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種智能的例證1
七種智能的例證簡略介紹了智能的特征和判據(jù)后,我們現(xiàn)在分別一一討論七種智能。在討論每一種智能時,我們首先摘錄了在那種智能上表現(xiàn)突出的人物的傳記的一部分。這些被引用的傳記的描寫,揭示了人物的天賦或與生俱來的能力,它們對于這些人自如地運用某種智能是必要的。雖然每一篇被引用的小傳只說明一種特定的智能,我們并不希望這暗示成人的智能運作是孤立的。事實上除了非正常的人,智能總是以組合的方式運作的。任何有經(jīng)驗的成年人在解決問題時,都會運用多種智能的組合。在每一篇小傳之后,我們還要評述不同的數(shù)據(jù)和資料,以支持每一種被挑出來的智能 “候選人”。
音樂智能
耶胡迪 ·梅紐因(yehudi menuhin)3歲時,被父母帶去欣賞舊金山交響樂團的音樂會。音樂會上路易斯·帕辛格(loui ersinger)美妙絕倫的小提琴演奏是如此深深地打動了小梅紐因,以至于他向父母堅持要一把小提琴做為生日禮物,并且非要帕辛格做他的老師。他的這兩個愿望都實現(xiàn)了。10歲時,梅紐因已經(jīng)成為世界知名的小提琴家。
梅紐因身上的音樂智能,甚至在他還沒有接觸小提琴、尚未接受任何音樂訓練時就表現(xiàn)出來了。他對那種特殊聲音的強烈反應以及他在小提琴演奏上的飛速進步,表明他從生理上具備發(fā)展音樂智能的先天條件。從此類超常兒童身上得出的證據(jù),使我們認為特定的智能有其生理上或先天的淵源。其它特定的群體,如患孤僻癥的兒童,他們中有些人也能熟練地演奏樂器,這同樣證明音樂智能是可以獨立存在的。
下面再對有關(guān)證據(jù)做簡單的分析,以進一步證明音樂技藝是一種智能。大腦的一部分,大約位于右半球,在對音樂的感知和創(chuàng)作上,起重要的作用。但它不象語言技能一樣,精確地定位于大腦的某一特定區(qū)域。雖然音樂才能受腦損傷影響的程度,與所受音樂訓練的程度和個體的差異有關(guān),但有證據(jù)表明,腦損傷的確會造成人的 “失歌癥” (失去唱歌和辨別音樂的能力)或音樂能力的消失。
在舊石器時代的社會里,音樂明顯地起著重要的協(xié)調(diào)和統(tǒng)一的作用。歌唱具有與同伴聯(lián)系的功能。從多種文化得到的證據(jù)表明,音樂是人類的一種普遍的本能。嬰兒智力發(fā)展的研究認為,在幼兒階段確實有一種與生俱來計算音高的能力。最后,我們說音符本身實際上就是一種清晰易懂的符號系統(tǒng)。
簡而言之,音樂才能是一種智能的概念,得到了不同來源的證據(jù)的支持。雖然音樂技能不像數(shù)學一樣被當作典型的智力技能,但它符合我們的智能標準。不但根據(jù)定義它值得考慮,而且從資料和研究結(jié)果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證明。
身體運動智能
15歲的巴比·羅斯(babe ruth)擔任三壘手。在一場比賽中,本隊的投手表現(xiàn)不佳,巴比站在三壘位置上大聲指責他。他們的教練馬塞爾斯大聲喊道: “羅斯,如果你這么內(nèi)行,你來投球!”巴比聽后十分吃驚,因為他從未投過球。但教練堅持要他這樣做。后來羅斯說,在那個非同尋常的時刻,從站上踏板的一剎那起,他就知道自己是一個天生的投球手。對于他來說,投出的球?qū)κ謸舫鼍质欠浅W匀坏氖隆:髞硭娴某闪藗ゴ蟮闹髀?lián)隊的投球手,同時還是被神化了的擊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