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二、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化
(一)概述古代中國的四大發明,認識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
發明
發明概況
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
造紙術①西漢:發明植物纖維紙;②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
有利于信息的記錄、儲存、傳播和繼承,促進世界文明和文化的發展。
印刷術
①隋唐:發明雕版印刷術;(《金剛經》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有明確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②北宋:平民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為歐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紀以及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出現準備了條件。
火藥
①唐朝中期:已有火藥配方的記錄;
②唐末:火藥開始用于軍事,兩宋進一步發展。
改變人類作戰方式;成為歐洲資產階級戰勝封建勢力的重要武器
指南針①戰國:司南(四大發明中歷史最為久遠)
②北宋:指南針發明,并用于航海。
為哥倫布發現美洲的航行和麥哲倫的環球航行,提供了技術保證(二)概述漢字和繪畫的起源,知道東晉、唐、宋時期的著名書法名家,了解中國書畫的基本特征。1、漢字與書法(1)漢字形體的演變: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演變趨勢:由繁到簡) (秦通行)(秦末)(漢) (漢末)(晉)(2)中國古代著名的書法家
朝代
著名書法家
代表作及擅長
東晉王羲之
尤擅行書;代表作《蘭亭序》《喪亂貼》等,號稱“書圣”唐代
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
分別創立了楷書中的歐體、顏體、柳體懷素、張旭
擅長草書
北宋
蘇黃米蔡(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都以行書名世
2、繪畫: (1)山水畫的藝術特點(出現于山水詩興起的魏晉南北朝時代,是中國畫的精粹。)①以自然風景為主要的描繪內容; ②在題材上,特別講究布局構圖,突破時空限制;③在藝術風格上,追求意境,不拘泥于客觀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寫。(2)文人畫的藝術特點(文人畫是北宋以后中國畫的主要藝術形式。)①追求抒情寫意風格;②強調個性表現,集文學、書法、繪畫及篆刻藝術為一體,集中體現出畫家多方面的文化素養;③注重詩意。(三)知道詩經、楚辭和漢賦的文學成就,概述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等人的文學藝術成就,知道明清四大長篇小說;了解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文學特色。1、詩經: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以現實主義為其創作風格,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詩經》的精粹,民間歌謠,反映社會下層勞動群眾的生活2、楚辭:戰國時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華,采用楚國方言,創造出的一種新體詩歌,其特點為浪漫主義的創作手法,感情奔放,想象奇特,文采華美,句式自由靈活;(代表:屈原——《離騷》)3、唐詩:①“詩仙”李白:浪漫主義。其詩風狂放熾烈,氣勢磅礴,熱情奔放,想象豐富,手法夸張,意境深遠。是盛唐氣象在文學上的體現;(《早發白帝城》《蜀道難》)②“詩圣”杜甫:現實主義。其詩風凝重沉郁,憂國憂民,語言深沉。其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時期,經歷了離亂和漂泊。他的詩被稱為“詩史”。(“三吏”“三別”)4、宋詞: ①婉約派:風格委婉,感情真摯。柳永,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