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鎖國走向開國的日本
答案:
(1)新航路開辟,西班牙和葡萄牙開始了早期殖民擴張活動。
(2)荷蘭信奉新教,與基督教沒有關系。
(3)第一,日本封建社會經濟特點即自然經濟的影響。第二,實行嚴格的等級制度維護了封建制度。第三,島國的地理位置,加上推行嚴格的鎖國政策,多次頒布鎖國令,隔斷了日本與外界的聯系。同時世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夠充分,無力打破日本的閉關鎖國局面。
12.【解析】解題關鍵是把握材料及圖片反映的歷史現象。材料一反映的是日本實行等級制度;材料二中的圖片反映的是日本手工業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遭到列強入侵的情況。第(1)、(2)、(3)題可結合所學知識組織答案。第(4)題要結合時代背景進行總結。
答案:
(1)實行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把全國所有的人分為士、農、工、商等不同的身份等級,不同等級的人在社會中的地位不同。
(2)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影響:①促使自然經濟目益解體;②引起日本社會階級結構和等級秩序的變化,動搖幕府統治基礎;③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加劇了日本幕府統治的危機。
(3)黑船事件。強迫日本簽訂《日美親善條約》,打開了日本的大門,使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機之中。
(4)推翻幕府統治,趕走外國侵略勢力,進行社會改革,實現富國強兵
高考猜想
13.【解析】本題以日本商業經濟發展對社會的影響為依托,考查學生獲取解讀信息、調動運用知識、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解題關鍵要讀懂材料,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逐條、逐句分析材料。第(1)題注意從材料中概括、歸納,注意材料中商品經濟發展對統治者中將軍、大名、武士的影響。第(2)題要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第(3)題注意題干中的限制,“材料一、二”及“封建秩序和日本社會”。
答案:
(1)商品經濟的發展沖擊著幕藩統治者。將軍、大名生活腐化奢侈;中下級武士生活陷于困境;部分下級武士觀念轉變,開始從事其他行業;下級武士逐漸向資產階級轉化,為明治維新準備了領導者。
(2)西方商人利用日本市場和國際市場黃金價格的差額,用銀元在日本大量套購黃金。
(3)材料一:動搖了封建統治秩序,沖擊幕府統治和等級制度,加劇了幕府統治的危機,同時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加速了日本封建自然經濟的解體,加劇了日本社會危機。材料二:這使日本黃金大量外流,錢價下跌,物價暴漲,經濟混亂,人民生活更加困苦,社會更加動蕩不安。
14.【解析】該題考查了德川幕府時期日本實行鎖國政策的國際環境及對其評價。17世紀德川幕府實行鎖國政策時,西方列強沿著新航路到亞洲進行殖民活動,日本已成為荷蘭等國獵取的對象,結合這一背景分析鎖國政策實行的原因,并對這一政策作出全面的評價。
答案:
國際環境:新航路的開辟,資本主義得到發展,西方殖民者利用各種手段進行殖民侵略。
評價:鎖國政策保護了本國民族的獨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西方殖民勢力的滲透;但它的實行幾乎完全割斷了日本經濟同世界市場的聯系,造成了日本的落后,為19世紀中期日本的內外危機埋下了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