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課 改變世界的高新科技教案
國際互聯網:影響
互聯網的影響:改變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推動“新經濟”(又稱“知識經濟”)的誕生,推動全球化的發展。
同學們認為網絡存在的意義何在?
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利用互聯網,教材p113“閱讀與思考”中《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請同學們閱讀。
二、探索生命的奧秘
生命的奧秘是人類永遠在思索的問題。
在破解生命奧秘的進程中,dna的發現是一大突破。
板書:1.dna
dna是脫氧核糖核酸,它的作用是什么?生物遺傳信息的載體。
dna現在已經是一個常識,而人類接近這個秘密經歷了漫長的時間。而隨著生物學理論研究的巨大進展,出現了生物工程技術、遺傳工程。
板書:2.生物工程技術、遺傳工程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111本目內容的第二、三、四、五自然段。
生物工程技術屬于綜合性學科,其發展時間雖然不是很長,但是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矚目的,而且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也十分深遠。你知道轉基因技術嗎?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111文字閱讀框《轉基因技術》
你知道哪些轉基因食品或者轉基因產品?
而轉基因技術可以“改造生物的遺傳物質”,這意味著在不遠的未來,生物和人類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呢?
轉基因技術使人類可以對生物生命進行“任意修改”。科學家擔心,由這種技術創造出來的新型遺傳基因和生物可能會有害于人類。它們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新的污染,即所謂的遺傳基因污染,而這種新的污染源很難消除。還有,轉基因農作物和以此為原料制造的轉基因食品對人體的影響也尚未有定論。目前,轉基因農作物的安全性問題在日、美、歐等地已經成了一個社會問題,消費者團體掀起了相當規模的反對轉基因農作物和食品的運動。
人類利用對世界的科學認識,改造自然界,也改造自身,而生物工程技術就是人類手中的一柄利劍。不過,劍有雙刃,有時候科學利用得不恰當,也會給人類帶來不可想象的災難。歷史上有很多事實可以證明這點,而當下爭議很多的“克隆人”就是其中一例。教材p111最后兩個自然段,介紹了“克隆”技術。你認為“克隆人”可行嗎?
提示:利:克隆技術是人類科學技術的一大進步,有積極的意義:利用克隆技術,可以改變農作物的基因型,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對醫療保健工作產生重大的影響;保護環境和瀕危動植物,以克隆技術再現物種。
弊:克隆技術從根本上破壞了生物個體的獨一無二性,有可能對生態系統造成意想不到的影響。尤其是克隆技術將會引發十分棘手的社會倫理問題:加劇家庭的多元化傾向,瓦解正常的人倫秩序,改變人的親系關系,喪失基本的歸屬感;使人口產生和性愛分離,破壞人類的感情,甚至會使人種退化,以及正常的生死觀念根本動搖。
遺傳工程是針對人類自身的,也是生物工程的最重要的內容。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意味著在走過幾千年對自身探索的道路后,人類終于拿到了至關重要的鑰匙。中國參加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了嗎?中國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對于太空的探索和對于人類自身的探索幾乎是同步出現的。
三、登上太空
先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112文字閱讀框《科學幻想與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