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學論文選讀
在科學家工作習慣的其他方面,變化是比較慢的。今天科學象牙塔里的生活方式的特點是科學會議更多,參與政府工作更多。
不過像寫信這樣既簡單又要緊的事情上也有很大變化。這在過去往往是一種藝術,不僅僅屬于文學界的藝術。數學家寫起信來是很長的,他們用普通手寫體詳細地交流數學思想,也談私人瑣事。而今由于秘書代勞的便利,反倒使那種私人間的交流成了難事,并且由于專業細節難于口授,一般說來科學家尤其是數學家之間通信少了。我保存著所有相識的科學家來過的信,前后時間跨度40多年,從這些信里可以看出一個逐漸發生,并在戰后加速了的變化過程,即從長的、私人交往式的、手寫的信件日益變為公務式的、枯燥乏味的、打字的條子了。在我近年的通信往來中,只有兩個人寫信還是用普通手寫體:喬治•加莫夫和保羅•厄多斯。 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楊振寧講過一個故事,說明了現在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在認知方面的關系:
一群人一天晚上來到某城,因為有衣服要洗,就上街去找洗衣店,找到一個櫥窗里有“此處接收需洗衣物”招牌的地方,其中一個人就問:“把我們的衣服給你們行嗎?”店主說:“不,我們這里不洗衣服。”客人說:“怎么,你櫥窗里的招牌上不是寫著嗎?”回答是:“這里是造招牌的。”這就有點像數學家的情形,數學家是制作招牌或者說記號的,并且希望自己制作的記號能適合一切可能發生的情況。不過,物理學家也創立過許多數學思想。
在社會科學方面,據我這樣一個外行看來,目前還沒有什么稱得上理論或深刻的學識的東西,這也許是因為我無知。不過我總有這樣的一種感覺,即只要注意表面,或者看看比方說《紐約時報》,就能在經濟學上像大專家一樣有眼光有學問了。因為我認為除了一些人人都能懂的常識,目前那些專家沒半點辦法能創造出較大的經濟或社會—政治奇跡。 如果有朝一日發現宇宙中——可能在遠離太陽系千萬光年以外——存在其他智能生物,那這一進展的影響將是我們所無法估量的,我認為它將比任何現在的宗教信仰都要大得多。完全有可能突然發現并破譯了很久以前發出的電磁波。如有跡象或證據表明確有不可能與之進行雙向通訊的那種東西存在,那對人類將有極大的影響。這可能很快就會發生,它或者會引起極大恐慌,或者相反,造成新的信仰。
我們都讀到過關于飛碟和其他不明飛行物的情況。 在愛德華•u•康登指導下對這個問題作了徹底的研究。很容易證明了大多數情況要么是視覺上的幻象,要么是正常的大氣現象。 但還有一些是確有根據的令人大惑不解的ufo現象。例如威爾遜山的天文學家曾在散步時看見一個很奇怪的流星狀物,待回到天文臺時又發現放射量達到峰值。也有一些飛行物,由飛機上的儀器和雷達同時示蹤,也沒有得到解釋。
費米曾經問道:“眾生何在?其他生命的蹤跡何在?”
就我所見,未來10到XX年內將比任何別的因素更能改變世界的生活方式的是新的生物學。有些初看起來相當普通的發現已經對世界的組成發生了甚至比世界大戰更大的影響了:比如新的藥品,像青霉素和避孕藥就從兩個相反的方面改變了人口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