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故事6篇
“很好。”學者又拉著他走到客廳另一邊,這邊墻上掛著一面鏡子。學者問道:“告訴我,你在鏡子里看到了什么?”
“當然是我自己了!”銀行家不耐煩地回答。
“有意思。”學者意味深長地說,“窗戶是玻璃做的,鏡子也是玻璃做的,惟一的區(qū)別是鏡子的玻璃上加了薄薄一層銀。可僅僅因為多了這一丁點兒銀,人們卻再也看不到別人,只能看到自己了。”
故事的哲理
當你在事業(yè)上打造出自己的一塊天空時,當你擁有財富之后,你就需要靜下心來思考:這份財富,究竟是一個使你能看得更遠的高臺,還是一個樹在眼前只見自己的鏡子?
神偷退兵——威懾往往比事實更有效
哲理的故事
《淮南子·道應訓》記載:楚將子發(fā)愛結交有一技之長的人,并把他們招攬到麾下。有個其貌不揚,號稱“神偷”的人,也被子發(fā)待為上賓。有一次,齊國進犯楚國,子發(fā)率軍迎敵。交戰(zhàn)三次,楚軍三次敗北。子發(fā)旗下不乏智謀之士、勇悍之將,但在強大的齊軍面前,簡直無計可施了。
這時神偷請戰(zhàn)。他在夜幕的掩護下,將齊軍主帥的睡帳偷了回來。第二天,子發(fā)派使者將睡帳送還給齊軍主帥,并對他說:“我們出去打柴的士兵撿到您的帷帳,特地趕來奉還。”當天晚上,神偷又去將齊軍主帥的枕頭偷來,再由子發(fā)派人送還。第三天晚上,神偷連齊軍主帥頭上的發(fā)簪子都偷來了,子發(fā)照樣派人送還。齊軍上下聽說此事,甚為恐懼,主帥驚駭?shù)貙δ涣艂冋f:“如果再不撤退,恐怕子發(fā)要派人來取我的人頭了。”于是,齊軍不戰(zhàn)而退。
故事的哲理
通過威懾,讓你管理的對象或競爭的對手自己意識到勢將到來的后果,往往比你去明言甚至實施,更節(jié)省成本,而且效果更顯著。
神龜?shù)闹腔邸斆鞯拿c是自己
哲理的故事
有一只神龜被一個打漁人捉住了,于是神龜托夢給宋國國王宋元君。
這天夜間,宋元君睡夢中只見一個人披頭散發(fā)、探頭探腦地在側門窺視,并對宋元君說:“我住在一個名叫宰路的深潭里。我替清江水神出使到河伯那里去,路上,被一名叫余且的漁人捉住了。”
宋元君早上醒來,想起夜間的夢,覺得奇怪,于是叫人占卜這個夢。占卜的人說:“這是一只神龜給大王托的夢。”宋元君問左右的人說:“有沒有一個叫余且的漁人?”左右回答說:“有一個漁人就叫余且。”于是,宋元君命令手下人傳余且來朝見。
第二天,余且來見宋元君。元君問他說:“你打漁捉到了什么東西?”余且回答說:“我用魚網捕到了一只大白龜,龜?shù)谋硣阌形宄唛L哩。”宋元君命令余且將白龜獻上。余且趕忙回家將捉到的白龜獻給了宋元君。
宋元君得到這只神龜后,幾次想殺掉它,又幾次想把它養(yǎng)起來,心中總是猶豫不決,最后只好請占卜的人來做決斷。占卜的結果是:“殺掉這只龜,拿它做占卜用,這是吉利的。”于是,宋元君命人將白龜殺死,剖空它的腸肚,用龜殼進行占卜,總共卜了72次,竟然次次都靈驗。
后來,孔子對這件事深有感慨地說:“這只神龜有本事托夢給宋元君,卻沒有本事逃脫余且的網;它的智慧能達到72次占卜沒有一次不靈驗的境地,卻不能避免自己被開腸剖肚的災禍。這樣看來,聰明也有受局限的地方,智慧也有照應不到的事情。”
故事的哲理
一個還不夠聰明的人,往往意識不到自己的聰明只適用在別人身上,而自身恰恰是自己那點聰明的盲點。而真正聰明的人,不僅懂得如何毫無保留地用自己的聰明去幫助別人,更知道自己時時刻刻需要別人的幫助,并使之毫無保留地為自己貢獻出他們的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