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通用8篇)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篇1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的背景,攻占巴士底獄,《人權宣言》的發表,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建立,雅各賓派的措施,雅各賓派統治的結束,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建立,拿破侖戰爭。
思想認識:
通過對法國大革命背景的講述,使學生認識到資本主義社會代替封建社會是歷史的必然,從而對學生進行社會發展規律的教育。通過對巴黎人民三次武裝起義推動步入深入事實的講述,使學生認識到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從而對學生進行唯物史觀的教育。
能力培養:
通過引導學生對拿破侖等的功過評價,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全面客觀地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引導學生分析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教學建議
教學重點:
1.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教材從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受阻礙,第三等級反對特權等級,啟蒙思想作了思想動員和理論準備,政府財政危機等方面說明法國的專制統治陷入危機,必然爆發革命。是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相比,法國革命既有共性也有個性。學習這一內容既有利于培養學生能力,又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另外,了解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的性質及其評價.
2.拿破侖的對內措施和對外戰爭的評價。拿破侖的對內措施使法國擺脫困境,鞏固并發展了大革命的成果。早期對外戰爭沉重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捍衛了大革命的成果,尤其拿破侖統治和對外戰爭對整個歐洲影響深遠.
教學難點 :
難點: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屬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其經濟基礎是工場手工業。因此資產階級的力量相對弱小。受到沉重打擊的封建勢力拼死抵抗,甚至勾結外來勢力反撲。在這種力量對比下,資產階級需要更強有力的人物通過強權來維護其統治,軍事獨裁就成為歷史的必然。至于誰充當了這個角色則是偶然現象。
重點突破方案: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閱讀教材解決。
1.的必然性是什么?
2.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相比較,它們的共性是什么?
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前三個自然段。這樣使學生的閱讀更有針對性,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提示學生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可以從經濟、階級關系、意識形態、財政四個方面思考。適當降低難度,符合初三學生的年齡特點。對第二個問題的分析可以將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幾個典型代表放在工場手工業這個大環境中去分析。使學生認識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某種力量的嚴重阻礙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最重要的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或外來勢力的壓制已經成為資本主義發展的最主要的障礙。
難點突破方案:
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歷史唯物辯證法的重要范疇之一。在當今大綜合的形勢下。使學生把歷史史實和辨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聯系起來,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教師可以先向學生解釋什么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系和發展中合乎規律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偶然性則是事物聯系和發展中并非確定的東西。然后讓學生結合法國大革命后,法國的國內外環境分析 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教學設計示例
第18課
重點: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是重點。拿破侖的對內措施和對外戰爭的評價。
難點: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導入 新課】
用多媒體投影展示拿破侖的頭像。拿破侖在軍事和政治上暫露頭角是在中,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的相關內容。
一.爆發的原因.
請問:
1. 的必然性是什么?
2.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相比較,它們的共性是什么?
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前三個自然段。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教師幫助整理如下:
1.經濟上,法國的資本主義工業比較發達,但受到阻礙。
2.首先是思想上,一些啟蒙思想家如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他們批判封建專制制度,提倡"自由"."平等"。
3.法國社會等級森嚴,導致階級矛盾激化。
4.波旁王朝統治腐朽,財政出現危機。
資產階級與特權等級的矛盾實質上反映了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所以在革命中充當了領導者,而工人、農民、市民等成為革命的主力軍。總之,專制制度在經濟、階級關系、意識形態、財政等方面都已成為社會發展的障礙,陷入絕境,大革命的爆發成為必然。
二、大革命的爆發
1.導火線--三級會議的召開
2.革命爆發--攻占巴士底獄(1789.7.14)
巴黎人民沖進巴士底獄,顯示了自己的力量。7月14日也成為值得紀念的日子。后來這一天成為法國的國慶日。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迫作出讓步。資產階級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頒布了《人權宣言》
3.《人權宣言》的頒布
頒布《人權宣言》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的重要貢獻。
啟蒙思想家的主張出現在《人權宣言》中,說明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了這些主張,否定了封建專制制度和等級制度,維護人權。從反封建角度講,《人權宣言》有進步性。但我想提醒大家,《人權宣言》是站在資產階級的立場上的,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4.建立共和國和處死路易十六
1792年成立的共和國即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指導學生看教材《處死路易十六》插圖,簡述經過)成立共和國、處死國王表明大革命沿著上升的路線行進,但所面臨的形勢仍十分嚴峻。國外新的一輪干涉正在進行。國內王黨的叛亂活動此起彼伏。面對強大的壓力。雅各賓派登上了政治舞臺,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 5.雅各賓派專政
請大家從土地政策、經濟措施、政治措施和軍事措施四個方面考慮。
雅各賓派代表中小資產階級利益,執政機構是國民公會。雅各賓一上臺就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請學生閱讀教材第90頁和第91頁的相關部分。雅各賓派的措施穩定了秩序,使農民真正得到了土地,打退了外來干涉。是大規模發展到現在的最高潮。當然雅各賓派某些過激的措施也導致了矛盾的激化,招致各方面的反對。羅伯斯比爾等人被送上斷頭臺,雅各賓派的統治結束。在這之后,人們希望看到的穩定局面并未出現,局勢依然動蕩。歷史給了拿破侖機遇。
三、拿破侖帝國
1.政變奪權 1799年
2.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建立
師:拿破侖是我們熟悉的歷史人物,大家說說資產階級為什么會選中拿破侖?(提示同學:此時資產階級最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生:(思考、討論、回答)
師:資產階級要建立正常的統治秩序,反封建的思想是必不可少的;為了擊退反法同盟,需要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而拿破侖恰恰具備了這些。
1799年11月,在大資產階級資助下,拿破侖發動政變,奪取政權。擔任過第一執政官,終身執政官,1804年稱帝,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多媒體投影展示《拿破侖加冕》圖片)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舉行加冕儀式。在儀式進行過程中,發生了富有戲劇性的場面:當教皇舉起皇冠要給拿破侖戴上的時候,拿破侖突然從教皇手中奪過來自己戴上,然后拿起小一點的王冠戴在皇后約瑟芬的頭上。他的舉動驚呆了在場的所有人。拿破侖的舉動是想說明他的皇位不是上帝授予的,而是他自己掙來的。
3.拿破侖的內外政策
拿破侖對內措施的作用之一就是肯定了反封建的成果,如《民法典》,拿破侖自己為之驕傲:"我真正的光榮并非打了40次勝仗,滑鐵盧之戰抹去了關于這一切的記憶。但有一樣東西是不會被人忘卻的,它將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這部法典對后來許多國家民法典的制訂都產生了影響。作用之二,創造良好的經濟環境,培養人才,為競爭提供法律規范以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所以拿破侖帝國是資產階級帝國。
拿破侖的對內措施使法國擺脫困境,鞏固并發展了大革命的成果。早期對外戰爭沉重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阻止了專制制度在法國的復辟,捍衛了大革命的成果;后期戰爭的侵略性、爭霸性是帝國覆滅的重要原因。 4.第一帝國的覆亡
1812年不可一世的拿破倫在俄國慘敗,之后在反法同盟的步步進逼下,法軍節節敗退,181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滅亡。
【鞏固小結】
是工場手工業時期最大最徹底的一次資產階級革命。在巴黎人民的推動下,革命走向深入。即便在雅各賓派專政結束后,拿破侖運用他的對內政策和對外戰爭鞏固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作業 :如何評價拿破侖。
板書設計 :
第18課
一、法國大革命的背景
1.革命前夕的經濟狀況
2.社會等級對立嚴重
3.啟蒙思想的影響
4.財政危機的加劇
二、大革命的經過
1.三級會議的召開——導火線
2.攻占巴士底獄——革命開始的標志
3.《人權宣言》
4.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建立和處死路易十六
5.雅各賓派專政
三、拿破侖帝國
1.霧月政變
2.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建立
3.拿破侖的內外政策
4.第一帝國的覆亡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篇2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的背景,攻占巴士底獄,《人權宣言》的發表,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建立,雅各賓派的措施,雅各賓派統治的結束,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建立,拿破侖戰爭。
思想認識:
通過對法國大革命背景的講述,使學生認識到資本主義社會代替封建社會是歷史的必然,從而對學生進行社會發展規律的教育。通過對巴黎人民三次武裝起義推動步入深入事實的講述,使學生認識到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從而對學生進行唯物史觀的教育。
能力培養:
通過引導學生對拿破侖等的功過評價,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全面客觀地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引導學生分析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教學建議
教學重點:
1.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教材從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受阻礙,第三等級反對特權等級,啟蒙思想作了思想動員和理論準備,政府財政危機等方面說明法國的專制統治陷入危機,必然爆發革命。是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相比,法國革命既有共性也有個性。學習這一內容既有利于培養學生能力,又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另外,了解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的性質及其評價.
2.拿破侖的對內措施和對外戰爭的評價。拿破侖的對內措施使法國擺脫困境,鞏固并發展了大革命的成果。早期對外戰爭沉重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捍衛了大革命的成果,尤其拿破侖統治和對外戰爭對整個歐洲影響深遠.
教學難點 :
難點: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屬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其經濟基礎是工場手工業。因此資產階級的力量相對弱小。受到沉重打擊的封建勢力拼死抵抗,甚至勾結外來勢力反撲。在這種力量對比下,資產階級需要更強有力的人物通過強權來維護其統治,軍事獨裁就成為歷史的必然。至于誰充當了這個角色則是偶然現象。
重點突破方案: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閱讀教材解決。
1.的必然性是什么?
2.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相比較,它們的共性是什么?
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前三個自然段。這樣使學生的閱讀更有針對性,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提示學生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可以從經濟、階級關系、意識形態、財政四個方面思考。適當降低難度,符合初三學生的年齡特點。對第二個問題的分析可以將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幾個典型代表放在工場手工業這個大環境中去分析。使學生認識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某種力量的嚴重阻礙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最重要的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或外來勢力的壓制已經成為資本主義發展的最主要的障礙。
難點突破方案:
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歷史唯物辯證法的重要范疇之一。在當今大綜合的形勢下。使學生把歷史史實和辨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聯系起來,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教師可以先向學生解釋什么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系和發展中合乎規律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偶然性則是事物聯系和發展中并非確定的東西。然后讓學生結合法國大革命后,法國的國內外環境分析 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教學設計示例
第18課
重點: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是重點。拿破侖的對內措施和對外戰爭的評價。
難點: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導入 新課】
用多媒體投影展示拿破侖的頭像。拿破侖在軍事和政治上暫露頭角是在中,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的相關內容。
一.爆發的原因.
請問:
1. 的必然性是什么?
2.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相比較,它們的共性是什么?
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前三個自然段。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教師幫助整理如下:
1.經濟上,法國的資本主義工業比較發達,但受到阻礙。
2.首先是思想上,一些啟蒙思想家如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他們批判封建專制制度,提倡"自由"."平等"。
3.法國社會等級森嚴,導致階級矛盾激化。
4.波旁王朝統治腐朽,財政出現危機。
資產階級與特權等級的矛盾實質上反映了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所以在革命中充當了領導者,而工人、農民、市民等成為革命的主力軍。總之,專制制度在經濟、階級關系、意識形態、財政等方面都已成為社會發展的障礙,陷入絕境,大革命的爆發成為必然。
二、大革命的爆發
1.導火線--三級會議的召開
2.革命爆發--攻占巴士底獄(1789.7.14)
巴黎人民沖進巴士底獄,顯示了自己的力量。7月14日也成為值得紀念的日子。后來這一天成為法國的國慶日。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迫作出讓步。資產階級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頒布了《人權宣言》
3.《人權宣言》的頒布
頒布《人權宣言》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的重要貢獻。
啟蒙思想家的主張出現在《人權宣言》中,說明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了這些主張,否定了封建專制制度和等級制度,維護人權。從反封建角度講,《人權宣言》有進步性。但我想提醒大家,《人權宣言》是站在資產階級的立場上的,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4.建立共和國和處死路易十六
1792年成立的共和國即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指導學生看教材《處死路易十六》插圖,簡述經過)成立共和國、處死國王表明大革命沿著上升的路線行進,但所面臨的形勢仍十分嚴峻。國外新的一輪干涉正在進行。國內王黨的叛亂活動此起彼伏。面對強大的壓力。雅各賓派登上了政治舞臺,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 5.雅各賓派專政
請大家從土地政策、經濟措施、政治措施和軍事措施四個方面考慮。
雅各賓派代表中小資產階級利益,執政機構是國民公會。雅各賓一上臺就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請學生閱讀教材第90頁和第91頁的相關部分。雅各賓派的措施穩定了秩序,使農民真正得到了土地,打退了外來干涉。是大規模發展到現在的最高潮。當然雅各賓派某些過激的措施也導致了矛盾的激化,招致各方面的反對。羅伯斯比爾等人被送上斷頭臺,雅各賓派的統治結束。在這之后,人們希望看到的穩定局面并未出現,局勢依然動蕩。歷史給了拿破侖機遇。
三、拿破侖帝國
1.政變奪權 1799年
2.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建立
師:拿破侖是我們熟悉的歷史人物,大家說說資產階級為什么會選中拿破侖?(提示同學:此時資產階級最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生:(思考、討論、回答)
師:資產階級要建立正常的統治秩序,反封建的思想是必不可少的;為了擊退反法同盟,需要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而拿破侖恰恰具備了這些。
1799年11月,在大資產階級資助下,拿破侖發動政變,奪取政權。擔任過第一執政官,終身執政官,1804年稱帝,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多媒體投影展示《拿破侖加冕》圖片)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舉行加冕儀式。在儀式進行過程中,發生了富有戲劇性的場面:當教皇舉起皇冠要給拿破侖戴上的時候,拿破侖突然從教皇手中奪過來自己戴上,然后拿起小一點的王冠戴在皇后約瑟芬的頭上。他的舉動驚呆了在場的所有人。拿破侖的舉動是想說明他的皇位不是上帝授予的,而是他自己掙來的。
3.拿破侖的內外政策
拿破侖對內措施的作用之一就是肯定了反封建的成果,如《民法典》,拿破侖自己為之驕傲:"我真正的光榮并非打了40次勝仗,滑鐵盧之戰抹去了關于這一切的記憶。但有一樣東西是不會被人忘卻的,它將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這部法典對后來許多國家民法典的制訂都產生了影響。作用之二,創造良好的經濟環境,培養人才,為競爭提供法律規范以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所以拿破侖帝國是資產階級帝國。
拿破侖的對內措施使法國擺脫困境,鞏固并發展了大革命的成果。早期對外戰爭沉重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阻止了專制制度在法國的復辟,捍衛了大革命的成果;后期戰爭的侵略性、爭霸性是帝國覆滅的重要原因。 4.第一帝國的覆亡
1812年不可一世的拿破倫在俄國慘敗,之后在反法同盟的步步進逼下,法軍節節敗退,181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滅亡。
【鞏固小結】
是工場手工業時期最大最徹底的一次資產階級革命。在巴黎人民的推動下,革命走向深入。即便在雅各賓派專政結束后,拿破侖運用他的對內政策和對外戰爭鞏固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作業 :如何評價拿破侖。
板書設計 :
第18課
一、法國大革命的背景
1.革命前夕的經濟狀況
2.社會等級對立嚴重
3.啟蒙思想的影響
4.財政危機的加劇
二、大革命的經過
1.三級會議的召開——導火線
2.攻占巴士底獄——革命開始的標志
3.《人權宣言》
4.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建立和處死路易十六
5.雅各賓派專政
三、拿破侖帝國
1.霧月政變
2.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建立
3.拿破侖的內外政策
4.第一帝國的覆亡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篇3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的背景,攻占巴士底獄,《人權宣言》的發表,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建立,雅各賓派的措施,雅各賓派統治的結束,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建立,拿破侖戰爭。
思想認識:
通過對法國大革命背景的講述,使學生認識到資本主義社會代替封建社會是歷史的必然,從而對學生進行社會發展規律的教育。通過對巴黎人民三次武裝起義推動步入深入事實的講述,使學生認識到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從而對學生進行唯物史觀的教育。
能力培養:
通過引導學生對拿破侖等的功過評價,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全面客觀地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引導學生分析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教學建議
教學重點:
1.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教材從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受阻礙,第三等級反對特權等級,啟蒙思想作了思想動員和理論準備,政府財政危機等方面說明法國的專制統治陷入危機,必然爆發革命。是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相比,法國革命既有共性也有個性。學習這一內容既有利于培養學生能力,又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另外,了解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的性質及其評價.
2.拿破侖的對內措施和對外戰爭的評價。拿破侖的對內措施使法國擺脫困境,鞏固并發展了大革命的成果。早期對外戰爭沉重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捍衛了大革命的成果,尤其拿破侖統治和對外戰爭對整個歐洲影響深遠.
教學難點 :
難點: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屬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其經濟基礎是工場手工業。因此資產階級的力量相對弱小。受到沉重打擊的封建勢力拼死抵抗,甚至勾結外來勢力反撲。在這種力量對比下,資產階級需要更強有力的人物通過強權來維護其統治,軍事獨裁就成為歷史的必然。至于誰充當了這個角色則是偶然現象。
重點突破方案: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閱讀教材解決。
1.的必然性是什么?
2.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相比較,它們的共性是什么?
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前三個自然段。這樣使學生的閱讀更有針對性,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提示學生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可以從經濟、階級關系、意識形態、財政四個方面思考。適當降低難度,符合初三學生的年齡特點。對第二個問題的分析可以將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幾個典型代表放在工場手工業這個大環境中去分析。使學生認識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某種力量的嚴重阻礙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最重要的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或外來勢力的壓制已經成為資本主義發展的最主要的障礙。
難點突破方案:
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歷史唯物辯證法的重要范疇之一。在當今大綜合的形勢下。使學生把歷史史實和辨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聯系起來,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教師可以先向學生解釋什么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系和發展中合乎規律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偶然性則是事物聯系和發展中并非確定的東西。然后讓學生結合法國大革命后,法國的國內外環境分析 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教學設計示例
第18課
重點: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是重點。拿破侖的對內措施和對外戰爭的評價。
難點: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導入 新課】
用多媒體投影展示拿破侖的頭像。拿破侖在軍事和政治上暫露頭角是在中,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的相關內容。
一.爆發的原因.
請問:
1. 的必然性是什么?
2.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相比較,它們的共性是什么?
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前三個自然段。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教師幫助整理如下:
1.經濟上,法國的資本主義工業比較發達,但受到阻礙。
2.首先是思想上,一些啟蒙思想家如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他們批判封建專制制度,提倡"自由"."平等"。
3.法國社會等級森嚴,導致階級矛盾激化。
4.波旁王朝統治腐朽,財政出現危機。
資產階級與特權等級的矛盾實質上反映了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所以在革命中充當了領導者,而工人、農民、市民等成為革命的主力軍。總之,專制制度在經濟、階級關系、意識形態、財政等方面都已成為社會發展的障礙,陷入絕境,大革命的爆發成為必然。
二、大革命的爆發
1.導火線--三級會議的召開
2.革命爆發--攻占巴士底獄(1789.7.14)
巴黎人民沖進巴士底獄,顯示了自己的力量。7月14日也成為值得紀念的日子。后來這一天成為法國的國慶日。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迫作出讓步。資產階級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頒布了《人權宣言》
3.《人權宣言》的頒布
頒布《人權宣言》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的重要貢獻。
啟蒙思想家的主張出現在《人權宣言》中,說明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了這些主張,否定了封建專制制度和等級制度,維護人權。從反封建角度講,《人權宣言》有進步性。但我想提醒大家,《人權宣言》是站在資產階級的立場上的,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4.建立共和國和處死路易十六
1792年成立的共和國即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指導學生看教材《處死路易十六》插圖,簡述經過)成立共和國、處死國王表明大革命沿著上升的路線行進,但所面臨的形勢仍十分嚴峻。國外新的一輪干涉正在進行。國內王黨的叛亂活動此起彼伏。面對強大的壓力。雅各賓派登上了政治舞臺,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 5.雅各賓派專政
請大家從土地政策、經濟措施、政治措施和軍事措施四個方面考慮。
雅各賓派代表中小資產階級利益,執政機構是國民公會。雅各賓一上臺就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請學生閱讀教材第90頁和第91頁的相關部分。雅各賓派的措施穩定了秩序,使農民真正得到了土地,打退了外來干涉。是大規模發展到現在的最高潮。當然雅各賓派某些過激的措施也導致了矛盾的激化,招致各方面的反對。羅伯斯比爾等人被送上斷頭臺,雅各賓派的統治結束。在這之后,人們希望看到的穩定局面并未出現,局勢依然動蕩。歷史給了拿破侖機遇。
三、拿破侖帝國
1.政變奪權 1799年
2.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建立
師:拿破侖是我們熟悉的歷史人物,大家說說資產階級為什么會選中拿破侖?(提示同學:此時資產階級最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生:(思考、討論、回答)
師:資產階級要建立正常的統治秩序,反封建的思想是必不可少的;為了擊退反法同盟,需要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而拿破侖恰恰具備了這些。
1799年11月,在大資產階級資助下,拿破侖發動政變,奪取政權。擔任過第一執政官,終身執政官,1804年稱帝,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多媒體投影展示《拿破侖加冕》圖片)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舉行加冕儀式。在儀式進行過程中,發生了富有戲劇性的場面:當教皇舉起皇冠要給拿破侖戴上的時候,拿破侖突然從教皇手中奪過來自己戴上,然后拿起小一點的王冠戴在皇后約瑟芬的頭上。他的舉動驚呆了在場的所有人。拿破侖的舉動是想說明他的皇位不是上帝授予的,而是他自己掙來的。
3.拿破侖的內外政策
拿破侖對內措施的作用之一就是肯定了反封建的成果,如《民法典》,拿破侖自己為之驕傲:"我真正的光榮并非打了40次勝仗,滑鐵盧之戰抹去了關于這一切的記憶。但有一樣東西是不會被人忘卻的,它將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這部法典對后來許多國家民法典的制訂都產生了影響。作用之二,創造良好的經濟環境,培養人才,為競爭提供法律規范以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所以拿破侖帝國是資產階級帝國。
拿破侖的對內措施使法國擺脫困境,鞏固并發展了大革命的成果。早期對外戰爭沉重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阻止了專制制度在法國的復辟,捍衛了大革命的成果;后期戰爭的侵略性、爭霸性是帝國覆滅的重要原因。 4.第一帝國的覆亡
1812年不可一世的拿破倫在俄國慘敗,之后在反法同盟的步步進逼下,法軍節節敗退,181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滅亡。
【鞏固小結】
是工場手工業時期最大最徹底的一次資產階級革命。在巴黎人民的推動下,革命走向深入。即便在雅各賓派專政結束后,拿破侖運用他的對內政策和對外戰爭鞏固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作業 :如何評價拿破侖。
板書設計 :
第18課
一、法國大革命的背景
1.革命前夕的經濟狀況
2.社會等級對立嚴重
3.啟蒙思想的影響
4.財政危機的加劇
二、大革命的經過
1.三級會議的召開——導火線
2.攻占巴士底獄——革命開始的標志
3.《人權宣言》
4.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建立和處死路易十六
5.雅各賓派專政
三、拿破侖帝國
1.霧月政變
2.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建立
3.拿破侖的內外政策
4.第一帝國的覆亡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篇4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的背景,攻占巴士底獄,《人權宣言》的發表,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建立,雅各賓派的措施,雅各賓派統治的結束,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建立,拿破侖戰爭。
思想認識:
通過對法國大革命背景的講述,使學生認識到資本主義社會代替封建社會是歷史的必然,從而對學生進行社會發展規律的教育。通過對巴黎人民三次武裝起義推動步入深入事實的講述,使學生認識到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從而對學生進行唯物史觀的教育。
能力培養:
通過引導學生對拿破侖等的功過評價,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全面客觀地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引導學生分析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教學建議
教學重點:
1.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教材從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受阻礙,第三等級反對特權等級,啟蒙思想作了思想動員和理論準備,政府財政危機等方面說明法國的專制統治陷入危機,必然爆發革命。是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相比,法國革命既有共性也有個性。學習這一內容既有利于培養學生能力,又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另外,了解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的性質及其評價.
2.拿破侖的對內措施和對外戰爭的評價。拿破侖的對內措施使法國擺脫困境,鞏固并發展了大革命的成果。早期對外戰爭沉重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捍衛了大革命的成果,尤其拿破侖統治和對外戰爭對整個歐洲影響深遠.
教學難點 :
難點: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屬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其經濟基礎是工場手工業。因此資產階級的力量相對弱小。受到沉重打擊的封建勢力拼死抵抗,甚至勾結外來勢力反撲。在這種力量對比下,資產階級需要更強有力的人物通過強權來維護其統治,軍事獨裁就成為歷史的必然。至于誰充當了這個角色則是偶然現象。
重點突破方案: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閱讀教材解決。
1.的必然性是什么?
2.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相比較,它們的共性是什么?
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前三個自然段。這樣使學生的閱讀更有針對性,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提示學生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可以從經濟、階級關系、意識形態、財政四個方面思考。適當降低難度,符合初三學生的年齡特點。對第二個問題的分析可以將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幾個典型代表放在工場手工業這個大環境中去分析。使學生認識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某種力量的嚴重阻礙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最重要的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或外來勢力的壓制已經成為資本主義發展的最主要的障礙。
難點突破方案:
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歷史唯物辯證法的重要范疇之一。在當今大綜合的形勢下。使學生把歷史史實和辨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聯系起來,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教師可以先向學生解釋什么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系和發展中合乎規律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偶然性則是事物聯系和發展中并非確定的東西。然后讓學生結合法國大革命后,法國的國內外環境分析 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教學設計示例
第18課
重點: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是重點。拿破侖的對內措施和對外戰爭的評價。
難點: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導入 新課】
用多媒體投影展示拿破侖的頭像。拿破侖在軍事和政治上暫露頭角是在中,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的相關內容。
一.爆發的原因.
請問:
1. 的必然性是什么?
2.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相比較,它們的共性是什么?
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前三個自然段。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教師幫助整理如下:
1.經濟上,法國的資本主義工業比較發達,但受到阻礙。
2.首先是思想上,一些啟蒙思想家如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他們批判封建專制制度,提倡"自由"."平等"。
3.法國社會等級森嚴,導致階級矛盾激化。
4.波旁王朝統治腐朽,財政出現危機。
資產階級與特權等級的矛盾實質上反映了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所以在革命中充當了領導者,而工人、農民、市民等成為革命的主力軍。總之,專制制度在經濟、階級關系、意識形態、財政等方面都已成為社會發展的障礙,陷入絕境,大革命的爆發成為必然。
二、大革命的爆發
1.導火線--三級會議的召開
2.革命爆發--攻占巴士底獄(1789.7.14)
巴黎人民沖進巴士底獄,顯示了自己的力量。7月14日也成為值得紀念的日子。后來這一天成為法國的國慶日。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迫作出讓步。資產階級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頒布了《人權宣言》
3.《人權宣言》的頒布
頒布《人權宣言》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的重要貢獻。
啟蒙思想家的主張出現在《人權宣言》中,說明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了這些主張,否定了封建專制制度和等級制度,維護人權。從反封建角度講,《人權宣言》有進步性。但我想提醒大家,《人權宣言》是站在資產階級的立場上的,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4.建立共和國和處死路易十六
1792年成立的共和國即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指導學生看教材《處死路易十六》插圖,簡述經過)成立共和國、處死國王表明大革命沿著上升的路線行進,但所面臨的形勢仍十分嚴峻。國外新的一輪干涉正在進行。國內王黨的叛亂活動此起彼伏。面對強大的壓力。雅各賓派登上了政治舞臺,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 5.雅各賓派專政
請大家從土地政策、經濟措施、政治措施和軍事措施四個方面考慮。
雅各賓派代表中小資產階級利益,執政機構是國民公會。雅各賓一上臺就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請學生閱讀教材第90頁和第91頁的相關部分。雅各賓派的措施穩定了秩序,使農民真正得到了土地,打退了外來干涉。是大規模發展到現在的最高潮。當然雅各賓派某些過激的措施也導致了矛盾的激化,招致各方面的反對。羅伯斯比爾等人被送上斷頭臺,雅各賓派的統治結束。在這之后,人們希望看到的穩定局面并未出現,局勢依然動蕩。歷史給了拿破侖機遇。
三、拿破侖帝國
1.政變奪權 1799年
2.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建立
師:拿破侖是我們熟悉的歷史人物,大家說說資產階級為什么會選中拿破侖?(提示同學:此時資產階級最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生:(思考、討論、回答)
師:資產階級要建立正常的統治秩序,反封建的思想是必不可少的;為了擊退反法同盟,需要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而拿破侖恰恰具備了這些。
1799年11月,在大資產階級資助下,拿破侖發動政變,奪取政權。擔任過第一執政官,終身執政官,1804年稱帝,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多媒體投影展示《拿破侖加冕》圖片)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舉行加冕儀式。在儀式進行過程中,發生了富有戲劇性的場面:當教皇舉起皇冠要給拿破侖戴上的時候,拿破侖突然從教皇手中奪過來自己戴上,然后拿起小一點的王冠戴在皇后約瑟芬的頭上。他的舉動驚呆了在場的所有人。拿破侖的舉動是想說明他的皇位不是上帝授予的,而是他自己掙來的。
3.拿破侖的內外政策
拿破侖對內措施的作用之一就是肯定了反封建的成果,如《民法典》,拿破侖自己為之驕傲:"我真正的光榮并非打了40次勝仗,滑鐵盧之戰抹去了關于這一切的記憶。但有一樣東西是不會被人忘卻的,它將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這部法典對后來許多國家民法典的制訂都產生了影響。作用之二,創造良好的經濟環境,培養人才,為競爭提供法律規范以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所以拿破侖帝國是資產階級帝國。
拿破侖的對內措施使法國擺脫困境,鞏固并發展了大革命的成果。早期對外戰爭沉重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阻止了專制制度在法國的復辟,捍衛了大革命的成果;后期戰爭的侵略性、爭霸性是帝國覆滅的重要原因。 4.第一帝國的覆亡
1812年不可一世的拿破倫在俄國慘敗,之后在反法同盟的步步進逼下,法軍節節敗退,181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滅亡。
【鞏固小結】
是工場手工業時期最大最徹底的一次資產階級革命。在巴黎人民的推動下,革命走向深入。即便在雅各賓派專政結束后,拿破侖運用他的對內政策和對外戰爭鞏固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作業 :如何評價拿破侖。
板書設計 :
第18課
一、法國大革命的背景
1.革命前夕的經濟狀況
2.社會等級對立嚴重
3.啟蒙思想的影響
4.財政危機的加劇
二、大革命的經過
1.三級會議的召開——導火線
2.攻占巴士底獄——革命開始的標志
3.《人權宣言》
4.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建立和處死路易十六
5.雅各賓派專政
三、拿破侖帝國
1.霧月政變
2.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建立
3.拿破侖的內外政策
4.第一帝國的覆亡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篇5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背景,攻占巴士底獄,《人權宣言》的發表,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建立,雅各賓派的措施,雅各賓派統治的結束,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建立,拿破侖戰爭。
思想認識:
通過對法國大革命背景的講述,使學生認識到資本主義社會代替封建社會是歷史的必然,從而對學生進行社會發展規律的教育。通過對巴黎人民三次武裝起義推動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步入深入事實的講述,使學生認識到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從而對學生進行唯物史觀的教育。
能力培養:
通過引導學生對拿破侖等的功過評價,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全面客觀地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引導學生分析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教學建議
教學重點:
1.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教材從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受阻礙,第三等級反對特權等級,啟蒙思想作了思想動員和理論準備,政府財政危機等方面說明法國的專制統治陷入危機,必然爆發革命。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是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相比,法國革命既有共性也有個性。學習這一內容既有利于培養學生能力,又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另外,了解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性質及其評價.
2.拿破侖的對內措施和對外戰爭的評價。拿破侖的對內措施使法國擺脫困境,鞏固并發展了大革命的成果。早期對外戰爭沉重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捍衛了大革命的成果,尤其拿破侖統治和對外戰爭對整個歐洲影響深遠.
教學難點 :
難點: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屬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其經濟基礎是工場手工業。因此資產階級的力量相對弱小。受到沉重打擊的封建勢力拼死抵抗,甚至勾結外來勢力反撲。在這種力量對比下,資產階級需要更強有力的人物通過強權來維護其統治,軍事獨裁就成為歷史的必然。至于誰充當了這個角色則是偶然現象。
重點突破方案: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閱讀教材解決。
1.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必然性是什么?
2.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相比較,它們的共性是什么?
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前三個自然段。這樣使學生的閱讀更有針對性,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提示學生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可以從經濟、階級關系、意識形態、財政四個方面思考。適當降低難度,符合初三學生的年齡特點。對第二個問題的分析可以將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幾個典型代表放在工場手工業這個大環境中去分析。使學生認識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某種力量的嚴重阻礙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最重要的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或外來勢力的壓制已經成為資本主義發展的最主要的障礙。
難點突破方案:
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歷史唯物辯證法的重要范疇之一。在當今大綜合的形勢下。使學生把歷史史實和辨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聯系起來,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教師可以先向學生解釋什么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系和發展中合乎規律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偶然性則是事物聯系和發展中并非確定的東西。然后讓學生結合法國大革命后,法國的國內外環境分析 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教學設計示例
第18課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重點: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是重點。拿破侖的對內措施和對外戰爭的評價。
難點: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導入 新課】
用多媒體投影展示拿破侖的頭像。拿破侖在軍事和政治上暫露頭角是在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中,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相關內容。
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原因.
請問:
1.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必然性是什么?
2.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相比較,它們的共性是什么?
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前三個自然段。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教師幫助整理如下:
1.經濟上,法國的資本主義工業比較發達,但受到阻礙。
2.首先是思想上,一些啟蒙思想家如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他們批判封建專制制度,提倡"自由"."平等"。
3.法國社會等級森嚴,導致階級矛盾激化。
4.波旁王朝統治腐朽,財政出現危機。
資產階級與特權等級的矛盾實質上反映了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所以在革命中充當了領導者,而工人、農民、市民等成為革命的主力軍。總之,專制制度在經濟、階級關系、意識形態、財政等方面都已成為社會發展的障礙,陷入絕境,大革命的爆發成為必然。
二、大革命的爆發
1.導火線--三級會議的召開
2.革命爆發--攻占巴士底獄(1789.7.14)
巴黎人民沖進巴士底獄,顯示了自己的力量。7月14日也成為值得紀念的日子。后來這一天成為法國的國慶日。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迫作出讓步。資產階級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頒布了《人權宣言》
3.《人權宣言》的頒布
頒布《人權宣言》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的重要貢獻。
啟蒙思想家的主張出現在《人權宣言》中,說明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了這些主張,否定了封建專制制度和等級制度,維護人權。從反封建角度講,《人權宣言》有進步性。但我想提醒大家,《人權宣言》是站在資產階級的立場上的,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4.建立共和國和處死路易十六
1792年成立的共和國即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指導學生看教材《處死路易十六》插圖,簡述經過)成立共和國、處死國王表明大革命沿著上升的路線行進,但所面臨的形勢仍十分嚴峻。國外新的一輪干涉正在進行。國內王黨的叛亂活動此起彼伏。面對強大的壓力。雅各賓派登上了政治舞臺,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 5.雅各賓派專政
請大家從土地政策、經濟措施、政治措施和軍事措施四個方面考慮。
雅各賓派代表中小資產階級利益,執政機構是國民公會。雅各賓一上臺就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請學生閱讀教材第90頁和第91頁的相關部分。雅各賓派的措施穩定了秩序,使農民真正得到了土地,打退了外來干涉。是大規模發展到現在的最高潮。當然雅各賓派某些過激的措施也導致了矛盾的激化,招致各方面的反對。羅伯斯比爾等人被送上斷頭臺,雅各賓派的統治結束。在這之后,人們希望看到的穩定局面并未出現,局勢依然動蕩。歷史給了拿破侖機遇。
三、拿破侖帝國
1.政變奪權 1799年
2.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建立
師:拿破侖是我們熟悉的歷史人物,大家說說資產階級為什么會選中拿破侖?(提示同學:此時資產階級最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生:(思考、討論、回答)
師:資產階級要建立正常的統治秩序,反封建的思想是必不可少的;為了擊退反法同盟,需要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而拿破侖恰恰具備了這些。
1799年11月,在大資產階級資助下,拿破侖發動政變,奪取政權。擔任過第一執政官,終身執政官,1804年稱帝,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多媒體投影展示《拿破侖加冕》圖片)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舉行加冕儀式。在儀式進行過程中,發生了富有戲劇性的場面:當教皇舉起皇冠要給拿破侖戴上的時候,拿破侖突然從教皇手中奪過來自己戴上,然后拿起小一點的王冠戴在皇后約瑟芬的頭上。他的舉動驚呆了在場的所有人。拿破侖的舉動是想說明他的皇位不是上帝授予的,而是他自己掙來的。
3.拿破侖的內外政策
拿破侖對內措施的作用之一就是肯定了反封建的成果,如《民法典》,拿破侖自己為之驕傲:"我真正的光榮并非打了40次勝仗,滑鐵盧之戰抹去了關于這一切的記憶。但有一樣東西是不會被人忘卻的,它將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這部法典對后來許多國家民法典的制訂都產生了影響。作用之二,創造良好的經濟環境,培養人才,為競爭提供法律規范以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所以拿破侖帝國是資產階級帝國。
拿破侖的對內措施使法國擺脫困境,鞏固并發展了大革命的成果。早期對外戰爭沉重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阻止了專制制度在法國的復辟,捍衛了大革命的成果;后期戰爭的侵略性、爭霸性是帝國覆滅的重要原因。 4.第一帝國的覆亡
1812年不可一世的拿破倫在俄國慘敗,之后在反法同盟的步步進逼下,法軍節節敗退,181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滅亡。
【鞏固小結】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是工場手工業時期最大最徹底的一次資產階級革命。在巴黎人民的推動下,革命走向深入。即便在雅各賓派專政結束后,拿破侖運用他的對內政策和對外戰爭鞏固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作業 :如何評價拿破侖。
板書設計 :
第18課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一、法國大革命的背景
1.革命前夕的經濟狀況
2.社會等級對立嚴重
3.啟蒙思想的影響
4.財政危機的加劇
二、大革命的經過
1.三級會議的召開——導火線
2.攻占巴士底獄——革命開始的標志
3.《人權宣言》
4.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建立和處死路易十六
5.雅各賓派專政
三、拿破侖帝國
1.霧月政變
2.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建立
3.拿破侖的內外政策
4.第一帝國的覆亡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篇6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背景,攻占巴士底獄,《人權宣言》的發表,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建立,雅各賓派的措施,雅各賓派統治的結束,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建立,拿破侖戰爭。
思想認識:
通過對法國大革命背景的講述,使學生認識到資本主義社會代替封建社會是歷史的必然,從而對學生進行社會發展規律的教育。通過對巴黎人民三次武裝起義推動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步入深入事實的講述,使學生認識到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從而對學生進行唯物史觀的教育。
能力培養:
通過引導學生對拿破侖等的功過評價,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全面客觀地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引導學生分析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教學建議
教學重點:
1.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教材從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受阻礙,第三等級反對特權等級,啟蒙思想作了思想動員和理論準備,政府財政危機等方面說明法國的專制統治陷入危機,必然爆發革命。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是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相比,法國革命既有共性也有個性。學習這一內容既有利于培養學生能力,又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另外,了解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性質及其評價.
2.拿破侖的對內措施和對外戰爭的評價。拿破侖的對內措施使法國擺脫困境,鞏固并發展了大革命的成果。早期對外戰爭沉重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捍衛了大革命的成果,尤其拿破侖統治和對外戰爭對整個歐洲影響深遠.
教學難點 :
難點: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屬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其經濟基礎是工場手工業。因此資產階級的力量相對弱小。受到沉重打擊的封建勢力拼死抵抗,甚至勾結外來勢力反撲。在這種力量對比下,資產階級需要更強有力的人物通過強權來維護其統治,軍事獨裁就成為歷史的必然。至于誰充當了這個角色則是偶然現象。
重點突破方案: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閱讀教材解決。
1.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必然性是什么?
2.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相比較,它們的共性是什么?
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前三個自然段。這樣使學生的閱讀更有針對性,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提示學生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可以從經濟、階級關系、意識形態、財政四個方面思考。適當降低難度,符合初三學生的年齡特點。對第二個問題的分析可以將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幾個典型代表放在工場手工業這個大環境中去分析。使學生認識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某種力量的嚴重阻礙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最重要的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或外來勢力的壓制已經成為資本主義發展的最主要的障礙。
難點突破方案:
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歷史唯物辯證法的重要范疇之一。在當今大綜合的形勢下。使學生把歷史史實和辨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聯系起來,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教師可以先向學生解釋什么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系和發展中合乎規律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偶然性則是事物聯系和發展中并非確定的東西。然后讓學生結合法國大革命后,法國的國內外環境分析 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教學設計示例
第18課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重點: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是重點。拿破侖的對內措施和對外戰爭的評價。
難點: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導入 新課】
用多媒體投影展示拿破侖的頭像。拿破侖在軍事和政治上暫露頭角是在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中,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相關內容。
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原因.
請問:
1.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必然性是什么?
2.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相比較,它們的共性是什么?
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前三個自然段。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教師幫助整理如下:
1.經濟上,法國的資本主義工業比較發達,但受到阻礙。
2.首先是思想上,一些啟蒙思想家如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他們批判封建專制制度,提倡"自由"."平等"。
3.法國社會等級森嚴,導致階級矛盾激化。
4.波旁王朝統治腐朽,財政出現危機。
資產階級與特權等級的矛盾實質上反映了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所以在革命中充當了領導者,而工人、農民、市民等成為革命的主力軍。總之,專制制度在經濟、階級關系、意識形態、財政等方面都已成為社會發展的障礙,陷入絕境,大革命的爆發成為必然。
二、大革命的爆發
1.導火線--三級會議的召開
2.革命爆發--攻占巴士底獄(1789.7.14)
巴黎人民沖進巴士底獄,顯示了自己的力量。7月14日也成為值得紀念的日子。后來這一天成為法國的國慶日。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迫作出讓步。資產階級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頒布了《人權宣言》
3.《人權宣言》的頒布
頒布《人權宣言》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的重要貢獻。
啟蒙思想家的主張出現在《人權宣言》中,說明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了這些主張,否定了封建專制制度和等級制度,維護人權。從反封建角度講,《人權宣言》有進步性。但我想提醒大家,《人權宣言》是站在資產階級的立場上的,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4.建立共和國和處死路易十六
1792年成立的共和國即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指導學生看教材《處死路易十六》插圖,簡述經過)成立共和國、處死國王表明大革命沿著上升的路線行進,但所面臨的形勢仍十分嚴峻。國外新的一輪干涉正在進行。國內王黨的叛亂活動此起彼伏。面對強大的壓力。雅各賓派登上了政治舞臺,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 5.雅各賓派專政
請大家從土地政策、經濟措施、政治措施和軍事措施四個方面考慮。
雅各賓派代表中小資產階級利益,執政機構是國民公會。雅各賓一上臺就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請學生閱讀教材第90頁和第91頁的相關部分。雅各賓派的措施穩定了秩序,使農民真正得到了土地,打退了外來干涉。是大規模發展到現在的最高潮。當然雅各賓派某些過激的措施也導致了矛盾的激化,招致各方面的反對。羅伯斯比爾等人被送上斷頭臺,雅各賓派的統治結束。在這之后,人們希望看到的穩定局面并未出現,局勢依然動蕩。歷史給了拿破侖機遇。
三、拿破侖帝國
1.政變奪權 1799年
2.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建立
師:拿破侖是我們熟悉的歷史人物,大家說說資產階級為什么會選中拿破侖?(提示同學:此時資產階級最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生:(思考、討論、回答)
師:資產階級要建立正常的統治秩序,反封建的思想是必不可少的;為了擊退反法同盟,需要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而拿破侖恰恰具備了這些。
1799年11月,在大資產階級資助下,拿破侖發動政變,奪取政權。擔任過第一執政官,終身執政官,1804年稱帝,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多媒體投影展示《拿破侖加冕》圖片)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舉行加冕儀式。在儀式進行過程中,發生了富有戲劇性的場面:當教皇舉起皇冠要給拿破侖戴上的時候,拿破侖突然從教皇手中奪過來自己戴上,然后拿起小一點的王冠戴在皇后約瑟芬的頭上。他的舉動驚呆了在場的所有人。拿破侖的舉動是想說明他的皇位不是上帝授予的,而是他自己掙來的。
3.拿破侖的內外政策
拿破侖對內措施的作用之一就是肯定了反封建的成果,如《民法典》,拿破侖自己為之驕傲:"我真正的光榮并非打了40次勝仗,滑鐵盧之戰抹去了關于這一切的記憶。但有一樣東西是不會被人忘卻的,它將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這部法典對后來許多國家民法典的制訂都產生了影響。作用之二,創造良好的經濟環境,培養人才,為競爭提供法律規范以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所以拿破侖帝國是資產階級帝國。
拿破侖的對內措施使法國擺脫困境,鞏固并發展了大革命的成果。早期對外戰爭沉重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阻止了專制制度在法國的復辟,捍衛了大革命的成果;后期戰爭的侵略性、爭霸性是帝國覆滅的重要原因。 4.第一帝國的覆亡
1812年不可一世的拿破倫在俄國慘敗,之后在反法同盟的步步進逼下,法軍節節敗退,181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滅亡。
【鞏固小結】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是工場手工業時期最大最徹底的一次資產階級革命。在巴黎人民的推動下,革命走向深入。即便在雅各賓派專政結束后,拿破侖運用他的對內政策和對外戰爭鞏固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作業 :如何評價拿破侖。
板書設計 :
第18課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一、法國大革命的背景
1.革命前夕的經濟狀況
2.社會等級對立嚴重
3.啟蒙思想的影響
4.財政危機的加劇
二、大革命的經過
1.三級會議的召開——導火線
2.攻占巴士底獄——革命開始的標志
3.《人權宣言》
4.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建立和處死路易十六
5.雅各賓派專政
三、拿破侖帝國
1.霧月政變
2.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建立
3.拿破侖的內外政策
4.第一帝國的覆亡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篇7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背景,攻占巴士底獄,《人權宣言》的發表,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建立,雅各賓派的措施,雅各賓派統治的結束,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建立,拿破侖戰爭。
思想認識:
通過對法國大革命背景的講述,使學生認識到資本主義社會代替封建社會是歷史的必然,從而對學生進行社會發展規律的教育。通過對巴黎人民三次武裝起義推動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步入深入事實的講述,使學生認識到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從而對學生進行唯物史觀的教育。
能力培養:
通過引導學生對拿破侖等的功過評價,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全面客觀地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引導學生分析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教學建議
教學重點:
1.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教材從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受阻礙,第三等級反對特權等級,啟蒙思想作了思想動員和理論準備,政府財政危機等方面說明法國的專制統治陷入危機,必然爆發革命。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是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相比,法國革命既有共性也有個性。學習這一內容既有利于培養學生能力,又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另外,了解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性質及其評價.
2.拿破侖的對內措施和對外戰爭的評價。拿破侖的對內措施使法國擺脫困境,鞏固并發展了大革命的成果。早期對外戰爭沉重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捍衛了大革命的成果,尤其拿破侖統治和對外戰爭對整個歐洲影響深遠.
教學難點 :
難點: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屬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其經濟基礎是工場手工業。因此資產階級的力量相對弱小。受到沉重打擊的封建勢力拼死抵抗,甚至勾結外來勢力反撲。在這種力量對比下,資產階級需要更強有力的人物通過強權來維護其統治,軍事獨裁就成為歷史的必然。至于誰充當了這個角色則是偶然現象。
重點突破方案: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閱讀教材解決。
1.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必然性是什么?
2.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相比較,它們的共性是什么?
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前三個自然段。這樣使學生的閱讀更有針對性,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提示學生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可以從經濟、階級關系、意識形態、財政四個方面思考。適當降低難度,符合初三學生的年齡特點。對第二個問題的分析可以將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幾個典型代表放在工場手工業這個大環境中去分析。使學生認識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某種力量的嚴重阻礙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最重要的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或外來勢力的壓制已經成為資本主義發展的最主要的障礙。
難點突破方案:
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歷史唯物辯證法的重要范疇之一。在當今大綜合的形勢下。使學生把歷史史實和辨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聯系起來,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教師可以先向學生解釋什么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系和發展中合乎規律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偶然性則是事物聯系和發展中并非確定的東西。然后讓學生結合法國大革命后,法國的國內外環境分析 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教學設計示例
第18課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重點: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是重點。拿破侖的對內措施和對外戰爭的評價。
難點:拿破侖奪取政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導入 新課】
用多媒體投影展示拿破侖的頭像。拿破侖在軍事和政治上暫露頭角是在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中,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相關內容。
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原因.
請問:
1.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必然性是什么?
2.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相比較,它們的共性是什么?
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前三個自然段。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教師幫助整理如下:
1.經濟上,法國的資本主義工業比較發達,但受到阻礙。
2.首先是思想上,一些啟蒙思想家如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他們批判封建專制制度,提倡自由.平等。
3.法國社會等級森嚴,導致階級矛盾激化。
4.波旁王朝統治腐朽,財政出現危機。
資產階級與特權等級的矛盾實質上反映了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所以在革命中充當了領導者,而工人、農民、市民等成為革命的主力軍。總之,專制制度在經濟、階級關系、意識形態、財政等方面都已成為社會發展的障礙,陷入絕境,大革命的爆發成為必然。
二、大革命的爆發
1.導火線--三級會議的召開
2.革命爆發--攻占巴士底獄(1789.7.14)
巴黎人民沖進巴士底獄,顯示了自己的力量。7月14日也成為值得紀念的日子。后來這一天成為法國的國慶日。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迫作出讓步。資產階級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頒布了《人權宣言》
3.《人權宣言》的頒布
頒布《人權宣言》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的重要貢獻。
啟蒙思想家的主張出現在《人權宣言》中,說明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了這些主張,否定了封建專制制度和等級制度,維護人權。從反封建角度講,《人權宣言》有進步性。但我想提醒大家,《人權宣言》是站在資產階級的立場上的,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4.建立共和國和處死路易十六
1792年成立的共和國即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指導學生看教材《處死路易十六》插圖,簡述經過)成立共和國、處死國王表明大革命沿著上升的路線行進,但所面臨的形勢仍十分嚴峻。國外新的一輪干涉正在進行。國內王黨的叛亂活動此起彼伏。面對強大的壓力。雅各賓派登上了政治舞臺,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 5.雅各賓派專政
請大家從土地政策、經濟措施、政治措施和軍事措施四個方面考慮。
雅各賓派代表中小資產階級利益,執政機構是國民公會。雅各賓一上臺就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請學生閱讀教材第90頁和第91頁的相關部分。雅各賓派的措施穩定了秩序,使農民真正得到了土地,打退了外來干涉。是大規模發展到現在的最高潮。當然雅各賓派某些過激的措施也導致了矛盾的激化,招致各方面的反對。羅伯斯比爾等人被送上斷頭臺,雅各賓派的統治結束。在這之后,人們希望看到的穩定局面并未出現,局勢依然動蕩。歷史給了拿破侖機遇。
三、拿破侖帝國
1.政變奪權 1799年
2.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建立
師:拿破侖是我們熟悉的歷史人物,大家說說資產階級為什么會選中拿破侖?(提示同學:此時資產階級最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生:(思考、討論、回答)
師:資產階級要建立正常的統治秩序,反封建的思想是必不可少的;為了擊退反法同盟,需要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而拿破侖恰恰具備了這些。
1799年11月,在大資產階級資助下,拿破侖發動政變,奪取政權。擔任過第一執政官,終身執政官,1804年稱帝,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多媒體投影展示《拿破侖加冕》圖片)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舉行加冕儀式。在儀式進行過程中,發生了富有戲劇性的場面:當教皇舉起皇冠要給拿破侖戴上的時候,拿破侖突然從教皇手中奪過來自己戴上,然后拿起小一點的王冠戴在皇后約瑟芬的頭上。他的舉動驚呆了在場的所有人。拿破侖的舉動是想說明他的皇位不是上帝授予的,而是他自己掙來的。
3.拿破侖的內外政策
拿破侖對內措施的作用之一就是肯定了反封建的成果,如《民法典》,拿破侖自己為之驕傲:我真正的光榮并非打了40次勝仗,滑鐵盧之戰抹去了關于這一切的記憶。但有一樣東西是不會被人忘卻的,它將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這部法典對后來許多國家民法典的制訂都產生了影響。作用之二,創造良好的經濟環境,培養人才,為競爭提供法律規范以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所以拿破侖帝國是資產階級帝國。
拿破侖的對內措施使法國擺脫困境,鞏固并發展了大革命的成果。早期對外戰爭沉重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阻止了專制制度在法國的復辟,捍衛了大革命的成果;后期戰爭的侵略性、爭霸性是帝國覆滅的重要原因。 4.第一帝國的覆亡
1812年不可一世的拿破倫在俄國慘敗,之后在反法同盟的步步進逼下,法軍節節敗退,181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滅亡。
【鞏固小結】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是工場手工業時期最大最徹底的一次資產階級革命。在巴黎人民的推動下,革命走向深入。即便在雅各賓派專政結束后,拿破侖運用他的對內政策和對外戰爭鞏固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作業 :如何評價拿破侖。
板書設計 :
第18課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一、法國大革命的背景
1.革命前夕的經濟狀況
2.社會等級對立嚴重
3.啟蒙思想的影響
4.財政危機的加劇
二、大革命的經過
1.三級會議的召開——導火線
2.攻占巴士底獄——革命開始的標志
3.《人權宣言》
4.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建立和處死路易十六
5.雅各賓派專政
三、拿破侖帝國
1.霧月政變
2.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建立
3.拿破侖的內外政策
4.第一帝國的覆亡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篇8
第七章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第一節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教學要求】1. 知道:三級會議;革命爆發;大資產階級當權;《人權宣言》;《馬賽曲》;瓦爾米大捷;吉倫特派統治;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成立;路易十六被推上斷頭臺;雅各賓派專政;熱月政變。2. 理解:在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中,人民群眾的偉大歷史作用;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重大歷史意義。 【課時安排】3課時【重點難點】1. 重點:雅各賓派專政。 2. 難點:法國革命前夕的階級關系。 【教法設計】雙語;多媒體;看書討論。 【教學過程】〖導入新課〗review the old lesson, please answer me some questions: question 1. when did american independence war break out and finish? question 2. what influcences had american indelpendence war given resulted in europe? louis xv`s chief interests was pleasure. he said, “after me the deluge.”(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授課提綱〗一、第一階段: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和大資產階級當權 1. 導火線:三級會議召開 1三個等級:教士(the first estate consisted of the clergy);貴族(the second estate was made up of the nobility);包括資產階級在內的廣大人民(the third estate included everyone else)。 21789年三級會議 3開會目的:路易十六在于征收新稅;人民希望實現政治和經濟改革。 2. 與美國《獨立宣言》比較: 1. 都是啟蒙運動思想的政治實踐,都在法律上規定了資產階級的基本人權;2. 《獨》還含有反對民族壓迫的內容。革命爆發: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on july 14,1789,the people captured the bastille)。 3. 大資產階級當權: 1保留國王。 2《人權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man):由制憲會議通過,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綱領性文件。《馬賽曲》后來成為法國國歌。 3抗擊普奧聯軍:《馬賽曲》;瓦爾米大捷。 4巴黎人民第二次起義:1792年,逮捕國王和王后。 二、第二階段: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成立與吉倫特派的統治 1. 代表工商業資產階級的吉倫特派掌握政權。 2. 1792年成立法蘭西共和國french republic(第一共和國)。 3. 推薦學生閱讀雨果的名著《九三年》。1793年,路易十六被押上斷頭臺(in january,1793, louis xvi was beheaded by the guillotine)。 三、第三階段:雅各賓派專政 1. 雅各賓派上臺: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義,羅伯斯庇爾為首的雅各賓派統治法國。2. 雅各賓派專政時期,法國革命達到高潮。雅各賓派的革命措施: 1摧毀封建制度:把流亡貴族的土地賣給農民;把地主霸占的公用土地歸還給農民;廢除封建義務,燒毀封建地契。 2頒布《懲治嫌疑犯條例》,鎮壓(anyone who did not like the revolution was an enemy of france)。 3改革軍隊,肅清侵略軍。 3. 思考討論對羅伯斯庇爾的正確評價: 1. 功?2. 過?“熱月政變”:1794年,雅各賓派專政被顛覆(robespierre was led to the guillotine),法國大革命高潮結束。 四、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重大歷史意義1. 它是資產階級革命時代最大、最徹底的一次革命:人民群眾三次參加,三次挽救和推動了革命,使革命得以徹底進行;2. 它在法國初步確立了共和政體,摧毀了封建專制制度,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3. 它還動搖了歐洲各國的封建統治,推動了世界革命形勢的發展。〖小結〗according as the outline, summarize the text. and put in a question:“熱月政變”推翻了雅各賓派專政,這是否意味著法國革命以失敗告終?為什么?【布置作業】please do ex.7 比較英法美三國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異同。 【課后記】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三個階段,人民群眾三次起義,三次挽救和推動革命,充分體現了人民對歷史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因此,教師在講述此課時,應以法國革命為典型事例,對人民群眾在古今中外歷史上的偉大作用作簡要總結: 1. 中國古代史上,“民心向背是成敗的關鍵”:楚漢戰爭項敗劉勝的史實;農民戰爭對歷史的推動作用。 2.中國現代史:中共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程。 3.世界近代史:英法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中人民群眾的重大作用。 4.世界現代史:二戰中,希特勒軍隊失敗的史實是世界人民共同反法西斯的結果。
第二節 法蘭西第一帝國的興亡【教學要求】1. 知道:霧月政變;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建立;《法國民法典》;奧斯特利茨大捷;進攻俄國的失敗;滑鐵盧之戰;法蘭西第一帝國的覆亡。2. 理解:法蘭西第一帝國的性質;拿破侖對外戰爭的性質。【課時安排】2課時【重點難點】1. 重點:霧月政變和拿破侖的對內政策。 2. 難點:拿破侖對外戰爭的性質。【教法設計】vcd剪輯;多媒體課件;雙語。 【教學過程】〖導入新課〗 please answer me a question: “熱月政變”推翻了雅各賓派專政,這是否意味著法國革命以失敗告終? introduce something after french revolution. please look at vcd about napoleaon and think over some questions: question 1. when and why did napoleaon capture the regime? question 2. what character is the empire of napoleaon? why? question 3. how to assess napoleaon? 〖授課提綱〗 一、拿破侖奪取法國政權napoleaon captured the french regime 1. (討論)拿破侖對外戰爭的性質:1. 反封建——多次打敗歐洲反法同盟,動搖歐洲封建制度的基礎;2. 侵略性——侵略西班牙、葡萄牙,奴役被占領各國人民;3. 爭霸性——與英俄爭霸歐洲。霧月政變coup:1799年拿破侖發動政變,建立執政府; 2. 法蘭西帝國empire of france建立:18xx年,拿破侖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二、拿破侖帝國的對內政策 《法國民法典》(code napoleon):拿破侖頒布,把法國大革命的成果從法律上確定下來,是典型的資產階級法典。三、拿破侖的對外戰爭和帝國的崩潰 1. 指圖說明拿破侖在對外戰爭中曾經占領過的歐洲國家。對外戰爭external war: 1反擊歐洲反法聯盟:奧斯特利茨大捷擊敗俄奧聯軍。 2進攻俄國失敗,成為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2. 可將拿破侖與后來的希特勒作一比較: 1. 表象的相似:都多次打敗歐洲各國并占領歐洲眾多國家;進軍俄國失敗都成為其由盛轉衰的轉折點;都以失敗告終。2. 本質的不同:歷史評價為何截然不同?帝國崩潰empire collapsed:18xx年滑鐵盧之戰失敗后,法蘭西第一帝國崩潰,波旁王朝復辟。 〖小結〗 according as the outline, summarise the text. 【布置作業】 please do ex.7【課后記】 拿破侖作為法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其事跡極為浩繁,vcd內容也長達一個半小時多,如何合理取舍?教師在課前一定要通盤考慮,以大綱為依據,以課本為參照,以學生認知心理為基準,既要刪繁就簡,又要避免支離破碎。 將拿破侖與希特勒作比較時,一定要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準繩,褒彼貶此,掌握分寸,透過現象的相似,探索本質的不似,從而使學生掌握爭取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