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認字活動:有趣的木
活動目標:一、學會根據畫面的實物,初步認讀漢字“床、樹、桌、椅、
森”等。
二、探索并認識常見的“木”字旁的漢字,知道“木”字邊旁
漢字與“木”有關。
三、積極參與用身體變換漢字的活動,產生對識字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一、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筆人手一支。
二、一段木頭,漢字卡片“木、林、森”。
三、相關形象圖片:1、森林背景圖;2、木質物品圖片
活動過程:
一、以森林尋寶引出活動,出示一段木頭,引導幼兒嘗試探索
字“木”。:
1、看圖思考,森林里最容易看到的有些什么?
(1)點明樹木最多,提問樹木有什么用?“防風、擋雨,阻擋風沙,還能凈化空氣,做家具等”
(2)這是什么?(木頭)這是哪里來的?“是樹木長大后,經過加工以后的樣子”,
2、在黑板上寫漢字“木”,啟發幼兒認一認,讀一讀漢字。
(1)認讀漢字“木”,感知字體結構,聯系圖片記憶漢字。
(2)知道“木”不光是一個漢字,還可以是某個漢字的偏旁。
3、我們知道“扌”旁的漢字與手有關,“口”字旁的漢字和“口”
有關,那么“木”字旁的漢字與什么有關呢?
二、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認識漢字:木、樹、林、森。
1、 看圖說說:圖上有什么?猜一猜,讀一讀漢字:木、樹、森。
2、 重點觀察木、林、森,說說它們是由幾個木組成的。使幼兒
知道:“樹”是由一個“木”組成的;林是由兩個“木”組成的,
森是由三個“木”組成的。(告知幼兒中國字里面像“森”這樣由
三個相同部分組成的字還有很多,但是沒有四個或者四個以上相
同部分組成的漢字。)
三、看圖閱讀漢字:床、桌、椅、柜、棋、欄桿,找出共同之
處,了解漢字的造字規律。
1、 看圖說說:圖上有哪些物品?認一認,讀一讀旁邊的漢字。
2、 找一找,這些漢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 想一想,為什么都有“木”字旁?
四、運用已有經驗,擴展想象,感知各種“木”字旁的漢字。
1、 你還見過哪些木制品?哪些字會有“木”字旁呢?幼兒邊說教師邊記,書寫在黑板上,可以將“木”字偏旁部首用彩色筆寫出,方便幼兒觀察。
2、 觀察這些漢字,說說:“木”在漢字的什么地方?帶領幼兒
一句簡單的話說一說:什么漢字里面有“木”字
設計說明
這篇活動設計是基于幼兒有過一定識字基礎上開設的,幼兒在課堂上能夠通過實物和圖片,根據漢字的造字規律,并通過以往的識字經驗讀出或猜出漢字的讀音,所以不需要教師太多的鋪墊和情景設置,教學時只要緊緊圍繞活動目標,逐層深入,單一的“教”要盡量減少,以提示和引導為主,讓幼兒能在不斷地探索中感受到靠自己的能力學到知識的樂趣,從而形成要學、樂學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