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列強在全球的擴張與爭奪教案
資本主義列強在全球的擴張與爭奪
【本節重點知識】
1、資本主義列強擴張的原因、方式、后果、影響;2、英國、俄國對外擴張的目的、方式及其原因;3、克里米亞戰爭的根本原因、時間、性質(特點)、交戰雙方和影響。
【知識結構圖解】
一、資本主義列強的擴張
1、原因:工業革命的發展——一方面,生產規模的擴大,資產階級急需在世界范圍內開拓商品市場和廉價原料產地;另一方面經濟的發展使資本主義國家的實力空前增強。
2、特點:資本主義各國雖然在擴張的方式和程度上有所不同,但都竭力推行對外侵略政策。
3、方式:用刀槍火炮(武力)和廉價商品(商品輸出)
4、后果:逐漸把全球囊括進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5、表現:
①英國的殖民擴張
目的:為了滿足工業資產階級的需要
特點(方式):憑借雄厚的經濟軍事實力,在世界各地強占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拓展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
表現:a、在亞洲:到19世紀中期,完全占有了印度;占領新加坡;發動兩次鴉片戰爭,割占香港;
b、在大洋洲:據有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c、在非洲:侵入埃及;
d、在拉美:加緊對新興的拉美國家進行經濟侵略。
②法國對非洲和亞洲的侵略
在非洲:侵占了阿爾及利亞,開始向埃及、突尼斯滲透;
在亞洲:伙同英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著手侵略印度支那。
③美國:參加了對亞洲和拉美等地的侵略
④俄國的領土擴張:由于資本主義發展落后
目的:迅速擴大版圖,謀求建立一個龐大的俄羅斯帝國。
方式:不斷發動武裝侵略、蠶食周邊地區——19世紀中期起,通過武裝侵略和外交訛詐,侵占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原因: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相對落后。
6、影響:①以英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列強在全世界的侵略擴張,為新興的工業資產階級攫取了更為廣闊的商品市場和更豐富的廉價原料,進一步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對西方)
②對亞非拉的大肆掠奪,給當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是亞非拉貧困落后的根源;客觀上也極大地沖擊了這些地區相對落后的社會經濟體制,傳播了新興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思想觀念。(對東方)
③19世紀6、7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對世界)
二、克里米亞戰爭
1、原因:①為了爭奪殖民地和歐洲霸權(根本原因)。
②奧斯曼帝國位于歐、亞、非三大洲交界處,控制著東西方貿易陸上通道和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必經之路,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但到19世紀,奧斯曼帝國已經日益衰落。
③俄國企圖趁機宰割奧斯曼帝國,在地中海沿岸擴張勢力;英法希望擴大在奧斯曼帝國的商品市場,把奧斯曼帝國變為半殖民地——俄國與英法矛盾激化。
④19世紀50年代,俄國國內矛盾重重,統治者迫切需要通過進行對外戰爭來轉移國內矛盾;英法資本主義工業空前發展,工業資產階級更加瘋狂地推行擴張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