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教學目標(一) 知識方面
識記:兩點論、兩分法、一點論的基本概念。
理解: 、倜艿钠毡樾栽淼暮x;
②對待矛盾的科學態度。
運用:
、龠\用“兩分法”去說明怎樣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對身邊所發生的事情“一分為二”;
②運用“兩分法”去分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什么必須堅持“兩手抓”。
(二)能力方面
、俳Y合教材對矛盾普遍性原理的論述,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谂囵B學生運用所學理論觀點,觀察、思考與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覺悟方面
通過堅持兩分法、兩點論的教學,對學生進行正確對待自己和堅持“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的教育,引導學生堅持“一分為二”地看待人和事,防止片面性和絕對化。
二:教學重點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
三:教學難點
堅持兩分法、兩點論,運用“兩點論”理解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四:教學方法
①根據本框教材輔助文較多,理論問題不復雜的特點,在方法上以自學討論式為主,或以事例說理法為主,輔之以提綱導讀法或問題教學法
②對比討論法。
五:教學過程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1.矛盾普遍性的含義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
學生自學課文第90頁第2、3、4段,完成下列題目:
運動形式 矛 盾 舉 例 得出結論
機械運動 作用與反作用、在同一瞬間既在這個地方又不在這個地方、連續性與非連續性…… 運動是物質存在的形式,事物每一運動形式都存在著矛盾。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矛盾普遍存在,事事有矛盾
物理運動 吸引與排斥、正電和負電、吸熱和輻射熱、南極和北極……
化學運動 化合與分解、氧化和還原、陽離子和陰離子……
生命運動 同化與異化、遺傳與變異、呼與吸、生與死……
社會運動 基本矛盾、階級矛盾、真善美與假惡丑、改革與保守、民主與集中、發展與環境……
思維運動 正確與錯誤、知與不知、意見分歧、思想斗爭、記憶與遺忘……
(2)矛盾貫穿于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時時有矛盾)
列舉不同社會形態不同時期中的矛盾,加深對時時有矛盾的理解,完成下表:
社會形態 矛 盾 舉 例 得出結論
原始社會 基本矛盾、氏族沖突、部落戰爭、共同勞動與個體勞動、石器與金屬工具…… 舊矛盾解決了,又會產生新的矛盾,在新舊矛盾之間絕不存在哪怕是一剎那的無矛盾的狀態。 時時有矛盾
奴隸社會 基本矛盾、奴隸主與奴隸、野蠻與文明、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
封建社會 基本矛盾、地主和農民、手工業者之間的競爭、新興資產階級與沒落地主階級……
資本主義社會 基本矛盾、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經濟危機、社會危機、發達與發展中……
社會主義社會 基本矛盾、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后的生產力發展水平的矛盾、階級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