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教案7年級下冊:第5課 遠古的呼喚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依據課程標準“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階段目標,選擇了原始狀態下“遠古的呼喚”的藝術行為作為教學內容,使學生通過創作、表演在潛移默化中接近和理解原始藝術,在自主探究“遠古的呼喚”中提高設計、制作和組織能力。
過去以了解藝術風格為知識目標的教學中,一般是采用欣賞評析的方法,而本課立足于學生興趣.選擇表演的形式展開教學,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探索性,更多考慮的是對學生多種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為高年級欣賞課的開展形成有效知識鏈接。
教材以《火種》這一劇本為線索,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策劃、組織、創作、展現等一系列活動,追溯遠古時代人們的生活、思想、觀念和情感,探求藝術的根源,感知先民在改造環境、美化生活中的創造發揮,體驗原始藝術的魅力。從中也培養學生尊重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寬容態度、健康審美心理和綜合思維能力。
教材設置的三個學習活動圍繞劇本表演展開,環環相扣。第一個學習活動要求學生查找、收集與原始部落有關的文字、圖片資料,以及相關故事,組織學生修改劇本,為活動的開展作準備,有意識培養學生的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第二個學習活動主要進行角色分配,制作表演道具,通過實踐感受原始藝術風格。第三個學習活動布置舞臺,組織表演,旨在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評價建議”一欄中,提出了道具的設計與制作、各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演出效果和同學之間的團結協作等項目指標,作為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評價知識能力水平的參考。
“資料庫”中提供了相關遠古時代的名詞解釋,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借以引導學生了解歷史背景,進入角色。
“學習大空間”一欄示例現代人借鑒原始藝術的表現形式進行再創造,鼓勵學生學以致用,給美好的生活添加更多色彩。
二、教學目標
◆學生能珍視世界各民族文化,培養其寬容態度和健康審美心理。
◆學生能初步感受遠古時代人們的生活、思想、情感、追求,品味原始藝術的特點和價值。
◆學生能通過創作、表演,在潛移默化中提高美術知識和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以及組織能力和活動能力。 初中美術教案7年級下冊:第5課 遠古的呼喚
三、教學思路
1.教學題材
教材突出展現了學生化裝表演時的集體劇照,明確本課可能采取的活動方式,同時提供了學生設計制作道具的范例。教材列舉了反映遠古人們生活場面的巖畫,具有原始風格的面具、服裝、勞動工具等圖片,加強學生對原始藝術文化的了解,深化教學。教材結合活動三選用了學生制作的道具、舞臺布置、實際表演場景的圖片,體現了活動的過程,對學生開展表演有一定啟示作用。
2.教學組織
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發動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從圖書館、書店、互聯網、電視等途徑查詢和收集各種反映原始部落人們生活的文字和圖片資料,提醒學生關注當時人們的形態、服飾、生活用品、生活習慣,以及居住場景、建筑特點等。
3.教學策略
第一課時由引言、策劃、編劇等部分組成。 初中美術教案7年級下冊:第5課 遠古的呼喚
教師首先運用真情實感的語言藝術,與現代社會對比強烈的原始部落人們生活的圖例、歷史知識、奇聞趣事等營造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產生進一步了解原始社會人們生活和參與活動的沖動。同時,展開“我的原始生活”的討論活動,讓學生的視野走進原始社會,一方面。鼓勵他們用自己的智慧來裝扮生活,提高生活質量和情趣;男一方面,倡導社會分工,各盡所能,提高社會工作效率,逐步引導學生定位各自角色。原始社會存在于學生的想像中,圍繞這一主題,可以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不僅如此,通過對社會分工的討論,學生可以了解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對學生正確人生觀的確立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