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基本問題》教學案
(新人教必修4)
第一單元第二課第1框《哲學基本問題》導案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識記:哲學的基本問題及其內容。理解: 哲學基本問題的原因,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運用:從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來判斷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2.能力目標
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較、分析的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初步識別不同哲學派別本質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明確哲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實際工作、生活、學習中自覺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
【學習重難點】哲學的基本問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分歧
【課前預習 自主探究】
一、什么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課堂探究:哲學研究的問題有許多,我們能不能從中找出一個貫穿哲學發展始終并且把不同哲學區分開來的基本的問題?
1.哲學的基本問題:
。
什么是物質?觀點、理論、方針、政策、計劃方案等。
什么是意識呢?如高山流水、房子汽車、鋼筆鉛筆等等,都是具體的物質形態。
2.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
(1)
。
跟蹤練習:明清王夫之“氣者,理之依也”(氣是指的物質實體);英國貝克萊主張“存在即被感知”、“物是感覺的集合”。
問:王夫之和貝克萊在世界本原問題上的回答有何不同?分屬何種哲學陣營?
(2)
跟蹤練習:
材料一:馬克思主義主張世界是可知的,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認識的事物。
材料二:“莊子夢蝶”莊子在大樹下睡覺,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蝴蝶,在草地上翩翩起舞。突然狂風大作,暴雨襲來,莊子飛來飛去無處躲藏。嚇醒過來原來是一場夢。于是莊子就思考了這樣的問題;莊子到底是蝴蝶還是人,夢境與現實誰是真實的。
馬克思和莊子在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方面的回答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