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教案(精選2篇)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教案 篇1
第19課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課程標準》:概述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史實,認識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歷史意義。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學習,了解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爆發的歷史條件,二月革命和兩個政權并立局面的出現,十月革命勝利的史實,理解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在分析史料歸納俄國社會主義革命歷史條件中培養解讀史料的能力和辯證的思維能力,通過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和中國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的對比,掌握比較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十月革命勝利的學習,體會十月革命勝利的偉大意義,認識到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政權的建立的曲折過程,堅信社會主義必在曲折中發展前進。
重點: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的歷史條件,十月革命勝利的歷史意義。
難點:十月革命爆發的歷史必然性。
導入:ppt打出一張列寧回到彼得格勒領導人民起義的圖片,指出列寧是俄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締造者,十月革命的領導人。那么,為什么這場社會主義革命會首先發生在俄國呢?革命經歷了怎樣曲折的過程?最終取得了怎樣的成果?帶著這些問題一同來學習這節課的內容。
新課講授:
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國
師:列寧曾經說過:“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節。”最薄弱就是意味著在這條鏈條上這里是最容易斷裂的地方,所以,就在這里出現了社會主義革命。那么俄國到底具備了怎樣的革命條件呢?我們通過幾則材料來分析(大屏幕打出材料)。
材料一:19c末20c初,俄國進入了帝國主義階段。一戰前,壟斷組織已在國家經濟生活中起決定性作用。……俄國是小農經濟占優勢的國家,農民占全國人口的4/5,無產階級占少數,工業產值占國民經濟總值的42.1%。
──王斯德主編《世界現代史》
師:以上材料我們可以看到19c末20c初,俄國進入到了帝國主義階段,也就意味著什么的發展啊?
生:資本主義經濟……
師:資本主義經濟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因為小農經濟占據了主體,所以要就導致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虛假發展”,俄國看似是已經過渡到資本主義國家,但實際上保留著許多的封建殘余,隱藏著社會矛盾危機。
材料二:19xx年俄國的鋼產量只及美國的1/11,德國的1/8;石油產量只及美國的27.1%;俄國的人均收入只及美國的1/7,英國的1/5。俄國在經濟和政治生活中存在嚴重的封建農奴制殘余。
師:從以上材料的數字對比中,我們看到了俄國和其他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農奴制的殘余阻礙了經濟和政治的發展,導致了俄國社會出現了很多的矛盾。
打出圖片“上流社會舉辦的豪華酒宴”和“窮人在施粥棚內勉強裹腹”
師:以上兩幅圖片,形象地反映了當時的俄國存在的兩極分化的現象。當時的俄國并不是很發達,富人和窮人有著天壤區別,可以理解富人和窮人之間必然存在著很深的矛盾。所以,當時的一個條件就是什么呢?
生:發展落后,社會矛盾尖銳……
師:俄國社會發展落后的根源是什么呢?大家回顧所學的知識,結合課本山講到的,一起來分析一下。
。ɑ仡櫠韲鴱霓r奴制改革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突出俄國改革的不徹底性,導致發展落后,農奴制殘余束縛了農村的發展,農村尤其落后,農民的生活尤其苦不堪言。)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軍傷亡和被俘的人員超過了170萬。19xx年底,前線俄國裝備困難,有20多萬士兵連步槍都沒有。1917年,全國男性勞動力中已有1500萬人(近一半)被強迫入伍,造成糧食供應緊張,饑餓席卷全國,首都彼得格勒的存糧只夠維持一個月。
師:列寧說過,“如果沒有戰爭,俄國過上幾年甚至幾十年內都不會發生反對資本家的革命”,這里的戰爭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上材料也告訴我們一戰對俄國造成的嚴重影響,激化了俄國的社會矛盾。
(打出圖片“被迫強征入伍的俄國士兵”,強調一戰對俄國人民造成的慘痛影響。)
師:以上幾則材料我們看到了俄國社會存在的種種矛盾危機使革命有一觸即發之勢,那么這場革命由誰來領導呢?
材料四:俄國無產階級深受壓迫,又相對集中,有很強的革命性和戰斗力。更為重要的是俄國無產階級有堅強、成熟的布爾什維克黨領導,有杰出的革命領袖列寧。還有,俄國的農民深受壓迫,較容易結成工農聯盟。
師:無產階級作為受壓迫的群體,具有很強的革命性,同時還有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這就在主觀上為革命提供了條件。具備了主客觀條件后,這場革命就順勢而發了。
(ppt歸納俄國革命具備的主客觀條件)
二、彼得格勒武裝起義
師:革命的條件具備了,那么這場革命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同學們先自行看課本5分鐘,然后一起歸納出十月革命的經過。
。╬pt打出十月革命的過程:二月革命——四月提綱——七月事件——十月革命)
師:十月革命勝利的關鍵是什么?大家通過對這個過程的學習最后總結出來。
。ǔ鍪径赂锩挠嘘P資料,提出問題
1、 二月革命的性質是什么?為什么?
提示: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因為推翻了沙皇的專制統治。
2、 當時俄國老百姓最迫切的愿望是什么?
提示:俄國老百姓的要求集中在“和平、土地和面包上”。
3、 二月革命后出現的局面是什么?
提示:兩個政權并存。
師:二月革命結束后出現了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當時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并不代表廣大貧苦民眾的意志,仍舊繼續進行戰爭,老百姓要求的和平、土地和面包都沒有得到解決,在這個歷史的關鍵時刻,是誰重新確定了俄國社會的去向呢/
生:列寧
師:流亡國外的列寧回國后發表了《四月提綱》的重要演說,給俄國民眾指明了方向。那么《四月提綱》究竟是關于什么的一些內容,又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生:內容主要是針對二月革命中沒有解決的問題,退戰、奪權、社會主義革命、土改……
師:沒錯了,因此《四月提綱》成為了布爾什維克黨的綱領,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擁護。
過渡:民眾在布爾什維克的領導下革命,這是和哪一個政權對干起來了?又會觸犯了誰的利益呢?
生: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師:7月,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武力鎮壓革命,挑起了“七月流血事件”,布爾什維克黨也被迫確定了武裝起義的方針,起義的時機日漸成熟。因此,這個七月流血事件也成為了革命的轉折點。
師:等到了11月6日,武裝起義正式在彼得格勒發動起來。這是革命的高潮,也是具有偉大意義的一次勝利,這次起義的時間,地點,領導者分別是誰呢?
生:11月6日(俄歷10月24日),彼得格勒,布爾什維克黨。
師:因為是在俄歷代10月,所以這次革命也就稱為“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裝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第一槍,次日晚,還攻打冬宮,進行更大規模的起義。
。ɑ脽羝虺觥鞍④綐窢枴碧栄惭笈灪汀肮ゴ蚨瑢m”的照片,強調當時革命的激勵性。)
幻燈片打出一張關于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比較的圖片,引導學生一起歸納總結。
三、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
過渡: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勝利后,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在彼得格勒舉行。大會選舉、批準了新政府——人民委員會的組成,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
師:同學們閱讀課文內容,知道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標志是什么?大會確立了怎樣的法令?怎樣的政府?
。ㄒ龑W生一起看書,歸納總結蘇維埃政權的建立,政權的發展,政體的特點,這些在課本上都是可以找到的,提醒學生在課本上做好標識。)
師:十月革命經過了一個曲折的過程,但最終還是取得了勝利,它的勝利到底有怎樣重大的意義呢?我們從多角度來考慮,大到人類,再到世界,再到俄國本身,這都是前無古人的創舉。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使落后的俄國擺脫了封建殘余的束縛和剝削階級的統治,開辟的社會主義道路還為世界各國無產階級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指明了方向。講到這里,聯系我們本國的國情來思考,我們的社會主義革命也是受到了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是在十月革命的思潮影響下發生的社會主義革命,但是我們的社會主義民主革命道路和蘇聯卻是存在著區別的,并不是完全照搬蘇聯的模式。蘇聯走的是什么路線?我們國家的民主革命走的是什么路線呢?
生:蘇聯是從城市到農村,我國是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
師:兩國最終的革命都是取得了勝利,假設其中的一國走的是別國的道路,或許就不會成功了,這給我們什么啟示呢?
生:根據本國國情,不能照搬外國模式。
四、課堂小結
十月革命前后,俄國的政權經過了很大的變化,從沙皇統治下的俄國封建制度到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出現,最后到工兵代表蘇維埃政權的建立,這是一個曲折的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俄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開辟了社會主義道路,這是人類歷史的上的偉大創舉。然而,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蘇東劇變,俄羅斯出現了否定十月革命的觀點,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認識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呢?同學們課后探討一下,我們下一次課就來聽聽大家的意見。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教案 篇2
第19課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教案
教學目標:
1、熟悉十月革命前俄國是社會狀況,記憶十月革命的基本史實,理解十月革命爆發的必然性。
2、掌握“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國家”的基本特征,認清十月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革命后的俄國屬于社會主義國家。
3、通過十月革命必然爆發、新政權的建設等基本史實,初步理解十月革命是俄國歷史發展的重要轉折點,教學中要滲透社會主義最終由理想轉變為現實的發展觀念。
目標一應屬于該完成的知識目標,熟悉教材即可解決;目標二體現“能力與方法”的培養,,教學中應該從基本概念的闡釋入手,結合俄國當時的社會實際,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目標三屬于“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是較高層次的要求,既是對歷史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又是對社會主義事業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的有效培養,在教學中應該以靈活方式處置之。
重點分析: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的歷史條件,十月革命勝利的世界歷史意義是學生學習掌握的重點。無產階級革命首先發生在俄國不是偶然的,認識它發生的歷史條件,對理解十月革命的重大意義,由此認識中國革命的發生、勝利都是非常重要的。
教學過程:
導入:可通過設計“你知道蘇聯是怎樣誕生的嗎?”直接導入
師:毛澤東說過:“革命總是從那些勢力比較薄弱的地方首先開始,首先發展,首先勝利!绷袑幵诜治錾郴识韲臅r候說:“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中最薄弱的一環!币簿褪钦f,俄國首先爆發無產階級革命不是偶然的。請同學們看課文第1、2頁的內容,分析歸納了俄國具備了哪些革命的條件?(稍停)請一位同學來回答這個問題。
生:(回答)
一、原因——革命前的沙皇俄國
1、資本主義發展落后
20世紀初的俄國,資本主義發展遠遠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國。資本主義工業既要依*沙皇政府的庇護以求得發展,又受到前資本主義關系層層密網的困擾。
t:俄國的落后和革命有什么關系呢?上述政治經濟狀況使俄國成為帝國主義各種矛盾表現得最集中、最尖銳的國家
2、社會矛盾尖銳
壟斷資產階級同無產階級的矛盾,沙皇專制制度和農奴制殘余同人民大眾的矛盾,大俄羅斯民族同各少數民族的矛盾,俄國帝國主義同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和東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矛盾。
3、一戰加劇了矛盾
師:上述兩方面情況,構成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爆發的客觀歷史條件。俄國革命還具備哪些主觀條件呢?
生: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成熟
師:俄國無產階級深受壓迫,又相對集中,有很強的革命性和戰斗力。19xx年革命后,俄國工人運動已處在國際工人運動前列。更為重要的是俄國無產階級有堅強、成熟的布爾什維克黨領導,有杰出的革命領袖列寧。
師。上述三點俄國革命的歷史條件,使俄國成為帝國主義國家中唯一具備成熟的革命條件的國家,其它國家或是主觀條件不具備,如德國;或是主客觀條件都不具備,如英、法、美。
二、過程——‘阿芙樂爾’的炮聲
1.二月革命
師:第一次世界大戰為俄國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國內外形勢。在國內,1500萬壯丁被強征入伍,饑餓席卷全國,沙皇統治日趨虛弱,資產階級也左右不了局勢,各種社會矛盾都集中到沙皇專制制度上。在國際上,有力量鎮壓俄國革命的英、法、德三國正廝殺得難解難分。正如列寧所說,“假如沒有戰爭,俄國也許幾年甚至幾十年內不會發生反對資本家的革命”。1917年3月,二月革命爆發,沙皇專制制度被推翻。統治俄國三百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1613~1917年)結束了。
2. 《四月提綱》
師:二月革命后俄國政治形勢的基本特點是:形成了工兵代表蘇維埃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并存的局面。列寧回國后發表的《四月提綱》給布爾什維克黨提出了使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因為武器在人民手中,列寧認為可以和平地剝奪臨時政府的權力。但是,臨時政府制造七月流血事件,革命和平發展已不可能,政權完全落入臨時政府手中。
3.十月革命的勝利
師:(請學生打開地圖冊,看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形勢圖,教師結合地圖講)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戰爭政策使國內局勢不斷惡化。10月,布爾什維克黨中央確認武裝起義條件已經成熟,決定在近期舉行起義。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在列寧親自領導下,從11月6日晚開始到8日凌晨攻占冬宮,取得勝利。到1918年春,各地蘇維埃政權相繼建立。(教師可向學生展示有關十月革命的圖片、照片、幻燈片)
師:請同學們思考,列寧在十月革命中起了什么作用?
生:(回答)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總結出:列寧①《四月提綱》為革命指明方向;②為布爾什維克黨制定了武裝起義的方針;③親自領導了彼得格勒武裝起義。
三、影響——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
師:請同學閱讀課文來回答十月革命對俄國有什么影響?
生:(思考、回答)
師:它是俄國歷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會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為把俄國從一個相對落后的帝國主義國家,改造成為有廣闊發展前景的社會主義工業強國創造了重要前提。
師:十月革命對世界歷史進程有什么影響呢?
生:(思考、回答)
師:它使世界進入了一個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它把國際無產階級的斗鋼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連為一體。
師:十月革命對人類歷史有什么影響?
生:(回答)
師:它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俄國十月革命的特點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有著自己的特點,首先在于它打破了帝國主義的封鎖和包圍,在經濟相對落后的俄國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其次在于它走的是一條由中心城市武裝起義再發展到全國各地的革命道路,這是俄國革命的特殊性(中國則是由農村包圍城市)。再次就是俄國民主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緊密相連,從而形成急劇發展的兩個不同性質階段的革命。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俄國的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俄國的各種矛盾趨于尖銳化,社會主義革命的條件成熟了。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抓住有利時機,發動廣大人民進行革命,一舉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十月革命使俄國和其他受壓迫國家進入了歷史發展的新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