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會的建立和革命形勢的發展(二)
二、革命派與;逝傻恼搼
1.論戰的起因
師:(啟發學生回憶康有為、梁啟超的戊戌變法時期的主張和觀點)
生:(與教師共同回憶)
師:20世紀初,民主革命運動的興起,已成為當時中國歷史之主流。流亡海外的康有為、梁啟超等改良派站在維護清朝統治的立場上,成為;逝。他們大肆攻擊革命派,阻礙革命的發展。這必然引起革命派的反擊,雙方展開了激烈的論戰。
2.論戰的內容
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插圖:《立憲派與革命派之激戰》書影及楷體字,掌握或了解論戰的時間、主要陣地、焦點及具體情況)
生:(閱讀,在課文上作標記)
師:(強調)革命派關于民族、民主革命的政治主張,是適應歷史潮流,符合民族利益的。而康有為、梁啟超在實踐上已經證明改良道路在中國走不通之后,仍然頑固維護清朝專制統治,他們已成為阻礙革命發展的保皇派。革命派以《民報》為陣地同他們進行了堅決的斗爭。雙方論戰的焦點是什么?
生:(讓一名學生朗讀雙方論戰的三個主要問題)
師:應該指出,革命派在論戰中也暴露了自身的局限性。如:革命派在駁斥;逝傻母锩鼘⒄兄铝袕姼缮娴挠^點時,天真地認為:中國的革命絕不會引起帝國主義的干涉。他們還奢求帝國主義的支持和贊助。表現了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在關于要不要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論戰中,革命派對于;逝商岢龅母锩鼘⒁饍葋y以及誣蔑中國人民的反動言論,沒有進行有力的批判。而且,革命派本身也存在著不信任勞動人民的傾向。因而不可能依靠勞動人民把民主革命進行到底。在關于要不要改變封建土地制度的論戰中,革命派對于保皇派提出的土地國有為奪富予貧的指責,不但不敢予以有力的回擊,反而進行極力辯解,這反映了資產階級的軟弱性的革命派對于封建地主階級的妥協性。
3.論戰的作用
師:這次論戰起了什么作用?(引導學生回憶維新派與頑固派論戰的情況并閱讀課文,回答問題)
生:(回憶、閱讀、回答問題)師:(視學生的回答情況,強調)前邊講過的維新派與頑固的論戰是資產階級思想同封建主義思想的正面交鋒。而這次革命派與;逝傻恼搼,從歷史的角度看,實質上是資產階級不同派別關于斗爭方式、斗爭手段和政權形式之爭。通過論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進一步傳播,從而有力地推動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來。
三、革命黨人發動的武裝起義
師:資產階段革命派以武裝推翻清王朝,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為奮斗目標,發動了一系列武裝起義。(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和插圖:《秋瑾》、《徐錫麟》并將幾次起義的情況列成表格。項目包括:起義名稱、領導人、時間、結果等)
生:(閱讀、按要求列表)
師:(出示自制《同盟會成立后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主要起義形勢》投影地圖或電腦教學軟件,指圖案簡下列幾次起義的情況)
1.萍瀏醴起義
師:萍瀏醴起義是在同盟會影響下爆發的第一次大規模武裝起義。這次起義是由同盟會會員劉道一聯合當地的會黨發動的,參加者達3萬余人。范圍波及湘贛兩省,它擴大了同盟會的政治影響。(讓學生閱讀課文和插圖:《時報刊登的萍瀏醴起義的消息》)
生:(閱讀、了解起義情況)
2.浙皖起義和鎮南關起義師:萍瀏醴起義后不久,各地反清起義迅速掀起高潮。(讓一名學生參加投影地圖簡介兩次起義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