首先發(fā)現(xiàn)的
生活中的哪個現(xiàn)象就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彩虹
觀察:讓學生用放大鏡觀察電視屏幕上的顏色。能看到幾種顏色。
太陽光的組成——太陽光是一種復合光,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組成,(注意與生活中說的赤、橙、黃、綠、青、藍、紫)不同。
二、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講述:電視屏幕上只能觀察到三種顏色:紅、綠、藍。但是我們卻能看到更多的七色。這是怎么回事呢?
動畫演示:光的三原色及二色、三色的混合色。
紅、藍——品紅色 紅、綠——黃色 綠藍——青色 紅、綠、藍——白色
三、色光的混合與顏料的混合
光有紅、綠、藍三種色光,顏料盒里也有紅、綠、藍三種顏料,把他們混合會怎樣?
小組實驗:每個同學作一個混合實驗:紅、綠——
紅、藍—— 綠、藍—— 紅、綠、藍——
與色光的混合結果一樣嗎?
顏料的三原色——紅、黃、藍。
課件演示:顏料三原色的混合結果。
四、看不見的光
演示:用搖控器轉換電腦,讓學生思考,搖控器是什么實驗轉換的?
問:你看到紅外線了嗎?它確實存在嗎?
回憶:耳能聽到所有頻率的聲音嗎?20——xx0hz
講述:人的眼能看到光也是有一定范圍的。
資料:紅光外側存在一種人眼看不見的光,這種光具有明顯的熱效應,經(jīng)過大量的資料證明,這就是紅外線。
問:你知道驗鈔機是利用什么原理的?
舉例說明:請你再舉出一些有關紫外光的例子。
紫外線——在紫外光以外還有一種看不見的光。
討論:你知道紅外線與紫外線哪能些應用嗎?
紅外線的應用:紅外測溫儀;紅外夜視儀、紅外遙感、紅外攝像儀、紅外望遠鏡
紫外線的應用:熒光效應、殺菌、消毒的作用)
小實驗:每位學生用自己做的有色眼鏡觀察放于太陽光下的一張白紙,觀察白紙呈什么顏色?
五、物體的顏色
1、不透明物體的顏色
展示圖片:展示幾幅有關各種物體顏色的圖片
講述:我們生活的自然環(huán)境,五光十色,美麗動人,有紅色的花,綠色的草,藍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朵……各種物體都具有
各自的色彩。可是,這些艷麗的顏色,在漆黑的夜里就統(tǒng)統(tǒng)消失了。這說明只有在陽光(白色光)的照射下,物體才呈現(xiàn)出顏色。那么,為什么在同樣光源的照耀下,各種物體會有不同的顏色呢?
1、看到物體顏色的條件:哪種單色光能進入眼鏡,看到的就是哪種顏色。
2、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多種色光混合而成的。不同的物體,對不同顏色的光線,吸收能力和反射能力又各不相同。被物體吸收的光線,人們就看不見,只有被反射的光線,人們才能看到。因此,某種物體能反射什么顏色的光,在我們看來,它就具有什么樣的顏色。
演示:課件演示各種光的反射與顏色的關系。
討論:現(xiàn)在你能說說:紅色的花為什么會呈紅色?白色的衣服為什么呈白色?黑色的布為什么呈黑色?
那么透明物體的顏色形成的原理也是這樣的嗎?
小實驗:每個小組中的一個同學用一幅自制的眼鏡,觀察一張白紙。
現(xiàn)象交流:
思考:你認為透明物體的顏色的形成,是因為對太陽光的反射還是某種色光能透過形成的。
透明物體的顏色:決定光透過的顏色,能透過什么顏色的光,就顯示什么顏色。如:紅色透明體只能透過紅光。
觀察:我們的教室玻璃窗用的是什么顏色的玻璃?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思考:你有沒有見過家里的陽臺上用的是藍色玻璃?白天你在室內(nèi)是感到亮還是較暗?為什么呢?家里物體的顏色有變化嗎?
課堂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