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我和時鐘交朋友說課稿
數學:《我和時鐘交朋友》說課稿
各位領導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大班數學《我和時鐘交朋友》。
一、首先我來說一說教材
數學活動是一門抽象的學科,也是一門培養和鍛煉人思維能力的基礎學科,而幼兒園數學教育向幼兒進行的是一種啟蒙教育,它對幼兒的思維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大班幼兒已經具有一定的抽象和邏輯思維,會進行推理、分析,根據孩子的認知特點,我開展了大班數學活動"我和時鐘交朋友"。
時間是無直觀形象較為抽象的概念,因此,我運用了幼兒較熟悉的一日活動的作息時間,引導幼兒認識整點、半點,如:8:00入園,4:30離園……這樣易引起幼兒的情緒體驗,使其容易理解和接受。
《綱要》中指出:“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為了貫徹新《綱要》精神,將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轉為有趣、淺顯的數學知識,我設計了有趣的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進行學習。
二、接下來我來說一說目標
《綱要》中指出:教育目標是教育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起主導作用。貫徹《綱要》的精神我把本次目標定位為
1.知識目標:認識時鐘,嘗試辨認整點、掌握鐘面的主要結構,能叫出名稱。
2.能力目標:培養觀察力和操作能力,并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
3.情感目標:通過活動,使幼兒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認識時鐘,嘗試辨認整點、掌握鐘面的主要結構,能叫出名稱為本次活動的重點;初步建立時間觀念,使幼兒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則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三、接著我來說一說教法學法
《綱要》中指出:教師是幼兒活動的引導者、幫助者、合作者。貫徹《綱要》的精神,我采用了:游戲法、觀察法、討論法、多媒體教學等方法。這些方法是使用克服了傳統的說教形式,充分尊重幼兒,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在活動中學習經驗和得到快樂的體驗。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變過去的“要我學”到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方法,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玩玩的輕松氛圍中掌握知識的重難點。在活動中教師充分調動幼兒運用直觀視聽法、操作法、討論談話法、合作游戲法等學習方法,通過多種有趣的方式了解時間的重要性,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四、現在我來說一說準備
多媒體課件《有趣的時鐘》、大鐘面一個、小鐘面人手一份、
五、然后我來說一說活動過程
1、師以“猜謎”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謎面: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
師以猜謎的情景引入,營造快樂的氛圍,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活動中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能猜出謎底是時鐘。并讓幼兒知道時間的重要性,從而進一步引發他們對“時間”感興趣。
2、認識鐘面,
師出示一面大鐘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并提問:仔細觀察鐘面上有什么?這兩根針有什么不同?師小結:他們都有自己的名字,長的叫分針,短的叫時針。
3、播放課件《有趣的時鐘》,引導幼兒了解時鐘。
(1)以跑步的游戲,引導幼兒深入觀察并認識時針、分針的運行規律
師:今天時針和分針要進行一次跑步比賽,現在他們都在數字12的起跑線上了。
你們看分針和時針跑步的時候,他們之間有什么秘密呢?師連續操作兩次,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師小結: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這就是一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