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只小狗抬花轎(精選6篇)
八只小狗抬花轎 篇1
中班音樂教案:壽光市羊口鎮楊莊幼兒園黃愛活動目標1、 學習演唱歌曲,感受歌曲幽默有趣的風格。2、 嘗試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進行表演。活動準備 1、《八只小狗抬花轎》歌曲磁帶、錄音機等。 2、老虎頭飾3——4個,小狗頭飾若干。 3、幼兒用書第3冊第6——7頁。活動過程1、 完整欣賞歌曲,理解歌曲內容。(1) 欣賞第一遍歌曲,啟發幼兒說說聽完這首歌曲的感覺。(2) 閱讀幼兒用書第3冊第6——7頁,引導幼兒根據歌曲內容編成故事講一講。(3) 欣賞第二遍歌曲,說說自己感覺那句歌詞最有趣。2、 學習用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1) 教師示范演唱歌曲,可邊唱邊做動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2) 幼兒分段學唱歌曲。(3) 幼兒跟隨歌曲旋律完整演唱歌曲。3、 創編動作表演歌曲。(1) 引導幼兒討論歌曲中小狗和老虎兩個角色的表演動作。(2) 集體跟隨音樂分別表演小狗和老虎的形象。(3) 請幼兒戴小狗和老虎頭飾分組表演歌曲,體驗快樂的情緒。
八只小狗抬花轎 篇2
教學目標: 1、在初步熟悉歌曲的基礎上,能用表情和動作表現歌曲的情感。 2、借助圖譜嘗試為歌曲創編情境性的綴詞,體驗創編成功的喜悅。3、樂于與同伴合作表現,體驗參與音樂活動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律動引入1、律動進場,教師聽《大花轎》音樂帶著幼兒進入……教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跟著音樂把大花轎抬進來好嗎?2、復習音樂《八只小狗抬花轎》,我們一起來唱一唱。3、你們喜歡這首歌曲嗎?為什么?反饋:很好玩 很活潑 你覺得還可以怎樣把這首音樂唱得更好聽?4、根據學生反饋,教師引導或指導幼兒用不同的表情和動作演唱音樂,并請各別的幼兒來示。5、根據同學們說的,用上這些方法來唱一唱。二、新課學習1、我也有一種好的方法,就是在歌曲后面加上一些好聽的綴詞。你們說,小狗抬花轎的時候會發出什么聲音?反饋2、出示第一個節奏圖:嘿呦嘿呦嘿嘿呦;——教師示范唱,并進行完整的唱。3、借助圖譜,嘗試創編其它幾句歌曲。汪汪汪汪 呼嚕呼嚕 哈哈哈哈 ……三、表演歌曲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頂大花轎,你們想玩嗎?放花轎。2、今天請9位同學分別表演老虎和小狗。引導幼兒體會表演的方法及表情。分別說一說老虎和小狗怎么表演。3、幼兒分角色表演。交換角色進行表演。4、一組幼兒抬花轎,其余幼兒做樂隊。抬著花轎走出教室。 附:音樂歌詞 八只小狗抬花轎,老虎坐轎把扇搖,一只小狗跌一跤,老虎狠狠踢一腳,小狗痛得汪汪叫,老虎卻在睡大覺,花轎抬到半山腰呀,想個辦法真正好,一二三向上拋,老虎跌了一大跤,一二三向上拋,老虎跌了一大跤。 教師陳述: 一、設計意圖: 第二課時的內容,第一課時教學時孩子們對音樂很熟悉,很感興趣。對歌曲的歌詞也很喜歡,因為本身也是一個故事。因此,對音樂加入綴詞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并對音樂進行了重新的制作。在教學目標上,在初步熟悉歌曲的基礎上,能用表情和動作表現歌曲的情感。二是借助圖譜嘗試為歌曲創編情境性的綴詞,體驗創編成功的喜悅。二、教學策略 一是聽覺上的策略,體現在對音樂的選擇上。二是教學中形象化的策略。在第一課時中,使用多媒體的運用上,進行了活動的設計,從而讓畫面吸引孩子,體現了形象性的特點。三是游戲性的策略,在教學過程的結束部分,為孩子們設計了一個游戲的表演環節,讓孩子們在活動中興趣盎然,達到教學的效果。四是教師角色定位的策略,教師自己在表情、動作,融進孩子們的心中,成為孩子們的朋友,引導孩子們參加過程中。
八只小狗抬花轎 篇3
語言活動:小狗抬花轎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想象和講述富有情趣的內容。
2、利用不同的節奏學習朗誦童謠,激發幼兒學習童謠的興趣。
3、理解詞:山腰、拋。
活動準備:
電腦課件;花轎的幻燈片;音樂磁帶:《抬花轎》;道具:兩頂花轎;小狗頭飾16個,老虎頭飾2個,扇子2把。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題。
1、電腦出示花轎的圖片: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花轎)誰坐過花轎的?你在哪里坐過的?感覺怎樣?你們抬過花轎嗎?
2、那好,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抬花轎的動作。
3、有趣嗎?小動物們看了很羨慕,也想來坐一坐、抬一抬花轎。
二、電腦演示畫面,引導幼兒觀察講述童謠內容。
1、 圖一:看,山腳下停了一頂轎子,你們猜猜看,轎子里會坐著誰呢?(幼兒猜想)看一看,是誰呀?(大老虎)
圖二:為什么會是大老虎坐轎子呢?(幼兒說)那又會是誰來抬轎子呢?
圖三:噢,原來是小狗在抬花轎,數數看,有幾只小狗抬花轎?為什么要八只小狗抬花轎?老虎坐在轎子里感覺怎樣?而小狗呢?
2、老虎欺負小狗。
圖四:哎呀!突然發生了什么事?這只小狗怎么會摔跤呢?小狗一倒,差點兒把花轎給打翻了,你們猜老虎會對這只小狗怎么樣呢?
圖五、圖六:小狗氣得汪汪叫,老虎卻在干嗎?
3、小狗對付老虎。
師:老虎這么欺負小狗,小狗是不是很生氣?那我們快點幫小狗想個好辦法來對付這只老虎。(幼兒討論)
嗯,小朋友真棒,想了這么多的辦法,我們來看看,小狗想的是什么辦法?圖七:小狗想的是什么辦法?(學一下小狗拋轎子)小狗抬到什么地方往上拋的?(幫助理解“山腰”)
圖八:結果會怎樣?
三、完整學習并欣賞童謠內容。
1、師:小動物抬花轎時發生了這么有趣的事,孔老師把這件事編成了一首有趣的童謠。你們聽好了,童謠里是怎么說的?(師朗誦童謠)哎呀,孔老師編的時候把題目給忘了,誰能為這個童謠取個名字?(小狗抬花轎)注:控制好時間。
2、我們把題目加上去,一起來朗誦一遍。(邊看圖邊朗誦)
四、用各種節奏學習朗誦童謠。
1、小朋友朗誦得真不錯!但是怎樣把它記住呢?(幼兒回答)對,我們可以一邊打節奏一邊朗誦,那快,自己先試一試。
2、幼兒表演邊打節奏邊朗誦。(選幾種節奏全體 幼兒一起學)
五、帶上頭飾,和道具根據童謠的內容表演。
小朋友朗誦的真好,你們想不想來表演這首童謠?教師講解玩法。
八只小狗抬花轎 篇4
活動目標:1.初步嘗試局部創編配器方案,能看老師的指揮完整演奏。2.復習歌曲《八只小狗抬花轎》,嘗試用身體動作和樂器來演奏,表現歌曲歡快的特點。3.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選擇樂器,培養幼兒對打擊樂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小鈴、鈴鼓、圓舞板、大鼓、指揮棒、節奏型、圖卡、節奏圖形譜、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八只小狗抬花轎》:
1.小朋友,你們聽過《八只小狗抬花轎》的故事嗎?在這個故事里,還藏著一首既好聽又有趣的歌曲呢,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演唱一遍吧!
2.歌曲最后一句中,當八只小狗準備把大老虎的花轎拋出去的時候,它們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呢?
3.幼兒跟著音樂再次演唱歌曲。
二、練習節奏型,學習看節奏譜打節奏:
1.練習節奏型,請幼兒拍手打節奏:
x x︱ x︱
︱ x︱
x 0︱x 0︱
︱ ︱
2.出示完整的節奏譜,請幼兒拍手打節奏。(注意反復記號)
3.重點句子練習。
4.聽音樂,幼兒邊看節奏譜邊拍手打節奏。
三、師生共同完成配器方案,學習用樂器來演奏:
1.請幼兒為歌曲來配器,老師出示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小花,它們分別表示什么身體動作和樂器?(老師依次出示圖卡)
2.請幼兒看看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什么樂器?(小鈴、鈴鼓、圓舞板)
分別明確馬蹄形座位各代表x花組,并請幼兒自由選擇座位。
3.教師與幼兒一起參與配器,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進行練習:
(1)老師為第一行第一、二小節x x ︱ x ︱配器,請幼兒找出第一
(紅、藍相間的花)(紅、黃、藍相間的花)
行的節奏規律,并為其配器。
(2)幼兒找出第二行的節奏規律,請他們為 ︱ ︱ ︱自由配器。
(3)幼兒找出第三行的節奏規律,老師為第一小節 x 0 ︱配器,幼兒為第二
(紅、黃、藍相間的花)
小節配器。
(4)幼兒找出第四行的節奏規律,老師為第一小節 x 0 ︱配器,幼兒為第二
(紅、黃、藍相間的花)
小節配器。
4.幼兒看著配器方案,完整地用身體動作練習一遍。
5.幼兒看著配器方案,嘗試用手中的樂器進行演奏。
6.幼兒聽音樂,看老師的指揮,集體用樂器演奏一遍。
7.在重點句子“一二三,向上拋”的地方加上花葉,表示小狗們使出了全身的力氣,要把老虎坐的大花轎給拋出去,并用大鼓來加入演奏。(請幼兒來尋找擺放)
8.教師對重點句子加入大鼓,幼兒集體練習。
9.看老師的指揮,請出一名小鼓手,幼兒邊聽音樂邊集體演奏一遍。
10.幼兒交換樂器,集體演奏一遍。
四、嘗試局部創編新的配器方案:
1.引導幼兒對第二行中 ︱ ︱ ︱的節奏型進行新的創編,形成新的配器方案。
2.幼兒對這一行用樂器來演奏一遍。
3.看老師的指揮,幼兒邊聽音樂邊集體演奏。
五、教師小結,幼兒放好樂器整齊地出場。
八只小狗抬花轎 篇5
《八只小狗抬花轎》是一首由流行歌曲改編而來的兒童歌曲,節奏感強,歌詞淺顯易懂,形象生動,幽默風趣,并且每一句歌詞都有押韻,念起來朗朗上口,旋律歡快流暢,同時也是一首表演性極強的歌曲,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
在教授歌曲時,我將歌曲分為2個課時。第一課時我帶著幼兒熟悉歌詞,并且初步學唱歌曲;第二課時鞏固唱歌部分,并且能夠隨樂進行音樂游戲活動。
在第一節課時,我采用圖片的方式讓幼兒理解歌詞內容,利用去圖譜的方式讓幼兒記憶歌詞。活動中我讓幼兒找出這首兒歌的有趣之處,讓幼兒理解什么是押韻,幫助幼兒進一步記憶歌詞。然后教師慢慢地彈琴,請幼兒隨樂慢慢地有節奏地念歌詞。在這一基礎上,當孩子們到正式學唱歌曲時明顯容易多了,一下子就可以把歌曲唱出來了。
本次活動,前面的課堂秩序都很好,孩子們能夠認真的配合老師,在第二課時的游戲活動中,課堂紀律有點亂了,孩子們過于興奮,都爭先恐后的要進行游戲活動。但是,由于我只準備了一份游戲道具,因此,每次游戲只能九個小朋友玩,導致下面有的小朋友坐不住了。通過本次的活動,我認識到對于有趣的音樂游戲,老師可以多準備幾份游戲道具,讓幼兒們可以一起玩,更有利于老師維持課堂紀律。
在活動結束后,我將游戲道具放在表演區,供幼兒下課時游戲,但是要求幼兒輪流游戲,不可以爭搶。小朋友們也能遵守規則,通過不斷地游戲小朋友們對歌曲更加熟悉了,也增強了小朋友對音樂游戲的興趣。
八只小狗抬花轎 篇6
大班語言:小狗抬花轎
活動目標:
1、 認真觀察畫面并參與討論,理解詩歌內容,初步學習朗誦。
2、 大膽創編小狗戰勝老虎的情節,并認真傾聽同伴的講述。
3、 通過對比、感知老虎與小狗的強弱之差,從小學會關心弱小。
活動準備:四張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第一張圖,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1、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張圖上有些什么?
2、師:花轎里會坐著誰呢?(掀開簾子)喔!原來是只大老虎。它想坐著花轎到山里去看風景,于是請來了8只小狗來抬它。老虎為什么要讓8只小狗來抬花轎呢?
教師放音樂,讓幼兒初步體驗抬轎子的節奏感,體驗大老虎座得很舒服。為下文小狗為何挨打做鋪墊。
3、我們來學學老虎是怎么叫的。老虎連叫聲都這么響,這是一只怎么樣的老虎啊?
4、這只兇猛的老虎坐在花轎里看上去怎么樣?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5、老虎這么舒服,抬轎子的小狗看上去是什么樣的呀?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二、討論、創編故事情節。
1、 小狗吃力地抬著轎子往山上走,只聽見“哎呦”一聲,發生了什么事?(找個小朋友來說說,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猜想。)
2、究竟是什么事呢?我們一起往下看(出示圖二)圖片上面講了什么呢?
3、小狗忍受老虎的欺負嗎?怎么辦呢?我們大家一起來幫幫小狗吧!
4、 幼兒討論小狗戰勝大老虎的辦法,老師參與幼兒的
活動,聆聽幼兒的講述,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幼兒完成講述。
5、個別幼兒講述自己創編的故事情節(2~3)
6、像你們說的一樣嗎?我們接著往下看(出示圖三、圖四)(體驗“拋”的感覺)
為什么小狗氣的汪汪叫,老虎卻還睡得著。(突出老虎的目中無人,兇惡)
7、是圖片上小狗的辦法好還是剛才小朋友想的辦法好呀?
8、你們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么?
9、如果小狗當時摔跤路,大老虎沒有打小狗,而是原諒路小狗,那么又會怎么樣呢?(幼兒自由討論)
10、教師總結。
三、初步學習兒歌
1、教師把故事編成了兒歌一起來聽聽吧!
2、幼兒依照畫面跟誦二遍。(教師可用動作提示)
3、可嘗試幼兒獨立朗誦,教師用動作提醒。
四、延伸。
根據兒歌內容表演,請“一只老虎”、“八只小狗”其它人念兒歌。根據音樂有節奏的表演。再次體驗臺轎子的節奏感以及座轎子的舒服。
附:兒歌《八只小狗抬花轎》
八只小狗抬花轎,老虎坐轎把扇搖。
一只小狗跌一跤,老虎對它踢一腳。
小狗氣的汪汪叫,老虎呼呼睡大覺。
小狗抬轎到山腰,想個辦法可真妙。
一二三,往上拋,老虎摔了一大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