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1.了解搜索器(或搜索引擎)的概念,知道常用的搜索器網址有哪些。
2.學會用搜索器搜索相關信息內容的網頁及網站。
3.掌握保存網頁中圖片的方法。
b.操作目標:
能比較熟練地利用搜索器進行查找所需要的相關的網頁或網站,并能保存圖片到指定的位置。
c.能力目標:
提高學生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d.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體驗成功,感受到合作學習的快樂。增強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2.體會網絡給我們生活方式帶來的巨大改變,激發學生熱愛信息技術的情感。增強網絡道德觀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1.利用搜索引擎進行相關信息內容的查找(網頁、網站)。
2.將搜索到的圖片保存到指定的位置。
3.提高學生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難點:利用搜索引擎快速而又準確地檢索到相關的信息。
五、教學課時
1課時完成。
六、教學方法
情景導入法、任務驅動法、引導講解法。
七、教學手段
運用多媒體網絡微機室。本課教學應至少一人或兩人一機,以寬帶的形式接入因特網,網速較快。其次要安裝多媒體教學課件。這兩點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保持和教學的效果好壞會產生直接的影響。
八、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大多數學生對體育明星和影視明星都比較熟悉,甚至有些崇拜。據此,先讓學生觀看大屏幕,展示體育明星姚明、貝克漢姆的照片、影視明星劉德華、趙薇、周杰倫的照片,然后提出問題。
師:這些漂亮的照片大家知道是怎么找到的嗎?你們想知道他們個人的具體情況嗎?還有沒有其他明星的照片?怎樣把這些圖片保存下來?
生:(回答)(有的說從報刊雜志上,有的說是從別人告訴自己的網址中找到的,有的是從一個網頁上偶然鏈接上去的,也有個別有經驗的同學說可以利用某些網站的搜索功能進行有目的的搜索。)
師:大家說的辦法都很好。但互聯網上的信息如無邊無垠的大海,我們該如何“大海撈針”找到自己喜歡的網站和內容呢?剛才有些同學說利用某些網站搜索功能,這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種專門幫助我們在因特網上查找信息的網站我們就叫它為“搜索器(也叫搜索引擎)”。有誰能告訴大家你用的“搜索引擎”嗎?
生舉手示意,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通過多媒體教學系統進行演示。]
師:(如果學生沒有提到google與baidu)現在我給大家再介紹二個很有名的朋友,他們分別叫“狗狗”和“百度”。下面讓我們利用這些“因特網上的福爾摩斯──搜索引擎”,來滿足大家的不同愿望。
板書課題:第四課 因特網上的福爾摩斯──搜索引擎
(在這里簡單說明一下“福爾摩斯”是英國著名的偵探小說家柯南道爾小說中的一個人物,他是一個大偵探。神通廣大,沒事能難倒他。)以此作對比,說明因特網中的搜索引擎的巨大功能。
通過大屏幕,展示教學目標,讓學生熟悉和認識教學目標。
(二)提供機會,經歷過程
互動教學任務1:到“雅虎”網站上去拜訪中國女足。
明確任務:同學們,說到我國的女排大家可能很熟悉,但對中國女足的情況你了解嗎?你們想知道我國女足的近況嗎?接下來老師就向你們介紹一位新朋友,它將引導我們一起查找到有關女足的信息報道,它就是著名的“雅虎”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