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的洪流(精選2篇)
國民革命的洪流 篇1
第14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國民革命時期黃埔軍校的創建和北伐戰爭兩個歷史事件,通過豐富的聯想,再現歷史事件的時代背景和基本過程,感知大革命的時代特征。
識讀“北伐戰爭進軍形勢圖”,講述英雄故事,加強對北伐戰爭過程的感性認識。
通過對南京國民政府成立的背景及其政策的了解,初步認識南京國民政府的本質。
過程與方法
利用教科書的小字、史料、形勢圖及人物肖像圖等,有條件的還可以利用一些其他教學資源,充分展現課文中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的活動,使歷史知識生動鮮活起來,以利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創設逼真的歷史情境讓學生感悟驚心動魄的大革命時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講述大革命時代英雄們摧毀舊社會的壯烈之舉,使學生認識到先烈們的壯舉是順應時代發展、敢為人先的英勇行為,培養學生立報效祖國志、做現代文明人的情感。對南京國民政府的本質做出正確判斷。
重點難點
本課重點是讓學生全面了解國民大革命中的兩件重大事件,即黃埔軍校的創建和北伐戰爭。本課難點是讓學生初步學會閱讀“北伐戰爭進軍形勢圖”和理解兩個問題。
教學過程
[黃埔軍校的創建]
事先請學生查找一些有關黃埔軍校的資料,資料的選擇可以側重:(1)軍校的概況,如軍校的選址問題、軍校的課程設置、軍校的特點等;(2)軍校創建取得的成果及影響,學生可以通過介紹教材中提到的軍校學員來說明其成果;(3)還可以選取一些圖片資料。黃埔軍校的學生不僅在中國革命的歷程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而且在今天的祖國統一大業中起著積極的橋梁作用。
[“光榮北伐武昌城下”]
事先出示“北伐戰爭進軍形勢圖”,結合教材的“活動建議”,組織學生指圖講述北伐戰爭的簡單經過,指出[伐戰爭的進軍路線及經過的省份及重要城市,并能將英雄故事生動地穿插其中。
[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
(1)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的原因是什么?(2)為什么說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國共合作破裂,國民大革命就失敗了呢?最后教師可以出示示意圖做課堂小結。
1924年1月 1924年1月 1926年7月 1927年4月12日 1927年4月18日
國共合作→創辦黃埔軍校→北伐戰爭→ 四一二政變 →南京國民政府建立
↓ ↓ ↓ ↓ ↓
國民革命的前提 國民革命的發展高潮 轉折 失敗
國民革命的洪流 篇2
第14課 國民革命的洪流學案
【目標導航】
1、學習目標:知道黃埔軍校的創建和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了解南京國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實。
2、學習重點:北伐戰爭
3、學習難點:南京國民政府的性質;國民革命失敗的原因
【課前預習】
請你認真閱讀教材,在課文中圈劃出來,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1、黃埔軍校的創建:1924年__________在廣州黃埔建立了陸軍軍官學校,史稱“黃埔軍校”,__________擔任校長。
黃埔軍校的特點:實行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并重的方針。
黃埔軍校的作用: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政治和軍事人才,也為___________________的成立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進行準備了條件。
2、北伐戰爭的主要對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軍閥,主戰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震全國,推動國民革命的發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在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被譽為“鐵軍”。
3、1927年4月_______________在南京成立“國民黨政府”,史稱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堂探究】
1、為什么說國民革命失敗了?
2、疑點與難點
【課后練兵】
a、必做題
一、單項選擇題
1、“大家到這所學校(黃埔軍校)來,不僅知道槍是怎樣放法,而且要知道要向什么人放。”說明此校最大的特點是 ( )
a.國共合作后建立的革命軍校 b.政治教育與軍事訓練并重
c.設備先進的近代化學校 d.培養將軍的搖籃
2、孫中山說:“今天在這地開這個軍官學校,獨一無二的希望,就是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這所學校是 ( )
a.黃埔軍校 b.抗日軍政大學 c.中山大學 d.北京大學
3、1924年,孫中山說:“今天在這里開這個軍官學校……就是創造革命軍隊來挽救中國的危亡。”下列人物曾擔任過“這個軍官學校”政治部主任的是( )
a.孫中山 b.蔣介石 c.周恩來 d.廖仲愷
4、XX年5月,中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率中國國民黨大陸團訪問大陸,在談判兩岸關系時說:“我們應正視歷史。面對現實。展望將來 。……求同存異。創造雙贏。”打開歷史的閘門。國共兩黨在第一合作期間領導了 ( ) a.五四運動 b.北伐戰爭 c.抗日戰爭 d.解放戰爭
5、某革命歷史題材影片中有這樣一組鏡頭:葉挺率領的第四軍獨立團正在猛攻武昌城,該影片再現的是 ( )
a.平型關大捷的戰斗情景 b.淮海戰役的戰斗情景
c.北伐戰爭的戰斗情景 d.百團大戰的戰斗情景
6、“打倒列強,除軍閥;國民革命成功,齊歡唱……”這首慷慨激昂的《國民革命歌》唱響于 ( )
a.辛亥革命時期 b.北伐戰爭時期 c.抗日戰爭時期 d.解放戰爭時
7、期以下史實敘述不準確的是 ( )
a.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政變”
b. 1927年蔣介石在南京成立了“國民政府”,建立起了反動統治
c.黃埔軍校只是注重軍事訓練
d. 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
8、北伐戰爭最主要的成果是 ( )
a.完成了全國的統一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務
c.消滅了孫傳芳、吳佩孚的主力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統治
9、北伐軍出師不到半年,就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實現了“飲馬長江”的誓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葉挺獨立團英勇善戰 b.國共兩黨齊心協力
c.人民群眾支持配合 d.北洋軍閥不堪一擊
二、非選擇題
材料一
梁啟超在《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中說:“近五十年來,中國人漸漸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從機器上感覺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學堂、上海制造局等漸次設立起來。……第二期是從制度上感覺不足……第三期便是從文化根本上感覺不足。”
材料二
1924年,孫中山發表宣言:“中國人民一切困苦之總原因,在帝國主義之侵略。北伐之目的,不僅在推翻軍閥,尤在推翻軍閥所賴以生存之帝國主義。”
請回答:
⑴指出材料一中第一至第三期學習西方過程相聯系的歷史事件。
⑵材料二中孫中山的救國思想有怎樣發展?它指導的革命運動叫什么?
⑶談談你學習近代先輩們探索救國道路后的歷史感受。(要求:不展開論述,限50字以內。)
b、選做題
單項選擇題
1、新三民主義包括 ( )
①民族 ②民權 ③民生 ④聯俄 ⑤聯共 ⑥扶助農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⑤⑥ d. ④⑤⑥
2、下列對北伐戰爭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北伐戰爭始于1926年 b.主戰場是湖南、湖北
c.葉挺獨立團戰功卓著 d.徹底消滅了北洋軍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