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種智能的例證2
人際智能基本上沒有受過正規(guī)的特殊教育、幾乎是盲人的安妮 ·沙利文(a e ullivan),開始承擔起教育既聾又盲的7歲女孩海倫·凱勒(hele keller)的艱巨任務。由于海倫對外部世界感情上的對抗,安妮試圖和海倫交流的努力很難奏效。以下是她們第一次一起進餐的情景:
安妮不允許海倫將手伸進自己的盤子里去取她想要的食物,而海倫和她的家人在一起時,已經習慣了這樣做。因此與安妮的第一次進餐成了意志的較量:海倫的手一伸進盤子里,就被安妮堅決地推開。海倫的家人為此很不高興,離開了餐廳。安妮把房門鎖上,繼續(xù)用餐。海倫干脆在地板上又踢又鬧,推拉安妮的椅子。半小時以后,海倫繞著桌子找她的父母,卻發(fā)現(xiàn)沒有人在那兒,這使她感到迷惑。最后,她只好坐下來開始吃早餐,但卻用手。安妮給她一把勺子,卻被嘩啦一聲扔到地上,于是意志的較量又重新開始。
安妮 ·沙利文對海倫行為的反應很敏銳。她在給家人的信里說: “我必須解決的問題,是既要規(guī)范和控制她的行為,又不能傷害她的心靈。我起初只能非常緩慢地、一點一點地進行,并試圖贏得她的愛。”
兩周以后,第一個奇跡發(fā)生了。安妮將海倫帶到家庭住所附近的一個小木屋里,以便兩人可以單獨生活在一起。經過 7天的相處,海倫的性格發(fā)生了意義深遠的變化,治療生效了。安妮寫道:
今天早上我的心在快樂地歌唱,奇跡發(fā)生了 !兩星期前粗暴的小生命已經變成了溫順的小女孩。
再過兩星期,海倫首次突破了語言障礙,開始學說話,她的進步神速。她的語言奇跡的關鍵,是安妮具有看穿或洞悉海倫內心世界的眼光。
人際智能的核心,是留意他人差別的能力,特別是觀察他人的情緒、性格、動機、意向的能力。按照更高的要求,就是能夠看到他人有意隱藏的意向和期望。我們可以在宗教和政治領導人、教師、心理咨詢專家和家長身上,觀察到復雜微妙的人際智能的高級形式。海倫 ·凱勒和安妮·沙利文的故事,說明這種智能不依賴于語言。
大腦研究報告一致指出,大腦前葉在人際的知識方面起主要作用。這一區(qū)域的損傷,雖然不會影響解決其它問題的能力,但會引起性格的很大變化。這部分受傷以后,人們會認為他已經變成另外一個人。
阿爾茲海默癥( alzheimer' disease)是一種早年癡呆癥,表現(xiàn)為后腦部位受到傷害以后,患者的空間辨認、邏輯推理、語言運算能力大大減弱。但患阿爾茲海默癥的病人能經常保持良好的風度和舉止,并會為他們所做的錯事頻頻道歉。與此相反,皮克癥(pick' disease)是另外一種大腦前葉受損產生的早年癡呆癥,患者會失去彬彬有禮的風度。
人際智能還有另外兩個被人引用的生物學例證,均為人類所獨有。一是靈長目有較長的嬰兒期,對母親有強烈的依附。在早期發(fā)育階段失去母親的個體,正常的人際智能開發(fā)將受阻,這是很危險的。二是對于人類來說,社會交往很重要。在史前社會里,狩獵、設陷阱、宰殺動物都需要許多人的參與、合作,團體的凝聚、領導、組織的存在都很自然地遵循這一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