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創作教學設計
一、 課題:陶藝創作(一)二、 教材:人民美術出版社初中美術實驗本第14冊三、 教學時間:一課時四、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本課旨在通過教學使學生對中國的陶瓷藝術有所了解,對其中蘊含著的豐富而深厚的藝術內涵有所領悟,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動手和動腦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在陶冶情操的同時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及對審美修養的提高。五、 教學背景分析 學生分析: 學生剛剛由小學升入初中,對一切新鮮的事物都很感興趣,特別是美術課中一些能夠讓他們充分“動”起來的內容。“陶藝創作”一課,正是讓學生能夠充分“動”起來的一個課題。既有動腦的設計構思、創意;也有動手把創意構思用雙手來創作出來的過程,在動腦和動手相結合的這一過程中,學生將體會到無限的樂趣,嘗試到成功的喜悅和自豪感。 教材分析: 本課題為綜合實踐課,旨在通過學生共同探討、研究,最后以學生個人創作或小組合作完成的方式把“陶藝創作”這一課題通過充滿藝術感覺的雙手展現出來,把一塊普普通通的泥巴塑造成具有藝術生命力的陶藝作品,以此來達到本課的教學意圖。六、 教學方法:采用討論法、研究法、探究性學習七、 技術準備:多媒體課件、視頻資料、圖片資料等八、 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能夠增強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熱愛,培養愛國主義情感;掌握基本的陶藝創作方法。2、 過程與方法:通過本課的學習、欣賞,學生能夠了解我國優秀的陶瓷作品,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水平;通過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教學互動,使學生能夠創作出一件充滿藝術感、有獨特設計創意的陶藝作品。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使學生能夠初步了解我國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和陶瓷藝術本身的藝術魅力和藝術情趣,陶冶情操,使學生積極向上、追求美好理想。九、 教學重點: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能力,了解陶瓷藝術創作所需要的材料、制作工藝及裝飾方法,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十、 教學難點: 如何使學生掌握陶藝創作的方法,并準確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十一、 教學準備:1. 教師準備:1) 教學課件、多媒體教學器材。2) 搜集教學相關圖片資料、視頻資料,實物等。2. 學生準備1) 通過網絡、圖書等途徑學習有陶藝制作方法的資料和相關歷史,為本課學習做好鋪墊。2) 準備陶藝創作的相關的用具,為課上創作作品作好準備。十二、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導 入 新 課(準備上課)同學們,大家看老師手上拿的是什么東西啊?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出來的呢? 大家能不能用更加專業的術語來說出它的名稱是什么呢? 學生回答: 筆筒、水杯…(不同的答案)異口同聲的回答:用泥做的學生思考問題集中學生注意力,引入課題。講授新課板書:陶藝創作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陶藝創作,誰來說說你所理解的“陶藝”是什么? (大屏幕顯示課件:陶藝的名詞解釋) 好的,在我們的生活中的用品有哪些是陶瓷制品呢?給學生欣賞用陶土和瓷土制作出來的作品,請他們通過欣賞觀察說出兩類原料制作出來作品的差別是什么。對學生的回答作出總結概括:這就是陶瓷的兩種不同的原材料,分別是陶土和瓷土,它們的區別就在于陶土較瓷土來說成本低,較容易取得,作品給人的感覺較為樸拙,看起來很親切。瓷土成本較高,不易取,給人不易接近的感覺。 學生思考問題,回答:甲: 就是用泥捏東西、乙:有藝術感的泥制品 學生丙起立朗讀定義。學生思考并回答:餐具、衛生間的浴缸、洗手池,水杯...學生邊欣賞邊思考問題,學生回答:有的看起來外表粗糙,不光滑,有的就很光滑;有的色彩艷麗,有的色彩平淡。學生聆聽,看圖片感受兩者的差別。 設計看似簡單的問題,但實際上卻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以此來展開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培養學生探究式學習的習慣,主動思考。給學生展示大量的圖片資料,在展示的過程中提問:1. 這些陶藝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出來的呢?(將不同成型方法的陶藝作品單獨進行研究討論,師生共同)同學們說的非常好,下面我們就通過一個連線游戲把大家所說的成型方法概括總結出來,請大家仔細看大屏幕:(課件顯示)成型方法與相對應的圖片資料: a、手捏成型法 b、泥條盤筑法 c、泥板成型法d、 搟壓法 e、切片法積極思考,回答問題。圖一:把泥搓成一條一條的,然后再把它們累積起來。圖二:用手捏成的圖三:一片一片互相粘在一起的…圖四:把泥搟成一片然后再捏成的。… … 學生根據剛才所說的,進行對號入座連線的游戲。 讓學生通過欣賞、觀察、思考一系列活動,最終得出結論,讓學生充分動起來。 用適當的小游戲來活躍一下課堂氣氛,寓教于樂。 大家請看課本的第25頁,上面有文字和圖片相結合的制作方法,大家仔細的研究一下。學生仔細看課本中的圖例,對制作過程進行研究。 學生通過仔細觀看課本上的演示步驟,更加有利于對前面所學知識、技法的理解,把知識與實際操作方法對上號。課堂小結 相信大家在看過了這兩個具體的制作過程的圖例后,對陶藝創作的成型方法應該有了更深的認識。 我們中國陶瓷藝術發展,就像一條生生不息的的歷史長河,不僅反映出民族大眾的智慧和創造,更是凝結了華夏兒女的審美情懷。中國享有盛譽的陶瓷藝術在世界發展史中,寫下了許多光輝燦爛的篇章。大家“瓷器”這個詞語用英文怎么說嗎? china這個詞還能夠翻譯成什么中文意思呢? 那么,我們從這個單詞上也應該能夠明白,陶瓷對我們中國是有著多么重要的作用的。 學生回答:china 學生回答:中國課堂小結,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課堂作業 通過以上的研究和學習,相信大家應該都迫不及待的想把手中這塊普普通通的陶泥,通過自己的雙手來賦予它“生命”吧,那還等什么呢,開始動手吧! (課件顯示作業要求) 學生聆聽,觀看作業要求 播放背景音樂,創造良好的藝術氛圍 學生開始創作陶藝作品教師巡視并給予有困難的學生以指導 學生創作作品中 有困惑的學生舉手提問給學生充分的創作空間和創作氛圍請已經完成作品的學生到講臺上來也全班同學共同分享他的陶藝作品。 教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給予相應得肯定和希望。展示并講解自己的創作構思,與大家交流 學生之間共同交流學習,互相提出需要改進的地方,以作提高完成課堂評價,對學生的創作激情和創作成果給與肯定和鼓勵。我們會針對此次課題在班級內舉辦一次陶藝創作展,希望通過觀看大家的作品給我們的校園生活增姿添彩。(布置下節課需要準備的材料)好,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給學生和學生之間搭建一座交流、學習的平臺,有利于學生的發展。課后作業:把作品進一步完善,布置班級內的作品展示。板書設計:見教學課件音樂素材:背景音樂 教學反思: 1、從知識的學習方面,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可以掌握陶瓷藝術基本的知識,和創作方法,在認識上從陶藝就是玩泥巴改變為陶藝是一門綜合性藝術,它是融科學、技術、藝術為一體的。要從學生感興趣的點入手,結合我校學生的特點設計本課程的教學,做到備教材、備學生,使教學做到有的放矢。 2、從對學生的思想方面,學生喜歡一些能夠展現他們才能的課題,特別是這種能夠體現自己獨特創意構思的動腦動手結合的課題,學生會傾注更大的注意力和興趣來做這件事情,所以,教師就更加應該抓住學生這一特點,進行有效的教學。 藝術是充滿靈性的一門學科,教師要時刻留意觀察學生身上的顯現出來靈性,并予以正確的、恰當的引導,這樣才會讓一個個充滿創意的小天使在藝術的天空中自由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