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舞蹈《紅綢舞》說課設計
觀看錄象豐富了幼兒的舞蹈動作,有的綢帶畫八字形,腳跳小跑步;有的左右交替甩動;還有的綢帶上下畫曲線,腳跳起,像翻滾的波浪。“吳老師、吳老師,我能編出比阿姨們更漂亮的舞蹈”孩子們興奮不己產生強烈濃厚的興趣,為后面的完整創編作了鋪墊,整個創作過程以幼兒為主,教師都采用“先試后導”的方法,尊重和肯定幼兒的想法和創造,接受他們的表現方法,在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
目的是讓幼兒創編的動作更加符合音樂特點,共同分享表現美、創造美的快樂。為下一步完整創編舞蹈奠定基礎。
3、感受音樂,自主探究。
(1)聆聽《紅綢舞》音樂,感受樂曲歡快熱烈的情緒。
(音樂是舞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舞蹈的動作要依據音樂來進行。在聽音樂時,老師和幼兒一起感受樂曲的歡快及強、弱節拍,并用身體動作表現:強——拍手,弱——拍肩)
(2)再次組織幼兒聽音樂,明確樂曲節拍。
結合圖譜,進一步辨別音樂結構。一共有幾個八拍?
(每一條光標隨著音樂的播放按樂句出現)
(讓幼兒完整感知音樂,是一個逐漸提高的過程。老師利用動畫圖譜,將音樂結構直觀表現出來,使幼兒在一次次探索中自主得出結論“有六個八拍”。)
4、拓展思維,自由創編
(1)提問幼兒怎樣才能編出好看的舞蹈,在編舞時應該注意什么?
運用分組討論法,教師發散性的問題引領幼兒從表情、動作、造型中發現美,為下一個環節的開展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
(2)組織幼兒自由分組聽音樂創編舞蹈動作,教師巡回指導。
(在這個環節中,老師給了孩子自由嘗試創編的機會,并觀察幼兒的表現,有的孩子將剛才大家創編的綢帶舞動作編進舞蹈里,也有的孩子自己組合創編舞蹈動作,還有的孩子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流著自己的動作。他們結合自己的經驗隨著音樂節奏歡快地跳著。)
(3)教師巡回指導 ,個別交流:“你是怎么編的?你在音樂的什么地方跳這些動作呢?”“這個動作真好看,會更好給小朋友看”……
(老師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的想法,在嘗試和交流中獲得自由表現和創造的快樂。交流時,老師按幼兒講的順序,邀請小朋友到前面表演,并放在相應樂句下。老師引導幼兒根據討論出的動作順序聽音樂完整表演舞蹈。)
(4)啟發幼兒、不斷創新。
師:你還知道哪些綢帶舞的動作,可以怎樣跳呢?
幼兒聽音樂自由舞蹈。
(本環節老師鼓勵幼兒自由組合動作,只要符合音樂節拍、音樂結構即可,給了幼兒大膽表達自己情感的空間,使幼兒在嘗試的過程中體驗到舞蹈動作的組合可以有許多種,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來編排,同時引導幼兒去求異和創新。)
(5)教師示范、啟發幼兒美感。
目的是:《綱要》中指出應為幼兒創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賞。
(五)分別展示、鞏固提高。
(1)聽音樂以多種形式表演紅綢舞蹈,感受創作的歡樂。
(2)為舞蹈創想名字。
這個環節給了幼兒與同伴交流情感的機會,培養了幼兒在有限空間活動的能力,進一步滿足了孩子們的探索、創新的需要,激發幼兒濃厚的興趣及表現的欲望,把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