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詩歌活動《傘》
設計思路:
在《傘的世界》主題教學過程中,孩子們欣賞、認識到了各種各樣的傘,并且認識了各種像傘的植物,如“香菇、大松樹”等等。他們還在幼兒園的大樹下發(fā)現(xiàn)了蘑菇以及蘑菇下邊的小螞蟻,幼兒為自己的發(fā)現(xiàn)高興不已,都說蘑菇一定是小螞蟻的傘。于是我和幼兒一起欣賞了故事《借你一把傘》,從故事了解到小動物也會有自己的傘,并進一步設計了此次詩歌活動——《傘》。
語言精練、優(yōu)美、語意含蓄深刻的詩歌對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fā)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詩歌能促進幼兒感知覺、思維、想象力及語言的發(fā)展。朗朗上口的詩歌能很快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源于生活的題材能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優(yōu)美的語言和豐富的意境能培養(yǎng)幼兒的美感,提高語言水平。詩歌《傘》是一首優(yōu)美的兒童詩,作者以清新的語言,形象生動的比擬描述了大自然與動物之間和諧美妙的聯(lián)系,喚起了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保護動物的情感。這首詩語言精練優(yōu)美,重復性的結構形式朗朗上口,便于幼兒記憶與仿編。幼兒在充分發(fā)揮幼兒想象力的同時能進一步體會到語言的美,學習用美的、好聽的詞語來修飾自己喜歡的東西。
活動目標:
1、運用已有的經驗,幫助小動物尋找合適的“傘”。
2、嘗試運用各種形容詞修飾小動物的“傘”。
3、能發(fā)揮想象、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熟悉故事《借你一把傘》
2、了解了各種像傘的動植物。
3、詩歌《傘》動畫課件
活動過程:
一、 展示多媒體課件,啟發(fā)提問:
1、在美麗的森林里小動物們出來玩了,我們一起看看誰來了?”(一一出示)
2、后來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3、下雨了,小動物們都要淋濕了,怎么辦呢?我們快快想辦法來幫助它們吧?
二、感受、理解詩歌內容。
1、小動物有沒有找到傘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2、小動物找了什么當傘?
3、小動物的傘是什么樣的呢?(高高的、圓圓的、香香的)
四、看課件完整的欣賞詩歌《傘》。
你們剛剛說的連起來就是一首好聽的詩歌,我們一起來聽聽!
五、學習詩歌《傘》。
跟教師一起學念詩歌——跟課件配音學念詩歌——看課件圖片學念詩歌——集體念詩歌——邊表演邊念詩歌
六、欣賞課件后半部分圖片,學習仿編詩歌《傘》。
1、小白兔、小瓢蟲、小猴子可著急了,什么會是它們的傘呢?
2、花朵、草叢又會是誰的傘呢?
3、它們的傘是什么樣的呢?
六、延伸活動:還有什么會是誰的傘呢?
附詩歌: 傘
高高的大樹,是小鳥的傘;
圓圓的荷葉,是小青蛙的傘;
香香的蘑菇,是小螞蟻的傘······
下雨了,大家都有一把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