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教案
8、下列受唐朝文化影響最大的國家和地區是( a )
a.朝鮮、日本 b. 印度 c.東南亞 d. 西亞、中亞
9、派遣留學生到唐朝學習先進文化,推動了本國政治經濟改革的國家是(b)
a.天竺 b. 日本 c. 新羅 d. 波斯
10、唐朝中外交流十分頻繁,最根本的原因是( a )
a.唐代經濟文化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b.對外交通發達
c.統治階級實行開明的對外政策 d.唐代重視對外貿易
六、資料匯編:
1、唐太宗的三面鏡子
《貞觀政要•論任賢第三》:太守嘗謂侍臣曰:“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2、唐太宗的“存百姓”主張
《貞觀政要•論務家第三十》:貞觀二年,太宗謂侍臣曰:“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時為本。夫不失時者,在人君簡靜及可致耳。若兵戈屢動,土木不息,而欲不奪農時,其可得乎?”
3、“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貞觀政要•論教戒太子諸王第十一》:(太宗)見其(太子)乘舟,又謂曰:“汝知舟乎?”對曰:“不知!痹唬骸爸鬯员热司,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爾方為人主,可不畏懼!”
4、“房謀杜斷”
《舊唐書》卷66《房玄齡杜如晦傳贊》:世傳太宗嘗與文昭(房玄齡)圖事,則曰:“非如晦莫能籌之”,及如晦至焉,竟從玄齡之策也。蓋房知杜之能斷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謨,……相須而成,俾無悔事。
5、貞觀之治
《資治通鑒》卷一九三《太宗皇帝》:天下大稔,流散者咸歸鄉里,斗米不過三四錢,終歲斷死刑才二十九人。東至于海,南極五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赍糧,取給于道路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