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說課稿 > 初中說課稿 > 初中說課稿范文 >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初中九年級化學說課稿(通用4篇)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初中九年級化學說課稿

發布時間:2022-12-06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初中九年級化學說課稿(通用4篇)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初中九年級化學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從知識結構來說:空氣對學生來說是一種非常熟悉的氣體,教材選擇了空氣作為初中化學中接觸物質知識的開端,不僅承接了小學對空氣知識的介紹,更重要的是它與人類的生活關系最為密切,是人類不可離開的天然物質。通過對它的認識和了解,可以比較順利地引導學生進入化學世界來探索物質的奧秘。而且,選擇以空氣為主題,開始這一單元的教學活動,是符合“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進行科學教育”的原則的。

  從能力培養來說:從看圖了解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開始,到做仿照實驗來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再到看圖片認識空氣的主要用途和保護空氣,可以說教材深入淺出,為以后的學習提供一個合理的思維方式。

  從感情培養來說:通過本課題的學習,使學生又一次認識到生活中的自然科學知識,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二、學情分析

  學生經過兩年的學習,對自然科學的學習已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和方法基礎,可以開始嘗試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是現時的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調控能力還不夠,學習過程中還需要教師的嚴格要求。

  初中生的思維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積極引導學生應用已掌握的基礎知識,通過理論分析和推理判斷來獲得新知識,發展抽象思維能力。當然在此過程仍需要以一些感性認識作為依托,可以借助實驗或多媒體電教手段,加強直觀性和形象性,以便學生理解和掌握。因此做好每一個演示實驗和調動好學生的積極性,不斷提供動腦的問題情景,提供動手的練習機會,讓每個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是上好本課題的關鍵。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空氣的主要成分。

  了解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主要物理性質和用途。

  初步認識純凈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區分一些常見的純凈物和混合物。

  2、情感目標

  初步了解空氣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養成關注環境、熱愛自然的情感。

  3、技能目標

  初步學習科學實驗的方法,進行觀察、記錄,并初步學習分析實驗現象。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了解空氣的組成、各成分的用途,并認識空氣污染的危害。

  難點:如何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引導學生初步學習分析實驗現象的方法。

  五、學法指導

  1、收集有關材料,對有關知識有初步了解。

  2、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觀察實驗現象,學會如何觀察、描述實驗現象,并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得出實驗結論。

  六、教學方法的確定

  學生對空氣已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因此內容的安排既不能與小學自然課中的知識重復,又應以此為基礎。本課題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氣由什么組成的”、“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保護空氣”。這三部分內容相互密切聯系,并逐步深入。

  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

  ↓

  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用途)

  ↓

  保護空氣(污染與保護)

  總的來說,本課題教學是很容易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

  所以,本節課題采用自主學習和實驗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1、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可以講故事的形式引出主題,并以仿照實驗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

  2、讓學生事先收集資料和圖片,并根據收集的資料歸納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用途。

  3、讓學生收集有關空氣污染的照片、漫畫、短文等資料,完成有關空氣污染的調查報告,并通過廣播、電視、報紙收集本地的空氣質量日報,繪制圖表。

  七、教學過程設計

  1、創設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內容:出示拉瓦錫的照片以及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所用裝置的圖片,并講述拉瓦錫發現空氣組成的故事。

  提出問題:拉瓦錫在實驗過程中是如何發現氣體減少1/5的?

  2、通過搶答,鞏固舊知識,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同時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內容:仿照這個著名實驗的原則,我們也來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

  展示實驗所需的儀器,并組織學生搶答下列問題:

 。1)、有關儀器的(2)、集氣瓶中有物質嗎?

  (3)、誰能說出空氣的成分有哪些?

  要求學生按教材中圖2-3連接裝置并實驗,適時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結果。

  3、讓學生在觀察與討論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中培養科學觀察、規范表達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樹立實事求是、嚴謹務實的科學態度。

  內容:你在實驗過程中看到了什么么現象?你能分析原因嗎?請把看到的現象及你的分析與同組的同學交流一下。引導學生從兩方面來分析:

  (1)、實驗成功,描述現象;

 。2)、實驗失敗,尋找原因。

  小結:由于紅磷燃燒消耗瓶內的氧氣,導致集氣瓶內的氣壓減小,因而水倒流。

  4、對實驗現象作進一步的分析、探究,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討論與思考下列問題

 。1)、該實驗裝置中,如果燒杯中的水足量,請問水會充滿整個集氣瓶嗎?為什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2)、根據拉瓦錫的研究結果,氧氣約占1/5,如果實驗時集氣瓶中的水面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個問題的結果:不會,因為空氣中含有不能支持燃燒的氣體存在。

  第二個問題的結果:水面上升不滿1/5的原因有:①裝置漏氣或紅磷不足等;②當氧氣含量低時,紅磷不能繼續燃燒。

  5、引導學生對所獲得的事實與證據進行歸納,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的規范表達能力。

  在上述探究活動的基礎上,閱讀教材有關內容,師生共同歸納空氣的主要成分:由與紅磷反應的氣體(氧氣)和與紅磷不反應的氣體(氮氣)組成。

  6、讓學生學會運用比較的方法,通過比較,可清晰地掌握概念。

  比較:氮氣、二氧化碳、紅磷、空氣、河水、礦泉水等物質,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純凈物?

  小結:空氣是由多種成分組成,這樣的物質叫做混合物。而氧氣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它屬于純凈物。

  7、作業:完成課本有關練習。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初中九年級化學說課稿 篇2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氧氣的性質和用途》,下面我從教學理念,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流程五個方面談談我對這節課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理念:

  化學作為一門學科與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社會的發展促使化學不斷的發展,化學的發展又推動著人類社會前進的腳步。因而,要積極挖掘生活中的化學,讓學生體會化學與生產生活的關系,進而產生研究的興趣,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本課充分體現了這一點,通過學生猜想、親自動手實驗、觀察、最終得出結論。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親身經歷了知識的發生過程,使學生的創造力得到了培養。而且本節課通過多媒體的輔助增大了課堂容量,整個教學過程以最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和個性形成為目標。

  二、教材分析:

  (一)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人教版四年制初中化學第二章第二節的內容,是本章本冊以至初中化學的重點內容,氧氣是學生在初中化學學習中系統地認識具體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開始,也是通過實驗驗證氣體性質的開始,為今后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本節教材分三部分:氧氣的物理性質、氧氣的化學性質和氧氣的用途。這三部分應以氧氣的性質為中心,尤其的它化學性質,因為物質的性質決定了物質的用途。本節課我采用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使學生逐步學會掌握物質(單質和化合物)概念的一個系統模式。為以后探索別的物質如氫氣、二氧化碳等做鋪墊,從而使學生掌握認識物質性質的程序。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氧氣物理性質和一些主要用途,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并了解有關的實驗現象及操作步驟。理解化合反應、氧化反應的概念。

  2、過程與方法: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探究性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使他們逐步學會通過實驗來研究物質極其變化規律的科學方法。進而使學生感悟和理解氧氣的性質。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與討論,初步學會運用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并用化學語言進行表述。通過對氧氣用途的了解,進一步感受化學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增強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探究性實驗,使學生獲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態度。

  (三)、重點和難點:

  重點:1、氧氣的化學性質2、化合反應、氧化反應概念的建立。

  難點:通過實驗來探究氧氣化學性質及對實驗現象的準確描述。

  (四)、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三 、教學方法:

  由于本節課在教材中地位的重要性,在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采取了邊實驗,邊觀察,邊探究的方法,組織學生親自動手實驗讓學生親歷知識的發現過程,教師參與到學生當中,指導、答疑,師生之間不停的進行“信息”交流,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盡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樣做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本節課是通過實驗探究來獲取新知識,為了實驗能順利的進行,在課前指導學生進行必要的預習,課堂上利用學生分組實驗和小組討論,使學生在溝通中創新,在交流中發展,在合作中獲得新知。在實驗中真正體會了進而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能更好的掌握知識的本質和獲取知識的方法。

  五、教學流程:

  (一)聯系生活實際、導入新課:

  化學這一學科的特點就決定了化學與生活實際是密切相關的。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結合本節課的教學理念,我采用了“神州五號”升空的電腦動畫演示來引入課題。讓學生通過生動直觀的動畫演示,充分體會到“神州五號”升空時的壯觀和對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了解。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愛國主義教育的時機。讓學生表達此時的想法和心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很快能融入本節課的學習和研究中。同時教師根據學生的想法和所提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是什么產生了如此大的推動力,使巨大的火箭能夠飛向太空呢?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本課,真正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能讓學生體會到化學與生產、生活實際聯系密切。從而為學習本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逐層深入、講述新課

  氧氣的用途不僅體現在科技上,生活中它的用途更為廣泛,在這兒我調整了課本順序,由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根據自己生活的積累談談氧氣有那些用途?學生展開討論,

  得出結論:(多媒體展示氧氣的用途圖片)教師適時的設疑,是什么性質決定氧氣有如此重要的用途呢?(學生思考)進入本節課的研究中。

  1、氧氣的物理性質

  [設問]:研究物理性質通常從那幾個方面出發?學生回答,教師通過展示一瓶氧氣讓學生進行觀察,提出問題:[多媒體展示](1)在通常情況下氧氣的色、態、味?(2)[教師提供資料]氧氣和空氣的密度值,你從中得到什么結論?(3)魚兒在水中能自由生活,為什么?市場上賣魚的,為什么過一段時間要向池里舀一些水或通一會空氣?(4)如果條件改變氧氣的狀態發生變化,固態氧、液態氧是什么顏色?學生進行思考,再通過觀看氧氣的物理性質(三態變化的圖片)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通過思考分析、討論,學生能歸納出氧氣的物理性質。

  2、氧氣的化學性質:

  這部分內容既是本節重點又是難點,這部分我主要采用探究性實驗學習的模式進行教學。由于學生剛開始學習化學,學習物質的性質,剛開始接觸化學實驗,所以,講課時我注意引導學生想到(或觀察到),這些物質在空氣(或純氧)中預熱(或點燃)前并不跟氧氣發生反應;點燃后再觀察它在空氣中能否持續燃燒,以及燃燒時的現象;繼而觀察它們在純氧中燃燒現象,最后才是對生成物的檢驗。以上這一系列有目的的思維性觀察,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訓練學生科學態度、科學方法的有效之路。在教學中注意啟發,并有程序地教給學生操作實驗的技巧、注意事項、燃燒現象的語言描述及文字表達式。

  [1] 木炭、石蠟在空氣中燃燒學生比較熟悉,為了更好的理解氧氣的化學性質,我對教材順序進行了調整,將[實驗2-2]、[實驗2-5]放在一起,采用學生分組實驗的方法進行:提出問題(1)(2)再提供給學生儀器和藥品,并用多媒體展示問題及注意實驗注意事項。學生實驗、觀察、匯報現象、得出結論。然后我再通過播放木炭、蠟燭在氧氣中燃燒實驗的圖片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認識。使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并填入表格中。學生分組實驗可激發學生的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溝通中創新,在交流中發展,在合作中獲得新知。

  [2] 硫在氧氣中燃燒和鐵絲在氧氣中燃燒這兩個實驗有它的特殊性(硫點燃的時候污染空氣,鐵絲不容易被點燃),因此[實驗2-3][實驗2-4]我采用師生合作的方法完成,學生匯報現象是再播放燃燒時的圖片,使實驗再次呈現,加深學生的記憶。

  [實驗2-3]:硫在氧氣中燃燒

  我采用教師先演示學生觀察,然后提出問題的方法(多媒體展示):

  問題: (1)、(2) [實驗2-4]:鐵在氧氣中燃燒

  問題:(多媒體展示)

  (1)鐵絲在空氣中能燃燒嗎?如果給它提供足夠的氧氣,能燃燒嗎?怎么樣才能讓它燃燒起來?

  (2)將鐵絲繞成螺旋狀并系一根火柴會怎樣?集氣瓶底放少量的水和細紗起什么作用?

  共同討論后,教師演示,通過觀察學生可以得出現象和結論

  總結結論:反應條件(點燃)和物質濃度對化學反應有影響

  氧氣的化學性質,由學生根據物質在空氣、氧氣中燃燒的現象的比較,小組討論,學生能夠得出: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在點燃或加熱條件下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反應,同時放出大量的熱。,使學生懂得: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用途又體現性質的辨證關系。

  最后通過對氧氣化學性質的四個文字表達式對比分析,讓學生歸納出初中階段要有氧參加的反應就是氧化反應。在通過碳、硫、磷、鐵與氧氣反應的特點——多變一,得出化合反應的概念。進而強調它是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之一。從而,使學生從邏輯上分清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是從兩個不同的側面描述反應類型的方法。經過討論,再歸納概念,學生容易接受,突破了難點。

  (三)鞏固練習:根據本節課的重難點我設計了鞏固練習,培養學生對新知識的運用鞏固能力。由于多媒體的采用,增加了課堂的容量,使學生能夠充分的檢驗本節課的收獲和掌握的程度,并能夠得到訓練和強化,使知識和技能也能夠得到發展。

  (四)反思與體會:由學生先談對本節課的認識體會和收獲,并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獲得了哪些方面的發展。對本節課還存在哪些疑惑,思考。學生相互補充。師生共同評價。教師點撥升華。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初中九年級化學說課稿 篇3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氧氣的性質和用途》下面我從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談談自己對這節課的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

 。ㄒ唬、教材分析:(點擊鼠標)

  人教版三年制初中化學第一章第二節的內容是《氧氣的性質和用途》,本節教材分成:氧氣的物理性質、氧氣的化學性質和氧氣的用途三部分。這三部分應以氧氣的性質為中心,因為物質的用途主要決定于物質的性質。氧氣是學生在初中化學學習中系統地認識具體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開始。我采用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并逐步使學生學會掌握物質(單質和化合物)概念的一個系統模式。為以后探索別的物質如氫氣、二氧化碳等做鋪墊,教給學生認識物質性質的程序。

 。ǘ、教學目標:(點擊鼠標)

  基礎知識目標:

  1、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了解氧氣物理性質和主要用途。

  2、理解化合反應的概念 ,了解氧化反應的概念。

  思想教育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懂得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用途又體現性質的辨證關系。

  基本能力目標:

  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探究性實驗,使學生獲得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和綜合分析能力。使他們逐步學會通過實驗來研究物質極其變化規律的

  科學方法。

  情感目標:

  1、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

  2、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探究性實驗,使學生獲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態度。

  (三)、重點和難點:

  重點:氧氣的化學性質及化合反應的概念。

  難點:通過實驗來探究氧氣化學性質及對實驗現象的準確描述。

 。ㄋ模⒔虒W用具

  演示實驗:   [ 實驗2-2 ] 至 [ 實驗2-5 ]

  多媒體課件:(1)氧氣的物理性質動畫,(2)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錄像,(3)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的錄像,(4)

  二、說教法:(點擊鼠標)

  1、探究式實驗教學法  該教學法的教學模式是:設疑 —觀察(實驗)—思考—總結—應用。根據目標設疑,引導學生動手實驗,體驗實驗的過程。教給學生通過實驗、觀察、探究得出科學結論的學習方法。

  2、互動式教學法   在教師的講解過程中,有學生的猜想、討論、搶答,在學生的實驗過程中有教師的指導、答疑。師生之間不停地進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3、知識競賽法   這符合初中生爭強好勝、集體感和榮譽感強的特點。在搶答競賽中,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高,有利于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應用。

  4、質疑釋疑  通過質疑釋疑,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問題的探索精神。

  三、說學法:(點擊鼠標)

  1、 探究學習:學生通過實驗來探究氧氣化學性質及對其實驗現象的準確描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

  2、 自主學習:指導學生以實際生活的經驗和對教材的閱讀,從中歸納出氧氣的用途,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自主地獲取知識。

  3、 合作學習:利用學生分組實驗和小組討論,使學生在溝通中創新,在交流中發展,在合作中獲得新知。

  四、說教學過程:

  新課程標準提倡從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將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的突破口,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創新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因此,這節課我是這樣安排的。

 。ㄒ唬、聯系實際、導入新課:

  首先以兒童游戲的形式開場。[謎語]:(點擊鼠標)看不見摸不到,不香不臭無味道,動物植物都需要,離開它就活不了——打一物質(氧氣)。設問: “人的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的是氧氣?”學生討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然后提出一些常見生活中現象,如:人需要呼吸,如果一個人5-7分鐘不呼吸會怎么樣?鋼鐵為什么會生銹?家里的液化氣是怎樣被點燃,為什么能燃燒?等,這些現象都與氧氣有關,這樣不但能自然導入課題,而且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因此能激活學生思維,使學生帶著探索未知的心理進入新的教學。

  (二)層層深入、講述新課

  因為氧氣與人類的生活聯系的非常緊密,我調整了課本順序,由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根據自己生活的積累說說氧氣有那些用途?學生展開討論,

  得出結論:(點擊鼠標)

  一、氧氣的用途

  如果學生說不全我將采用以下兩種補救方式:

  1、閱讀課文,及18頁圖示。

  2、課后在網上、課外書籍上查資料或與父母交談

  這樣有易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參透“知識的獲取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課堂只是其中的一種方式”這種觀念。讓學生多關注平日司空見慣的事物,因為生活本身就蘊涵著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

  二、氧氣的物理性質

  [設問]:什么是物質的物理性質?研究物理性質通常從那幾個方面出發?然后我通過展示一瓶氧氣讓學生進行觀察,提出問題:(點擊鼠標)(1)在通常情況下氧氣的色、態、味?(無色、無味的氣體)(2)[教師提供資料]已知氧氣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氣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從中得到什么結論?(密度比空氣略大)(3)魚兒在水中能自由生活,為什么?(水中有氧氣)市場上賣魚的,為什么過一段時間要向池里舀一些水或通一會空氣?(氧氣不易溶解于水)(4)如果條件改變固態氧、液態氧是什么顏色?學生進行思考,再通過觀看氧氣的物理性質的動畫(點擊鼠標),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通過思考分析、討論,學生能歸納出:(點擊鼠標)

  物理性質   1、 常狀況下,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2、密度比空氣略大    3、不易溶解于水

  4、氧氣  –183c   液態氧   -218c    固態氧

 。o色)    (淡藍色)(淡藍色雪花狀)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說課稿

  中原油田第十八中學  孫彥青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氧氣的性質和用途》下面我從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談談自己對這節課的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

 。ㄒ唬⒔滩姆治觯海c擊鼠標)

  人教版三年制初中化學第一章第二節的內容是《氧氣的性質和用途》,本節教材分成:氧氣的物理性質、氧氣的化學性質和氧氣的用途三部分。這三部分應以氧氣的性質為中心,因為物質的用途主要決定于物質的性質。氧氣是學生在初中化學學習中系統地認識具體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開始。我采用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并逐步使學生學會掌握物質(單質和化合物)概念的一個系統模式。為以后探索別的物質如氫氣、二氧化碳等做鋪墊,教給學生認識物質性質的程序。

 。ǘ、教學目標:(點擊鼠標)

  基礎知識目標:

  1、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了解氧氣物理性質和主要用途。

  2、理解化合反應的概念 ,了解氧化反應的概念。

  思想教育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懂得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用途又體現性質的辨證關系。

  基本能力目標:

  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探究性實驗,使學生獲得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和綜合分析能力。使他們逐步學會通過實驗來研究物質極其變化規律的

  科學方法。

  情感目標:

  1、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

  2、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探究性實驗,使學生獲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態度。

 。ㄈ⒅攸c和難點:

  重點:氧氣的化學性質及化合反應的概念。

  難點:通過實驗來探究氧氣化學性質及對實驗現象的準確描述。

  (四)、教學用具

  演示實驗:   [ 實驗2-2 ] 至 [ 實驗2-5 ]

  多媒體課件:(1)氧氣的物理性質動畫,(2)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錄像,(3)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的錄像,(4)

  二、說教法:(點擊鼠標)

  1、探究式實驗教學法  該教學法的教學模式是:設疑 —觀察(實驗)—思考—總結—應用。根據目標設疑,引導學生動手實驗,體驗實驗的過程。教給學生通過實驗、觀察、探究得出科學結論的學習方法。

  2、互動式教學法   在教師的講解過程中,有學生的猜想、討論、搶答,在學生的實驗過程中有教師的指導、答疑。師生之間不停地進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3、知識競賽法   這符合初中生爭強好勝、集體感和榮譽感強的特點。在搶答競賽中,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高,有利于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應用。

  4、質疑釋疑  通過質疑釋疑,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問題的探索精神。

  三、說學法:(點擊鼠標)

  1、 探究學習:學生通過實驗來探究氧氣化學性質及對其實驗現象的準確描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

  2、 自主學習:指導學生以實際生活的經驗和對教材的閱讀,從中歸納出氧氣的用途,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自主地獲取知識。

  3、 合作學習:利用學生分組實驗和小組討論,使學生在溝通中創新,在交流中發展,在合作中獲得新知。

  四、說教學過程:

  新課程標準提倡從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將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的突破口,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創新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因此,這節課我是這樣安排的。

  (一)、聯系實際、導入新課:

  首先以兒童游戲的形式開場。[謎語]:(點擊鼠標)看不見摸不到,不香不臭無味道,動物植物都需要,離開它就活不了——打一物質(氧氣)。設問: “人的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的是氧氣?”學生討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然后提出一些常見生活中現象,如:人需要呼吸,如果一個人5-7分鐘不呼吸會怎么樣?鋼鐵為什么會生銹?家里的液化氣是怎樣被點燃,為什么能燃燒?等,這些現象都與氧氣有關,這樣不但能自然導入課題,而且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因此能激活學生思維,使學生帶著探索未知的心理進入新的教學。

  (二)層層深入、講述新課

  因為氧氣與人類的生活聯系的非常緊密,我調整了課本順序,由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根據自己生活的積累說說氧氣有那些用途?學生展開討論,

  得出結論:(點擊鼠標)

  一、氧氣的用途

  如果學生說不全我將采用以下兩種補救方式:

  1、閱讀課文,及18頁圖示。

  2、課后在網上、課外書籍上查資料或與父母交談

  這樣有易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參透“知識的獲取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課堂只是其中的一種方式”這種觀念。讓學生多關注平日司空見慣的事物,因為生活本身就蘊涵著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

  二、氧氣的物理性質

  [設問]:什么是物質的物理性質?研究物理性質通常從那幾個方面出發?然后我通過展示一瓶氧氣讓學生進行觀察,提出問題:(點擊鼠標)(1)在通常情況下氧氣的色、態、味?(無色、無味的氣體)(2)[教師提供資料]已知氧氣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氣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從中得到什么結論?(密度比空氣略大)(3)魚兒在水中能自由生活,為什么?(水中有氧氣)市場上賣魚的,為什么過一段時間要向池里舀一些水或通一會空氣?(氧氣不易溶解于水)(4)如果條件改變固態氧、液態氧是什么顏色?學生進行思考,再通過觀看氧氣的物理性質的動畫(點擊鼠標),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通過思考分析、討論,學生能歸納出:(點擊鼠標)

  物理性質   1、 常狀況下,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2、密度比空氣略大    3、不易溶解于水

  4、氧氣  –183c   液態氧   -218c    固態氧

  (無色)    (淡藍色)     (淡藍色雪花狀)

  三、氧氣的化學性質:(點擊鼠標)

  這部分內容既是本節重點又是難點,是學生達標的關鍵。因此我主要采用探究性實驗學習的模式進行教學。由于學生剛開始學習化學,學習物質的性質,剛開始接觸化學實驗,所以,講課時我注意引導學生想到(或觀察到),這些物質在空氣(或純氧)中預熱(或點燃)前并不跟氧氣發生反應;點燃后再觀察它在空氣中能否持續燃燒,以及燃燒時的現象;繼而觀察它們在純氧中燃燒現象,最后才是對生成物的檢驗。以上這一系列有目的的思維性觀察,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訓練學生科學態度、科學方法的有效之路。在教學中注意啟發,并有程序地教給學生操作實驗的技巧、注意事項、燃燒現象的語言描述及文字表達式。

 。c擊)因為木炭、石蠟在空氣中燃燒學生比較熟悉,為了更好的理解氧氣的化學性質,我對教材順序進行了調整,將[實驗1-2]、[實驗1-5]放在一起,采用學生分組實驗的方法進行:[提供背景資料]:(點擊鼠標)

  1、    木炭在空氣中可以燃燒,放出熱量可以用來供熱、做飯。蠟燭在空氣中也可以燃燒,發光可以用來照明,它們反應掉的那一部分物質各生成了什么?如何驗證?

  2、木炭、蠟燭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會有什么現象?現象相同嗎?注意觀察?

  [提供]    儀器:集氣瓶、燃燒匙、酒精燈、火柴

  藥品:木炭、蠟燭、石灰水、氧氣

  學生開始分組實驗,同學之間的相互討論、相互學習、相互配合。

 。c擊鼠標)[注意]:(1)分工合作,有實驗者也有記錄者

  (2)發現問題要思考、討論

 。c擊鼠標)[小結]:教師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1)成功的經驗總結

 。2)現象不明顯的原因分析

 。3)不成功的原因分析

  然后我再通過播放木炭、蠟燭在氧氣中燃燒實驗的錄像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認識。使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點擊鼠標)

  1、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現象 : ①發白光 ②放出熱量 ③有能使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生成 

  結論: 碳  +  氧氣  二氧化碳

  2、蠟燭在氧氣中燃燒  現象:①發白光、放出熱量  ②集氣瓶內壁有水珠

 、塾心苁故宜儨啙岬臒o色氣體生成   

  結論:石蠟 + 氧氣  二氧化碳 + 水

  學生分組實驗可激發學生的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溝通中創新,在交流中發展,在合作中獲得新知。

  [實驗1-3][實驗1-4]采用師生合作的方法完成,并且對實驗的順序也做了調整

  3、[實驗1-4]:鐵在氧氣中燃燒(點擊鼠標)

  活動與探索:1)、鐵絲在空氣中能燃燒嗎?如果給它提供足夠的氧氣,能燃燒嗎?怎么樣才能讓它燃燒起來?

  2)、在日常生活中,火柴和煤球是如何點燃的?

  3)、下面的圖示對你有沒有幫助,猜想一下瓶中火柴棍和水有什么作用?

  共同討論后,教師演示,通過觀察學生可以得出現象和結論(點擊鼠標)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現象:①火星四射 ②放出熱量   ③有黑色固體生成  

  結論:鐵  +  氧氣 四氧化三鐵

  總結:1、為什么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放在純氧氣中也不能燃燒?

  使學生懂得:反應條件(點燃)對化學反應的影響。

  2、為什么點燃后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而在氧氣中卻能燃燒?(空氣

  中氧氣約占體積1/5),使學生懂得:物質濃度對化學反應的影響 。

  通過對實驗的總結,使學生在知識、思維上有所創新、提高。

  4、[實驗1-3]:硫在氧氣中燃燒(點擊鼠標)

  我采用教師先演示 [ 教師解釋滴加naoh溶液的作用——為了防止空氣的污染 ],學生觀察,然后提示問題(點擊鼠標)

  活動與探索:1)、硫在空氣中和氧氣在燃燒現象有什么不同?

  2)、硫燃燒產生有害氣體,為了減少或避免空氣污染,因如何改進實驗?

  由于學生剛開始學習化學,剛開始接觸化學實驗,實驗的基本思路還沒有初步建立,更達不到具體設計實驗的能力,教師應給予引導,讓學生大膽的設想、猜想,鼓勵學生不要拘泥于課本知識,如果學生有合理的實驗方法,我就對學生進行表揚,讓學生嘗到探索、實驗的樂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點擊鼠標)

  硫在氧氣中燃燒     現象: ①發出藍紫色火焰 ②放出熱量

 、塾写碳ば詺馕兜臍怏w生成。

  結論: 硫  +  氧氣  二氧化硫

  為了總結氧氣的化學性質,我設計了學生討論的教學環節,物質在空氣、氧氣中燃燒的現象的比較,(點擊鼠標)讓學生四人一組討論,各組推選一人發言。如果有兩種以上不同意見,要求各組再討論,再發言,經過反復討論,學生能夠得出這樣的結論: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在點燃或加熱條件下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反應,同時放出大量的熱。通過以上的學習,使學生懂得: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用途又體現性質的辨證關系。

  最后通過對氧氣化學性質的四個文字表達式對比分析,(點擊鼠標)讓學生歸納出初中階段要有氧參加的反應就是氧化反應。化合反應的特點:多變一,它是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從而,使學生從邏輯上分清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是從兩個不同的側面描述反應類型的方法。經過討論,再歸納概念,學生容易接受。分組討論,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合作。

  (三)、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采用口訣的形式小結出所學的內容,學生復習起來活潑流暢,在愉悅的氛圍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學習質量,培養并保持了學習化學的興趣。

 。c擊鼠標)       氧氣無色又無味,液固淡藍微溶水;

  生來活潑又好動,氧化反應有魅力;

  咱與木炭能化合,生成二氧化碳氣;

  鐵絲與我來點燃,火星四射多美麗;

  硫粉與咱共燃燒,藍紫火焰好神氣;

  咱和蠟燭來點燃,化為水和碳酸氣。

  我的用途多又廣,支持燃燒供呼吸;

  我是人類的好朋友,造福人類見功績。

  第一句概括總結了氧氣的物理性質,后兩句概括總結了氧氣的用途,中間五句形象得概括了氧氣的化學性質。

 。ㄋ模、知識競賽:(點擊鼠標)

  對于這節課教學效果的檢測我采用知識競賽的方式進行,將學生劃分為四個學習小組,對檢測題進行搶答,答對加分,答錯扣分。開始同學搶答都很積極,由于不假思索而答錯扣分后,學生變的謹慎起來,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各組分數有升有降,學生情緒起伏不定。同時各組同學又緊密配合,有利于培養學生團體精神。競賽題量較大,內容具體,易于操作,能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

  一、       選擇題:

  1.對氧氣物理性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易溶于水                  b.在-183℃變為淡藍色液體

  c.在-218℃時變為白色固體   d.標準狀況下密度比空氣略小

  2.下列物質在氧氣里燃燒,能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的是          (    )  

  a.硫   b.鐵絲  c.木炭  d.紅磷

  3.下列物質分別與氧氣作用,生成物為固體的是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初中九年級化學說課稿 篇4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氧氣的性質和用途》下面我從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談談自己對這節課的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

 。ㄒ唬、教材分析:(點擊鼠標)

  人教版三年制初中化學第一章第二節的內容是《氧氣的性質和用途》,本節教材分成:氧氣的物理性質、氧氣的化學性質和氧氣的用途三部分。這三部分應以氧氣的性質為中心,因為物質的用途主要決定于物質的性質。氧氣是學生在初中化學學習中系統地認識具體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開始。我采用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并逐步使學生學會掌握物質(單質和化合物)概念的一個系統模式。為以后探索別的物質如氫氣、二氧化碳等做鋪墊,教給學生認識物質性質的程序。

 。ǘ、教學目標:(點擊鼠標)

  基礎知識目標:

  1、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了解氧氣物理性質和主要用途。

  2、理解化合反應的概念 ,了解氧化反應的概念。

  思想教育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懂得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用途又體現性質的辨證關系。

  基本能力目標:

  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探究性實驗,使學生獲得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和綜合分析能力。使他們逐步學會通過實驗來研究物質極其變化規律的

  科學方法。

  情感目標:

  1、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

  2、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探究性實驗,使學生獲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態度。

 。ㄈ、重點和難點:

  重點:氧氣的化學性質及化合反應的概念。

  難點:通過實驗來探究氧氣化學性質及對實驗現象的準確描述。

 。ㄋ模⒔虒W用具

  演示實驗:   [ 實驗2-2 ] 至 [ 實驗2-5 ]

  多媒體課件:(1)氧氣的物理性質動畫,(2)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錄像,(3)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的錄像,(4)

  二、說教法:(點擊鼠標)

  1、探究式實驗教學法  該教學法的教學模式是:設疑 —觀察(實驗)—思考—總結—應用。根據目標設疑,引導學生動手實驗,體驗實驗的過程。教給學生通過實驗、觀察、探究得出科學結論的學習方法。

  2、互動式教學法   在教師的講解過程中,有學生的猜想、討論、搶答,在學生的實驗過程中有教師的指導、答疑。師生之間不停地進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3、知識競賽法   這符合初中生爭強好勝、集體感和榮譽感強的特點。在搶答競賽中,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高,有利于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應用。

  4、質疑釋疑  通過質疑釋疑,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問題的探索精神。

  三、說學法:(點擊鼠標)

  1、 探究學習:學生通過實驗來探究氧氣化學性質及對其實驗現象的準確描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

  2、 自主學習:指導學生以實際生活的經驗和對教材的閱讀,從中歸納出氧氣的用途,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自主地獲取知識。

  3、 合作學習:利用學生分組實驗和小組討論,使學生在溝通中創新,在交流中發展,在合作中獲得新知。

  四、說教學過程:

  新課程標準提倡從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將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的突破口,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創新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因此,這節課我是這樣安排的。

 。ㄒ唬⒙撓祵嶋H、導入新課:

  首先以兒童游戲的形式開場。[謎語]:(點擊鼠標)看不見摸不到,不香不臭無味道,動物植物都需要,離開它就活不了——打一物質(氧氣)。設問: “人的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的是氧氣?”學生討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然后提出一些常見生活中現象,如:人需要呼吸,如果一個人5-7分鐘不呼吸會怎么樣?鋼鐵為什么會生銹?家里的液化氣是怎樣被點燃,為什么能燃燒?等,這些現象都與氧氣有關,這樣不但能自然導入課題,而且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因此能激活學生思維,使學生帶著探索未知的心理進入新的教學。

 。ǘ⿲訉由钊搿⒅v述新課

  因為氧氣與人類的生活聯系的非常緊密,我調整了課本順序,由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根據自己生活的積累說說氧氣有那些用途?學生展開討論,

  得出結論:(點擊鼠標)

  一、氧氣的用途 

  如果學生說不全我將采用以下兩種補救方式:

  1、閱讀課文,及18頁圖示。

  2、課后在網上、課外書籍上查資料或與父母交談

  這樣有易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參透“知識的獲取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課堂只是其中的一種方式”這種觀念。讓學生多關注平日司空見慣的事物,因為生活本身就蘊涵著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

  二、氧氣的物理性質

  [設問]:什么是物質的物理性質?研究物理性質通常從那幾個方面出發?然后我通過展示一瓶氧氣讓學生進行觀察,提出問題:(點擊鼠標)(1)在通常情況下氧氣的色、態、味?(無色、無味的氣體)(2)[教師提供資料]已知氧氣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氣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從中得到什么結論?(密度比空氣略大)(3)魚兒在水中能自由生活,為什么?(水中有氧氣)市場上賣魚的,為什么過一段時間要向池里舀一些水或通一會空氣?(氧氣不易溶解于水)(4)如果條件改變固態氧、液態氧是什么顏色?學生進行思考,再通過觀看氧氣的物理性質的動畫(點擊鼠標),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通過思考分析、討論,學生能歸納出:(點擊鼠標)

  物理性質   1、 常狀況下,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2、密度比空氣略大    3、不易溶解于水

  4、氧氣  –183c   液態氧   -218c    固態氧

  (無色)    (淡藍色)(淡藍色雪花狀)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初中九年級化學說課稿(通用4篇) 相關內容:
  • 九年級化學主題教師教學教案(精選7篇)

    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知道化學是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與變化規律的科學。2.知道化學與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關系密切。...

  • 九年級化學《水的凈化》課堂實錄(通用6篇)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1)了解蒸餾水與天然水區別,會用簡單的方法區分硬水與軟水。(2)觀察和操作凈化水的實驗,通過與同學交流合作,了解凈化水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沉淀、過濾、吸附、蒸餾,能把簡單凈化水的方法用于解決實際問題...

  • 九年級化學金屬和金屬材料教學反思(精選4篇)

    本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掌握鐵生銹的原因和防止鐵生銹的方法,掌握廢金屬的回收和利用,認識到金屬生銹給國家帶來的損失,樹立愛國熱情,讓學生明白學習化學的'實用性和重要性,并自覺養成環保習慣,從我做起,從身邊事做起。...

  • 九年級化學第一課教案(精選2篇)

    【教學目標 】(1)了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及區別,并能運用概念判斷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2)了解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質,那些是化學性質。...

  • 2023九年級化學寒假作業答案(精選16篇)

    題號12345678910答案BBCBDADBBB11、B 12、BC 13、BD 14(1)、10(2)、清洗(3)、石棉網(4)、潤濕。15、(1)、長頸漏斗(2)、A 檢查氣密性 略(3)、HCl 濃H2SO4 b (4)、控制反應的發生與停止。16、23:35.5:32 240 17、95% 能。...

  • 九年級化學《水的凈化》課堂實錄(精選4篇)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1)了解蒸餾水與天然水區別,會用簡單的方法區分硬水與軟水。(2)觀察和操作凈化水的實驗,通過與同學交流合作,了解凈化水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沉淀、過濾、吸附、蒸餾,能把簡單凈化水的方法用于解決實際問題...

  • 2022九年級化學寒假作業答案(精選12篇)

    題號123456789答案ABADDBCAC10、小于 降溫 或加溶質 飽和 等于 11、BC 1342 A 吸附 12、87.5% 左 使鐵完全反應 8.3% 。...

  • 2022國標版九年級化學寒假作業答案(精選7篇)

    一、Al He Fe2+ H2SO42 +2 12丙乙甲= CO CH4 H2略分子在不停運動加壓可以使氣體液化火災生吃降低水的凝固點使其熔化Fe+CuSO4=FeSO4+Cu表面生成了一層致密的氧化膜(有人說有很多錯的)CAAACCDBACDAACBADDDB二,填空題及簡答題21....

  • 2022九年級化學寒假作業答案(通用13篇)

    題號123456789答案ABADDBCAC10、小于 降溫 或加溶質 飽和 等于 11、BC 1342 A 吸附 12、87.5% 左 使鐵完全反應 8.3% 。...

  • 2019國標版九年級化學寒假作業答案

    練習一一、BCCBCDAA二、BADAAACD藥匙 10ML量筒試管夾質軟密度小于水銀白色金屬熔點低能與水發生劇烈的反應石棉網坩堝鉗防止反應生成的高溫物體燙壞桌子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白光燒杯破裂試管破裂酒精揮發完標簽被腐蝕掉略三、用濕抹布蓋滅用水...

  • 九年級化學教學反思范文

    通過期中考試讓我對自己近段的教學思路與方法有所反思。考試結果反應的主要問題:學生基礎知識不扎實,有的學生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有一些類型的題目學生沒有見過,不知該從何入手,導致得分太低,主要原因:復習不到位,基礎知識不扎...

  • 九年級化學《化學肥料》教學反思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下面小編為您推薦2篇關于九年級化學《化學肥料》教學反思范文,趕緊一起來學習吧。...

  • 九年級化學《空氣》教學反思

    課后思:一場課下來就總結思考,寫好課后一得或教學日記,這對新教師非常重要!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九年級化學《空氣》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到您!九年級化學《空氣》教學反思這節課的教學流程是按照課本上對空氣認識的順序一步一...

  • 初中九年級化學《水分子的運動》說課稿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魯教版三年制初三化學第二單元第一節《水分子的運動》第一課時《水的三態變化》。下面我從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談談自己對這節課的設計。...

  • 2019九年級化學寒假作業答案

    九年級化學寒假作業答案(一)題號12345678910答案CDDAACBDBDC題號111281920答案BCB14、(1)①試管②集氣瓶 甲:2KMnO4==== K2MnO4+MnO2+O2乙:2H2O2==== 2H2O+O2(2)、A、 將導管移出水面,熄滅酒精燈 (3)、B,密度比空氣,能溶于水。...

  • 初中說課稿范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伦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久久久免费视频 |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一区软件 | 秋霞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全黄a免费一级毛片人人爱 亚洲精选国产 | 午夜国产情侣在线播放 | 国产福利片无码区在线观看 | 草久久网| 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 | 老妇激情毛片免费 | 久久精品99av高久久精品 |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 日韩高清在线不卡 | 18久久 | 久久综合伊人一区二区三 | 免费xxxx大片国产片 | 国产AV一二三无码影片 | 日韩黄色免费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观看不卡 | 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无码视频 | 美女视频一级片 | 顶级欧美熟妇XX | 国产精品日韩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 日本国产精品无码字幕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网站互动交流 | 亚洲人成网网址在线看 | 亚洲第一区se |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 女调教脚奴网站 | 欧美阿v天堂 | 久久只有精品 | 亚欧美一区二区 | 成人亚洲a片v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阿v视频免费观看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机版 | 日韩视频a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色伊 | 好爽好紧好大的免费视频国产 | 妓女嫖客叫床粗话对白 |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州日韩免费看 | 免费观看全黄做爰大片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