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 從鎖國走向開國的日本教案
第1課 從鎖國走向開國的日本教案
★課標要求
了解明治維新的歷史條件。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目標:
1、德川幕府的統治:識記俄幕府統治的建立,封建等級制度,鎖國政策與封建統治的動搖。
2、黑船事件:識記“黑船事件”、《日美親善條約》、鎖國走向開國。
3、日本社會危機的加劇:識記殖民勢力的進一步滲透,社會危機的進一步加劇。
4、理解幕府統治的形成和鎖國政策的影響,黑船事件使日本被迫打開了國門。
(二)過程與方法:
1、用圖示法綜合探究、比較探究幕府統治危機與明治維新的關系。
2、分析封建領主經濟的瓦解、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階級矛盾的尖銳、民族危機的加深、導致了日本社會危機的加劇。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閉關鎖國、封建落后將會造成被動挨打的局面。
2、日本社會危機的加劇是內、外因造成的,它是引起社會變革的根源。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德川幕府統治下的日本社會狀況及危機。
難點:日本由鎖國走向開國的主、客觀因素分析。
★教材內容分析與建議:
本課教材主要從三個方面向學生闡述了明治維新前德川幕府統治下的日本狀況,即德川幕府的統治,黑船事件和日本社會危機的加劇。說明由于封建領主經濟的衰落,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階級矛盾的尖銳和激化,從根本上動搖了日本幕府封建統治的基礎,隨著西方殖民勢力的滲透和侵略的加劇,日本被迫從開國,各種危機進一步加劇,為維新變革準備了最基本的條件。建議在教學中適當補充相關資料,采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以問題研討的方式進一步理解幕府統治的實質;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只有推翻幕府統治、實行社會改革,才能實現富國強兵。
★教學過程及要點:
〔新課導入〕采用談話法導入:
日本是一個島國,茫茫大海,造成了日本同外國交通的不便,也保護了日本免受外國的侵略。但19世紀中葉,日本“躲進小樓成一統”的鎖國局面,很快就被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打破,不得不打開國門。
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分析:
問題一,展示19世紀中葉日本形勢圖,認識日本獨特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港口城市;
問題二,根據前面單元所學的相關內容理解日本國門被打開是世界歷史發展的必然。
由此進入新課學習。
一、德川幕府的統治:
1、建立:
(1)時間:17世紀初 德川幕府或稱江戶幕府
幕府一詞原指出征時將軍的府署,后來日本武士的首領將軍控制中央政權,又把以將軍為首的政權稱為幕府。
鐮倉幕府(1192~1333年):12世紀前后,日本武士集團逐漸形成分別以源氏和平氏為中心的關東、關西兩大集團。皇室和貴族依靠他們進行政治斗爭,兩大集團自己也因爭權奪利而互相斗爭。12世紀后半期,關西武士集團平氏取得優勢,當權20多年。1185年,關東武士集團首領源賴朝打敗平氏,取得對中央政權的控制。第二年,他在鐮倉(在本州島南岸,臨相模灣)建立幕府,1192年,又從朝廷取得征夷大將軍的稱號,成為日本的實際統治者。幕府依靠武士作為統治的支柱。武士對將軍宣誓效忠,繳納貢物,并服兵役;幕府保護武士的家傳土地所有權,對有功者賜給土地和官職,派武士到地方上去擔任“守護”,奪取實權。幕府自己設置官吏,分別掌握行政、軍事、司法權力,還派人到首都京都監視朝廷。幕府實際上是朝廷之外的政府,在首都的中央政府名存實亡。由于源賴朝的幕府設在鐮倉,故源賴朝創立的幕府統治又稱為鐮倉幕府。鐮倉幕府統治日本一百多年(1192~1333年),1333年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