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4 Sharing
unit 4 sharing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話題是sharing,主要涉及幫助弱者、志愿服務、合作分享等。通過聽、說、讀、寫等各種活動學習相關的語言知識,使學生了解世界上很多地方依然很落后,從而懂得同情,學會分享。了解一些志愿者工作的信息,培養學生互助合作的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結合針對短文話題的探討激發學生的國際意識,通過各種渠道力所能及地為貧困地區的孩子作出自己的貢獻。
warming up部分是一個調查,分成三項任務:首先回顧自己曾經做過的助人為樂的好事,并采訪三位同學;然后,根據調查內容列舉班級同學所做的好事;最后討論volunteer的內涵。通過這些任務,讓學生懂得什么是“幫助”,反思自己是否樂于助人,以及怎樣做才是“志愿者”,由此為后面的短文學習做好鋪墊。
pre-reading是reading的熱身活動。交代了閱讀文章的文體(letter)和作者(a young australian woman,jo),還根據她在png拍的10張照片提出了5個問題,回答這些問題有助于學生加深理解“志愿者活動”的意義。
reading是一篇jo寫給rosemary的信。其中介紹jo在png(papua new guinea)的一個小山村教書。在她寫給rosemary的信中,作者描述了該村學校的情況和去一個學生家做客的經歷,使學生感受到png的兒童生活處境的艱難,更加珍惜自己的學習機會。
comprehending是根據短文設計的閱讀理解試題。第一個練習要求學生讀懂書信的內容,用表格的形式幫助學生整理書信中提到的關于巴布亞新幾內亞村落生活及風俗習慣的信息,屬于細節題。第二個練習要求學生對文中提到的五個現象進行分析,說明原因,屬于細節推理題。第三個練習要求學生通過閱讀分析生活在小山村中的積極面和消極面,這個練習進一步地開闊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對艱苦的生活有更深的理解。第四個練習要求學生小組活動,討論四個問題,進一步鞏固學生對于課文內容的理解,并且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通過比較校舍、教學條件、生活狀況等方面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深層思考,談談自己是否愿意參加志愿者活動。第三、四兩個練習都屬于深層思考的問題。
learning about language分詞匯和語法兩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有關此篇短文中的重點單詞和短語。設置了三個練習,一是根據所給解釋從所學詞匯中選擇相應的單詞;二是用恰當的詞匯完成一篇短文;三是根據解釋組成詞組,并用詞組編對話。第二部分是有關限制性定語從句的復習。 首先從課文中找出含有限制性定語從句的句子;然后用定語從句完成句子,對定語從句加以運用;再用含有定語從句的句子回答問題;最后是兩人結對活動,進一步練習使用定語從句。
using language是對reading的延伸。通過閱讀,參與“give an unusual gift”的活動。這個部分由三個部分組成,綜合訓練學生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能力。“讀與說”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介紹了一些特殊的禮品——為窮人和真正需要它們的人選購禮品。閱讀之后,完成兩個練習:回答問題和把禮物名稱和詳細介紹配對。“聽與說”部分是采訪默里大夫的經歷,以聽力訓練為核心設置了四個活動。1.講述一個人的生平,用到了時間表達法;2.通過列表把握聽力中的細節;3.在涉及聽力內容之前讓學生先就有關聽力中的話題進行討論,有助于學生快速并準確地把握聽力內容;4.展開討論,讓學生思考自己將來是否愿意像默里大夫那樣做個志愿服務工作者。“寫作”根據“聽與說”中的話題,運用時間表達方式,根據給出的6個方面對默里大夫的情況進行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