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
(2)示波管的構造:由電子槍、偏轉電極和熒光屏組成(如圖)。(3)原理:利用了電子的慣性小、熒光物質的熒光特性和人的視覺暫留等,靈敏、直觀地顯示出電信號隨間變化的圖線。◎讓學生對p35的【思考與討論】進行討論。(三)小結:1、研究帶電粒子在電場中運動的兩條主要線索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是一個綜合電場力、電勢能的力學問題,研究的方法與質點動力學相同,它同樣遵循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力的獨立作用原理、牛頓運動定律、動能定理、功能原理等力學規律.研究時,主要可以按以下兩條線索展開.(1)力和運動的關系——牛頓第二定律根據帶電粒子受到的電場力,用牛頓第二定律找出加速度,結合運動學公式確定帶電粒子的速度、位移等.這條線索通常適用于恒力作用下做勻變速運動的情況.(2)功和能的關系——動能定理根據電場力對帶電粒子所做的功,引起帶電粒子的能量發生變化,利用動能定理或從全過程中能量的轉化,研究帶電粒子的速度變化,經歷的位移等.這條線索同樣也適用于不均勻的電場.2、研究帶電粒子在電場中運動的兩類重要的思維技巧(1)類比與等效電場力和重力都是恒力,在電場力作用下的運動可與重力作用下的運動類比.例如,垂直射入平行板電場中的帶電粒子的運動可類比于平拋,帶電單擺在豎直方向勻強電場中的運動可等效于重力場強度g值的變化等.(2)整體法(全過程法)電荷間的相互作用是成對出現的,把電荷系統的整體作為研究對象,就可以不必考慮其間的相互作用.電場力的功與重力的功一樣,都只與始末位置有關,與路徑無關.它們分別引起電荷電勢能的變化和重力勢能的變化,從電荷運動的全過程中功能關系出發(尤其從靜止出發末速度為零的問題)往往能迅速找到解題入口或簡化計算.(四)鞏固新課:1、引導學生完成問題與練習。1、3、4做練習。作業紙。 2、閱讀教材內容,及p36-37的【科學足跡】、【科學漫步】 教后記1、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是綜合性非常強的知識點,對力和運動的關系以及動量、能量的觀點要求較高,是高考的熱點之一,所以教學時要有一定的高度。2、學生對于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的處理局限于記住偏轉量和偏轉角的公式,不能從力和運動的關系角度高層次的分析,這樣的能力可能要到高三一輪復習結束才能具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