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龍》課的設計
一指導思想:
1、貫徹“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發展學生自練、自創、自編、自議、自評的能力,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滿足學生身心需要,達到健身目的。
2、充分利用本地資源,突出“龍”的精神,融民族傳統體育、音樂、舞蹈、游戲為一體,強調情感,創造意境,培養協同進取的優良品質。
二教材安排
課本的主教材是根據初中學生的生理特點,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充分開拓教學資源而選擇安排的“舞龍”。以“舞龍”的“盤、鉆、繞、跳”基本動作為教學重點,初步掌握舞龍的基本套路。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提高學生對民族傳統體育的認識和熱情,使之主動積極投入到學、練民族傳統“舞龍”活動中來。
三教學、教法:
本課從一開始動結束都圍繞民族傳統文化這一中心,師生共同設計、實施的。開始的熱身秧歌,中間的舞龍、賽龍,結束的民族舞蹈,一條線貫穿始終。并采用情景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小群體”學習法讓學生自由組合,自己編排,自主練習充分發揮學生聰明才智,利用師生互動,學生互動,加強民主評議,激發學習熱情,最終讓學生在歡快、熱鬧的氣氛情景中掌握舞龍的方法,達到娛樂健身的目的。
初中體育課教案
授課教師:湘鋼一中 李娟 學生人數:40人
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全班建立舞龍技術表象,了解舞龍的有關知識。
2、 技能目標:掌握舞龍的基本技術。
3、 情感目標: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4、 負荷目標:平均心率130~140次/分,課的密度40~50%。
教學內容
舞 龍
重點
動作協調、全隊配合
難點
手、眼、身三配合
程序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要求預想
組織
時間
一
1、 整隊
2、 導入
3、 明確內容、目標
1、 整隊
2、 導入
3、 明確內容、目標
整隊
快、靜、齊
集中注意力
3’
二
秧 歌
1、 指導學生觀看錄象帶。
2、 帶跳
觀看錄象帶
模仿練習
1、 熱身活動
2、 啟迪心智
密集后散點跑開
4’
三
1、學習舞龍的基本動作(繞、盤、鉆、跳)。
思考:如何將龍舞活。
1、 情景:歡慶的日子
2、 講解示范:激發練習熱情、感悟蛟龍翻江倒海奮力拼搏的精神
3、 巡視指導
觀看舞龍錄象帶
分組練習
積極思考
練習中探索
體會動作
情緒飽滿
全班分成四個組練習
6’
四
創新、創編
雙龍組合練習:
繞、盤、跳、鉆、相結合
1、 講解提示
2、 提問:每種方法有何變化
3、 巡視指導
分組分解練習
自創組合練習
積極參與
認真練習
密集后四路縱隊散開
8’
五
新編組合動作分組比賽
引導、總評
分組表演
觀看錄象帶
分組評價
客觀評價
密集后散開
5’
六
創編表演
1、 提出要求:四條龍組合練習
2、 巡視指導
1、 全班討論
2、自創組合練習
協同配合
積極參與
密集后散開
4’
七
游戲:賽龍舟
1、 想象在湖面上比賽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