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故事《金黃的寶貝》
一個鼓手的妻子到教堂里去。她看見新的祭壇上有許多畫像和雕刻的安琪兒;那些在布上套上顏色和罩著光圈的像是那么美,那些著上色和鍍了金的木雕的像也是那么美。他們的頭發像金子和太陽光,非常可愛。不過上帝的太陽光比那還要可愛。當太陽落下去的時候,它在蒼郁的樹叢中照著,顯得更亮,更紅。直接看到上帝的面孔是非常幸福的。她是在直接望著這個鮮紅的太陽,于是她墜入深思里去,想起鸛鳥將會送來的那個小家伙。(注:據丹麥的民間傳說,小孩子是由鸛鳥送到世界上來的。請參看安徒生童話《鸛鳥》。)于是鼓手的妻子就變得非常高興起來。她看了又看,希望她的小孩也能帶來這種光輝,最低限度要像祭臺上一個發著光的安琪兒。當她真正把抱在手里的一個小孩子舉向爸爸的時候,他的樣子真像教堂里的一個安琪兒。他長了一頭金發——落日的光輝真的附在他頭上了。
“我的金黃的寶貝,我的財富,我的太陽!”母親說。于是吻著他閃亮的鬈發。她的吻像鼓手房中的音樂和歌聲;這里面有快樂,有生命,有動作。鼓手就敲了一陣鼓——一陣快樂的鼓聲。這只鼓——這只火警鼓——就說:
“紅頭發!小家伙長了一頭紅頭發!請相信鼓兒的皮,不要相信媽媽講的話吧!咚——隆咚,隆咚!”
整個城里的人像火警鼓一樣,講著同樣的話。
這個孩子到教堂里去;這個孩子受了洗禮。關于他的名字,沒有什么話可說;他叫比得。全城的人,連這個鼓兒,都叫他“鼓手的那個紅頭發的孩子比得”。不過他的母親吻著他的紅頭發,把他叫金黃的寶貝。
在那高低不平的路上,在那粘土的斜坡上,許多人刻著自己的名字,作為紀念。
“揚名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鼓手說。于是他把自己的名字和小兒子的名字也刻下來。
燕子飛來了;它們在長途旅行中看到更耐久的字刻在石壁上,刻在印度廟宇的墻上:強大帝王的豐功偉績,不朽的名字——它們是那么古老,現在誰也認不清,也無法把它們念出來。
真是聲名赫赫!永垂千古!
燕子在路上的洞洞里筑了窠,在斜坡上挖出一些洞口。陣雨和薄霧降下來,把那些名字洗掉了。鼓手和他小兒子的名字也被洗掉了。
“可是比得的名字卻保留住了一年半!”父親說。
“傻瓜!”那個火警鼓心中想;不過它只是說:“咚,咚,咚,隆咚咚!”
“這個鼓手的紅頭發的兒子”是一個充滿了生命和快樂的孩子。他有一個好聽的聲音;他會唱歌,而且唱得和森林里的鳥兒一樣好;他的聲音里有一種調子,但又似乎沒有調子。“他可以成為一個圣詩班的孩子!”媽媽說。“他可以站在像他一樣美的安琪兒下面,在教堂里唱歌!”
“簡直是一頭長著紅毛的貓!”城里的一些幽默人物說。鼓兒從鄰家的主婦那里聽到了這句話。
“比得,不要回到家里去吧!”街上的野孩子喊著。“如果你睡在頂樓上,屋頂一定會起火(注:這是作者開的一個文學玩笑;這孩子的頭發是那么紅,看起來像火在燒。),火警鼓也就會敲起火警。”
“請你當心鼓槌!”比得說。
雖然他的年紀很小,卻勇敢地向前撲去,用拳頭向離他最近的一個野孩子的肚皮頂了一下,這家伙站不穩,倒下來了。別的孩子們就飛快地逃掉。
城里的樂師是一個非常文雅和有名望的人,他是皇家一個管銀器的人的兒子。他非常喜歡比得,有時還把他帶到家里去,教他學習拉提琴。整個藝術仿佛是生長在這孩子的手指上。他希望做比鼓手大一點的事情——他希望成為城里的樂師。
“我想當一個兵士!”比得說。因為他還不過是一個很小的孩子;他仿佛覺得世界上最美的事情是背一桿槍開步走;
“一、二!一、二!”并且穿一套制服和掛一把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