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掌握硝酸的化學性質并了解其用途。
能力目標 提高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能力及類比學習的方法。
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重點 硝酸的不穩定性和氧化性。
三、教學難點 硝酸的氧化性。
四、實驗準備 濃硝酸、稀硫酸、銅片、鋅片、鐵片、鋁片、木炭、燒杯、試管、滴管、石棉網、鐵架臺(帶鐵圈)、酒精燈、無色透明塑料袋。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方法 啟發—掌握法
七、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引言】三大強酸中的鹽酸、硫酸我們已學過,今天來學習硝酸,硝酸除了具有酸性外,還有些我們所不了解的性質,這些我們所不熟知的性質就是這節課學習的重點。
【板書】第三節 硝酸
【展示】兩瓶不同濃度的硝酸(一瓶濃硝酸,
一瓶稀硝酸)。
【板書】一、硝酸的物理性質
【指導閱讀】要知道“發煙”硝酸及常用濃硝酸的質量分數,并比較三大強酸的物理特性。
【投影】右邊表格
【實驗】一位同學上臺,通過實驗(聞氣味,打開瓶塞觀霧,與水混合放熱)總結、歸納。
【分析、總結】
硝酸
硫酸
鹽酸
揮發性
(易)
(難)
(易)
沸點
(低)
(高)
(低)
【過渡】硝酸是一種強酸,在水中完全電離出 和 。因為有 ,所以硝酸具有酸的通性。
【板書】二、硝酸的化學性質
1.酸性
【書寫】
【設問】從 來看,推測硝酸具有哪些性
質?
【質疑】濃硫酸能氧化cu和c等,硝酸是否也可以?
【演示實驗1-7】硝酸的氧化性。觀察實驗現象。推測產物,試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標出電子轉移方向和數目。
【講述】cu與濃、稀硝酸在常溫下都可發生化學反應,說明硝酸具有強氧化性。
【分析、討論、回答】
在 中,氮元素呈現其最高價態+5價,在氧化還原反應中,硝酸具有氧化性。
【觀察、回答】
加濃硝酸的試管,反應劇烈,放出紅棕色氣體,溶液變為綠色。
加稀硝酸的試管,反應較緩慢,放出無色氣體,進入空氣氣體變為紅棕色,溶液變為藍色。
cu與稀硝酸反應生成了無色no,no遇空氣后又生成了紅棕色no2。
【板書】2.強氧化性
【質疑】由于硝酸的濃度不同,反應產物就不同,說明了什么?
【演示zn、 al、 fe分別與濃硝酸反應】(增加)將zn片插入一盛有少量濃硝酸的燒杯中,有紅棕色氣體放出,立即拿出。再將al片、fe片放入濃硝酸中。觀察現象。
【思考、回答】
物質的量變能引起物質的質變。
【觀察、分析、回答】
無明顯變化。像濃硫酸能使al、fe鈍化一樣,在常溫下濃硝酸也能使之鈍化。
【講解】大多數金屬(除金、鉑等少數金屬外)都可被硝酸氧化,由于硝酸濃度不同,被還原為no2或no。
【指導閱讀】濃硝酸和濃鹽酸按體積比1:3混合后的混合物,氧化能力極強,可溶解金和鉑。閱讀課本(玻爾的諾貝爾金質獎章)。
【閱讀、領悟】
【演示木炭與濃硝酸反應】(增加)
在燒杯里盛10ml濃硝酸,用酒精燈加熱。把一塊燒紅熱的木炭浸入熱的濃硝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