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冊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 李玉鐲 新課導入 :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掌握了事物聯系的概念,同學們說說看聯系的含義是什么?另外我們也討論了事物的聯系的兩個重要的特征,它們分別是指什么?(學生回答)普遍性、客觀性。也就是說每一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系之中,而這些聯系的形式并非是單一的,而是多種多樣的,它的具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請同學們看課本第47頁,請同學們說說看有哪些具體形式?(學生回答)聯系有直接聯系、間接聯系、內部聯系、外部聯系、主要聯系、次要聯系、必然與偶然聯系、整體與部分聯系等等,它們對事物的存在和發起著不同一作用。而在這么多的聯系中,人們經常遇到的最容易提出的聯系是哪一種呢?我想啊內們最容易提出的問題是事物為什么這樣?也就說是因果聯系,所以我們今天來學習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這一框: 一、 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板書) 因果聯系是人們最常見與人們關系最密切的聯系形式,所以要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因果聯系,什么是原因,什么是結果,以及因果聯系的特點等問題。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前我樣先來看一幅漫畫(出示漫畫)同學們說為什么這個釣魚的人釣上來的都是那種魚呢?因為這個工廠開工,河水受污染從而導致魚的死亡。這里工廠開工河水污染是一種現象,而魚的死亡也是一種現象,這種現象引起那種現象的產生。所以我們可以歸納出:因果聯系的含義及原因和結果的含義: 1、因果聯系的含義及原因和結果的含義(板書) 任何現象都會引起其它現象的產生,任何現象的產生都是由其它現象引起的,這種引起和被引起的現象叫因果聯系。而引起某種現象本身產生的現象叫原因。而被某種現象引起的現象叫結果。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已知道了因果聯系的含義,那同學們說說看怎樣才能將因果聯系和其他聯系區別開來,這就需要我們明白因果聯系的特點。 2、因果聯系的特點(板書) 那么因果聯系的特點是什么呢?同學們注意看我這里(扔粉筆)從剛才這個過程你們看到了什么呀?(學生回答)粉筆落地。那這是原因還是結果?答是結果。那什么是原因呢?(學生回答)是萬有引力。對,是萬有引力引起粉筆落地,而粉筆落地是被引起的結果。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看到因果聯系有哪些特點? A、先行后續 在一個因果聯系過程中原因總是出現在前,結果出現在后。如有了萬有引力才有粉筆落地,鐘只有被敲才會響,敲是響的原因總是先敲后響,總不會倒過來成為先響后敲。那么是不是具有先行后續關系的都是因果聯系呢?比如說,我們這節是上政治課,而下一節課上數學課,他們存在先行后續的關系那他們之間是不是因果聯系呢?顯然不是的,它們雖然具備了先行后續的特點,但它們都缺少了因果聯系另一個重要特點: B、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 只有當事物之間既是先行后續的關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這兩個條件同時具備時,才能構成因果聯系,兩者缺一不可。 我們知道了因果聯系具的先行后續和引起和補引起的關系,那么這兩個特點相比較哪個更重要,哪個才是因果聯系的本質特征,我們上面分析了光有先行后續的關系而不具有引起和補引起的關系,不能構成因果聯系。而具有引起和被 引起的關系一定具有先行后續的關系,就一定是因果聯系。所以,它是因果聯系的本質特征。 下面請同學們運用因果聯系的知識分析判斷經下現象是不是因果聯系? (1)白天過去夜晚到來 (2)、電閃雷鳴 (3)摩擦生熱 (4)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已知道原因和結果是不同的有區別的。同時我們還知道原因和結果之間存在著“先行后續、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的關系,也就是說二者是有著密切的關系,那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它們之間的關系。 2、原因和結果的關系:區別和聯系的關系(板書) (1)、原因和結果的區別(板書) 首先、含義的不同。同學們來一起說一下原因是什么?那結果呢?(學生回答)引起某種現象產生的現象叫做原因;被某種現象引起的現象叫做結果。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它們含義不同,這是第一個區別。而第二個區別是時間順序的不同。在一因果聯系過程中,原因總是在前,而結果總是在后,同學們說一說為什么現在的河里的魚大量死亡啊,對是由于人為的作用,沒有好好的保護環境使河水受到污染,由于河水被污染在先,所以才會導致魚的死亡。而第三個區別是它們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為什么這么說呢?你們說河里的魚想死嗎?其實它也不想啊,可河水被污染它無法生存下去啦,所以說原因總是處于主動地位,而結果處于被動地位,它們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正因為原因和結果有嚴格的區別所以我們不能隨意的倒因為果,也不能倒果為因。比如說,有侵略就有反抗。侵略者的侵略是原因而被侵略者的反抗是結果。如果把它們倒過來把侵略者侵略看成結果被侵略者的反抗看成是原因,這顯然是荒謬的。可當前日本國內的一些反對分子哦了隱蓋其侵華事實采取了這種顛倒因果的手法,說什么日本軍進入中國,是哦了建立“大東亞共榮圈”,而當時的中國人太頑固,所以晶本人才不得動用武力。他們這種荒唐的論調受到了我國政府一切有正義感的人們有力抨擊。同學們可不能犯這各顛倒因果的錯誤。 好,我們知道了它們之間的區別了,那我們再來看看他們之間的聯系 (2)、原因和結果的聯系(板書) 首先、二者相互依存。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請同學們思考48頁的小欄)“想一想:有人在辦某事以后說,這件事辦得毫無結果,這件事是否只的原因而無結果?”(學生回答)事物有因必有果,只不過在結果中有預期的結果和未達到預期的結果而并非沒有任何結果。如我們去辦一件事,無非是辦成或未辦成兩種結果,決不能說未辦成就不是結果,所以說有因必有果。另外,事出必有因,生活中許多事情我們只知道,雖原因還未找到,但并不意味著沒有原因。如1940年夏天在蘇聯的高爾基某個地區,幾千枚伊凡四世時代的銀幣嘩啦啦地從天而降,使當地的人民非常驚奇,人們都被搞得莫明奇妙。那同學們想想看,這個天上下起錢雨,是不是就只有結果,而沒有原因呢?(學生討論)當然不是,后來經過研究,人們才知道天上下錢的現象和龍卷風有著聯系,龍卷風它把埋藏在地里的銀幣卷到高空,而后又把它降到另外一個地方,因此就下起了錢雨。所以說錢雨它并不僅僅只有這種奇怪的結果,而無原因,因此,我們說有果必有因,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空穴來風”。 另外一種情況是在同一關系中兩種現象互為因果。用公式表達為:A B如教與學,就老師的教作用于學生的方面來說,教的好壞是因,學生學的好壞是果,以學作用于教的方面來說,學生中提出的意見促使教師改進內容,提高教學效果。因此說學是因教是果。再如科學與生產,生產與消費,物質文明秘精神文明。那同學們是否分析一下它們這種關系嗎?(學生回答) 現在我們已經大致了解因果聯系的一些基本知識,它對我們科學的認識世界和有效的進行實踐具有哪些重要的意義呢?(請學生閱讀49至50頁看看有哪些方法論義意) 3、認識和掌握因果聯系的方法論意義(板書) (1)、承認因果聯系的普遍性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進行科學研究的前提。 我們說聯系有兩個重要特征即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而作為聯系的一種具體形式也同樣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因此,人們在認識處于因果聯系之中的事物時,既要分析產生的原因,又要分析它出現的結果,只有尋根究果精神,才能有所建樹。人類科學的發展與正是基于解答很多為什么,在人類科技史上所取得的成就無一不與發現和承認因果聯系有關。牛頓與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就是他對因果聯系探究的結果。牛頓有一天坐在蘋果樹下思考問題,突然從樹上掉下一個蘋果,這一再平常不過的現象卻引起了牛頓的思考:他想為什么蘋果不往天上蹦,又為什么不水平向外飛出,而偏偏掉到地上呢?人認為其中一定隱藏著某種原因,這個原因是什么呢?下是這一因果聯系之迷促使牛頓不斷地去探索、研究、實驗,最年他發曹蘋果所以落向地面是因為地球引力作用的結果,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 ,為年代物理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這一事例生動的告訴我們認識事物進行科學研究,必須承認因果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這是因果聯系原于是的第一個方法論意義。那第第二個是什么? (2)、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才能提高人們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 由于一定的結果都是一定的原因引起的,這就要求人們應當從某一行動的后果中去分析原因,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避免重犯同類性質的錯誤。1998年夏天,長江、松花江、嫩江流域的特大洪水留給起們的最大教訓是什么?(學生回答)最大的教訓是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明確這一點后,起們必須自覺地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必須注意保護自然資源,協調好人與自然的關系。所以說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才能提高人們活動的自覺性。 另外由于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結果,這就要求人們應當根據某種原因預見事物的發展結果,有了對后果的科學預見,才能正確指導自己的行動,做到趨利避害。 再如同學們上網也要預見后果,在網上起們可以看新聞、看評論、看學習資料,也可以聊天、打麻將、玩游戲。對天前者它可以使起們在課余生中多充電,使我們視野開拓,知識豐富,因而對這一方面我們支持同學們多上網,而對于后一種,不僅對我們沒有什么好處,而且還浪費我們寶貴的時間和青春,這是我們極力反對的。因此我們說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根據事物的原因,預見到事物的發展的結果,從而做到“三思而后行”。 好,這節課的知識點我們講完了,我們一起回顧一下,今天我們所學的內容我們可以概括地說是:三個含義,兩個特點,兩個方法論。大家一起來說一下它們的具體內容。(學生回答)為了鞏固今天所學的知識點,大家做一下下面幾道練習: 1、下列屬天因果聯系的是(AB) A、無風不起浪 B、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C、白天與黑夜輪流更替 D、 飲止渴 2、“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如何理解這句話所體現的哲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