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水的凈化》課堂實錄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了解蒸餾水與天然水區別,會用簡單的方法區分硬水與軟水。
(2)觀察和操作凈化水的實驗,通過與同學交流合作,了解凈化水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沉淀、過濾、吸附、蒸餾,能把簡單凈化水的方法用于解決實際問題。
(3)設計并完成簡單的探究實驗。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和討論,培養學生的觀察描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2)通過對水凈化過程的初步探究,體驗探究的一般過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通過對水污染的了解和對凈化過程的參與,教育學生關心、愛護、珍惜水資源。
(2)通過學生親自參與水凈化過程的實驗探究,感受化學對生活、對社會的積極意義,增強學習化學的興趣。進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和探究欲。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解決簡單的水凈化處理問題。
【教學難點】探究水凈化的一般過程。
【教具準備】
1.教師用具
(1)多媒體、河水、自來水、純凈水、硬水、肥皂等;
(2)燒杯、玻璃棒、濾紙、剪刀、鐵架臺、燒瓶、碎瓷片、酒精燈、冷凝管、試管、錐形瓶
2.學生用具
(1)燒杯、玻璃棒、濾紙、剪刀、鐵架臺、酒精燈、燒瓶、冷凝管;
(2)河水、硬水。
【教學過程】
(引入)同學們看,這三杯水有什么不同嗎?(一杯是天然水,一杯是自來水,一杯是純水,)純水是無色清澈的透明液體而另一杯是比較渾濁的,這杯水我們可以飲用嗎?
(學生)不能,因為有雜質等。
(老師)同學們回答正確。這杯水我們不能飲用那我們通過什么方法使河水變成自來水,使自來水變成純水呢?這就是我們今天的學習內容——《水的凈化》。
(設問)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水,我想問問大家你們知道我們每天飲用的自來水是怎樣的一個凈化過程嗎?
(老師)好下面來了解一下自來水廠凈化過程
(播放視頻)自來水廠的凈化過程
(老師)首先我們從水庫取出,大家看這是未處理的湖水大顆粒的沉淀速度比較快,一些小顆粒的沉淀速度比較慢。所以必須加入一種試劑——明礬,它是百色晶體,可以加快沉淀的速度,沉淀完之后再過濾,濾后雖然處去看的見的雜質那還有看不見的雜質,我們采用活性炭來吸附。經吸附后的水我們不可以飲用,因為里面有我們看不見的細菌,我們必須投入藥消毒這樣我們就可以飲用,以上就是自來水廠的凈化水的過程。結合實驗著重介紹實驗原理及注意事項,也就是不容性的雜質的凈化(由學生講述,老師補充)
(老師)自來水廠的凈化水的過程,你了解了水的凈化有哪些常用的方法?
(板書)一、水的凈化常用的方法
(學生)回答(沉淀、吸附、過濾)
(老師)介紹過濾。生活中見過哪些過濾的例子?
(學生)回答
(老師)介紹實驗室中的過濾操作。展示課件,介紹操作要點。
(板書)1、制做過濾器。
2、一貼二低三靠
(老師)啟發學生針對一杯渾濁水的凈化(利用廢棄的塑料瓶、棉花團等設計實驗)。提示在化學實驗室里哪種儀器能代替塑料瓶、棉花團呢?
(提問)同學們看經過處理的水變的澄清了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