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鎖國走向開國的日本
第八單元 日本明治維新
第1課 從鎖國走向開國的日本
優化訓練
基礎鞏固
1.明治維新之前,日本經濟領域出現的“新的因素”是指
a.農業耕地增加
b.手工業得到發展
c.商業城市日益繁榮
d.資本主義萌芽出現
2.下列關于日本德川幕府統治時期的說法有誤的是
a.天皇、將軍、大名、武士屬統治階級
b.幕府與藩國并存
c.士、農、工、商屬被統治階級
d.強化統治,鞏固中央集權
3.表明日本封建社會的統治基礎開始動搖的事件是
a.美國入侵日本
b.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c.大鹽平八郎起義
d.《日美親善條約》的簽訂
4.在閉關鎖國政策下,與外國通商的港口城市是
a.長崎 b.大阪
c.江戶 d.京都
5.下列對近代日本鎖國政策的表述,錯誤的是
a.有利于防止外國殖民勢力滲透
b.目的在于維護日本獨立
c.是日本落后的原因之一
d.禁止一切外國船只來日本
6.德川幕府鎖國政策給日本帶來的最大影響是
a.抵制了外國對日本的侵略
b.維護了日本的獨立
c.促進了日本經濟快速發展
d.造成了日本的落后
強化提高
7.向將軍、大名貸款,出錢購買武士身份,或直接參與藩政,這些歷史現象說明日本商人、資本家、新興地主
a.已成為推動改革的政治勢力
b.要求擺脫封建束縛,發展資本主義
c.不滿幕府統治,要求改革社會現狀
d.經濟實力增強,要求提高政治地位
8.下列關于對閉關鎖國時期日本社會狀況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經濟停滯不前
②日本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發展
③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一些商業城市繁榮起來
④出現富甲日本的大商人
⑤社會矛盾日趨尖銳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9.下列條款有利于歐美吾家約吏竹工業品大量傾銷日本的是
a.領事裁判權 b.片面最惠國待遇
c.議定關稅制度 d.建立租界
10.《日美親善條約》的簽訂使美國獲得的權益不包括
a.向京都派駐軍隊
b.美國在下田派駐領事
c.日本向美國開放下田和箱館兩個港口
d.美國享受今后日本給予外國的一切權益
課外延伸
11.閱讀以下材料:
16世紀,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來到日本,同日本發展貿易。……對外貿易限制在長崎一港進行,而且由幕府一手壟斷,至此完成了鎖國。……在鎖國期間,準許同日本貿易的歐洲國家只有和基督教沒有關系的荷蘭。荷蘭把現在的印度尼西亞當作殖民地,以巴達雅亞(雅加達)作為東印度公司的根據地,在長崎設立了分公司。荷蘭向幕府保證不傳播基督教,商船一到長崎,即由商船船長向幕府提交“荷蘭風向書”,報告海外的情況,一直到幕府末年,荷蘭始終采取阻撓其他歐洲國家同日本進行貿易的政策。
請回答:
(1)根據所學知識回答,“16世紀,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來到日本”,當時西方國家的歷史背景是什么?
(2)根據材料分析,鎖國政策下的日本為何“準許同日本貿易的歐洲國家只有荷蘭”?
(3)聯系所學知識,分析為什么德川幕府的鎖國政策能在日本實行兩百多年?
12.閱讀以下材料:
材料一 德川幕府統治下,日本社會分為士、農、工、商等不同的身份等級,不同等級的人在社會中的地位不同。士是統治階級,上至將軍、大名,下至一般武士,都屬于“士”這一等級;農民占全國人口80%,他們世世代代為領主耕種,把收獲的大部分交給領主,還要負擔各種雜役和勞役;工商業者大都住在城市,他們受到統治階級的歧視;處在社會最底層的是“賤民”,他們只能從事一些當時被認為是最低賤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