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音樂多情的黑土地教案
多情的黑土地之《阿里郎》與“二人轉”
教學目標:一、通過欣賞與學唱,了解朝鮮族的相關文化,并能體驗與表現朝鮮族民歌的特點與韻味。二、通過欣賞二人轉樂段,初步了解二人轉這種藝術形式及其發展變遷。三、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增進對我國東北地區音樂文化的了解,喜歡并愿意學習這地區的少數民族音樂及地方音樂。
教學重點:體驗與表現朝鮮族民歌的特點并了解二人轉的表現形式。
教學難點:《阿里郎》第三、四句詞與音的關系。
教具準備:vcd帶1、2
教學過程:一、導入(2’)
(視頻——伽倻琴)師:認識這種樂器嗎?它是哪個民族的?
生:——
(視頻——長鼓) 師:朝鮮族還有一種打擊樂器也非常有名,它是?
生:長鼓
師:請聽朝鮮族民歌《阿里郎》
二、欣賞(10’)
1.第一次欣賞(《阿里郎》視頻)
師:知道“阿里郎”的意思嗎?
生:——
師:簡述
2.第二次欣賞 師:既然“阿里郎”是這么動聽的一個故事,那么就請同學們來聽聽歌曲是用幾拍子寫成的?
生:欣賞、感受、判斷
3.師與學生分析并試唱(可順帶分析朝鮮族民歌的特點:大多為三拍子,節奏前長后短或前短后長,帶有強烈的舞蹈性)
三、試唱(18’)
1.試唱前兩句,配上歌詞。
2.聽第三、第四兩句,請學生配上第一段與第四段歌詞。(注意減低難度)
3.唱唱歌曲的第一與第四段。(跟琴唱,跟視頻音樂唱)
四、二人轉賞析(14’)
1.導入
師:我國的朝鮮族生活在——
生:——
師:東北。我國東北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在這里不僅有豐富的物產,還有著燦爛的文化。“二人轉”就是發祥于此的一種曲藝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