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東西方世界
第五節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學案
【知識點撥】
一、大革命的爆發
1.背景:①革命爆發前,法國是歐洲大陸上典型的封建專制國家。農業屬于首位,工商業發達。②在社會階級關系上,分為三個等級,社會等級對立嚴重,階級矛盾尖銳。③政府財政困難。
2.爆發: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爆發。
二、君主立憲派統治時期(1789年7月14日—1792年8月):大革命爆發后,制憲會議成為法國最高權力機關;取消農奴制,廢除教會和貴族的特權;發布《人權宣言》;制定1791憲法,規定法國為君主立憲制國家;召開立法會議;1792年對奧地利宣戰。
三、吉倫特派統治時期(1792年8月——1793年5月底):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裝起義,推翻君主制,吉倫特派當權;召開由普選產生的國民公會;法軍取得瓦爾密之戰的勝利;國民公會通過成立共和國的決議;審判并處死國王。
四、雅各賓派專政時期(1793年6月初——1794年7月):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裝起義,推翻吉倫特派統治,雅各賓派取得統治權;雅各賓派采取措施解決農民土地問題;實行恐怖政策;發布總動員會,趕走外國干涉軍。
五、熱月黨人統治時期(1794年——1799年):1794年,熱月黨人發動政變,推翻雅各賓派的統治,奪取法國政權;熱月黨人一方面取消雅各賓派的恐怖政策和激進措施,一方面盡力保護革命成果,維護共和制;1795年秋成立督政府;督政府統治時期政局不穩。
六、拿破侖統治時期的法國(1799年—18xx年):1799年,拿破侖發動霧月政變,奪取政權;拿破侖上臺建立了執政府;18xx年,拿破侖稱帝,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侖進行了財政改革;18xx年拿破侖公布了《民法典》后又公布了《商法典》和《刑法典》;拿破侖建立了公立中學和法蘭西大學;拿破侖多次與反法同盟進行戰爭;18xx年前后,法蘭西帝國極盛一時;18xx年,法國在萊比錫之戰中失敗;18xx年,法蘭西第一帝國覆滅;拿破侖戰爭具有反復辟、爭霸、侵略三種性質。
【方法指導】
1.通過對法國大革命爆發原因的分析,認識: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與封建專制統治的矛盾,是導致法國大革命前階級關系緊張的主要原因。封建王朝的財政危機削弱了專制統治的力量,為法國大革命的成功和資產階級掌握政權創造了條件。
2.通過對巴黎人民在革命中作用的分析,認識:巴黎人民的三次起義,為完成資產階級革命的任務、打退國內外封建勢力的進攻作出了積極貢獻。是人民的力量把革命不斷推向高潮。
3.通過對法國大革命的過程和結果的講述,認識:法國大革命是早期資產階級革命中斗爭最激烈、影響最廣泛的一次資產階級革命,它不僅結束了法國一千多年的封建統治,而且沉重地打擊了歐洲各國的封建統治,并為以后各國的革命樹立了榜樣,因而具有世界意義。
4.通過對拿破侖上臺,他采取的措施及其對外戰爭的講述,認識:拿破侖取得政權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他所實施的措施鞏固和發展了大革命的成果,沖擊了歐洲的封建統治,但他迷信強權、發動對外征服戰爭,最后導致帝國的滅亡。
【疑難解析】
1.正確理解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的“革命戰爭”。
(1)革命戰爭的雙方:一方是革命的法國;另一方是歐洲的反法勢力,即包括干涉法國的普奧軍隊,也包括從1792年開始英、俄等國先后數次組建的歐洲反法同盟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