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鄉土繪本《雞媽媽的蛋》
設計思路:
童話故事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是富有濃郁幻想的虛構故事。它以現實生活為基礎,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繪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樣說話,富有生命力,并編制生動的情節來反映生活。童話的語言通俗易懂,情節簡單,符合幼兒的心理狀態和認識水平,富有教育意義,易于幼兒接受。《雞媽媽的蛋》是一篇充滿濃郁兒童情趣的鄉土童話故事,它采用了擬人的手法,描述了關于雞爸爸和雞媽媽之間有趣的事,讓孩子們認識到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不要盲目地嘲笑別人。根據新《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我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2.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不要盲目地嘲笑別人。
活動重點:概括故事大意,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活動難點: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不要盲目地嘲笑別人。
活動準備:
1.繪本《雞媽媽的蛋》ppt課件
2.音樂磁帶《老母雞》
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一、猜謎引出鄉土繪本故事《雞媽媽的蛋》
1.尖尖腦袋圓圓肚,母雞身體藏的多。咯嗒咯嗒屁股落,孵出小雞真可愛,這是什么呀?(引導幼兒猜出雞蛋寶寶)
2.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們講一個關于《雞媽媽的蛋》的故事
二、出示繪本,完整欣賞故事,并學說對話。
1. 出示圖一:看他們是誰呀?你們覺得雞媽媽和雞爸爸在介紹些什么呢?
2.出示圖二:雞爸爸,每天在干什么呢?(種菜)老師請個小朋友學學雞爸爸種菜的樣子。(讓幼兒感受種菜的辛苦。)
3.出示圖三:看這些是什么呢?(雞蛋)是誰生的呀?(雞媽媽生的)現在小朋友們都知道雞媽媽每天的工作是什么了嗎?(雞媽媽每天生蛋寶寶)你知道雞媽媽生了蛋寶寶之后,最喜歡做一件什么事嗎?(唱歌:咯嗒咯嗒)
4.出示圖四:雞媽媽的蛋寶寶長長得好看嗎?為什么?小朋友我們來猜猜雞爸爸會怎么說?(幼兒猜說)我們聽聽雞爸爸到底是怎么說的?(教師以雞爸爸的口吻說)“你的蛋不行,都是一模一樣的。瞧,我的菜,好多種顏色,多好看。”)那我們一起學學雞爸爸的話吧?(角色表演)
5.出示圖四:有一天雞爸爸干什么去了?(賣菜,引導幼兒說出路很遠要很久。)雞媽媽每天只好在家里干什么呢?(生蛋寶寶、孵蛋)
6.出示圖五:一個月后,看,雞爸爸回到家怎么了?是怎樣的表情?(請個別幼兒學學并猜說雞爸爸會想些什么?)
7.出示圖六:看到雞爸爸正要干什么呀?(走了)這時雞媽媽會說什么呢?雞爸爸會變得非常的開心。(幼兒自由猜說并學說對話)我們來聽一聽吧!
8.出示圖七:嗷,原來小雞是從蛋寶寶里孵出來的呀!之后,雞爸爸也開始喜歡上這些長得一模一樣的蛋了。
9.出示圖八:瞧,后來,雞爸爸還是種菜。小雞們長大了,會怎么樣了?(幫忙種地)雞媽媽,忙著做一件什么事呀?(生蛋寶寶)
三、結合圖片教師和幼兒再次完整的講述一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