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值線圖的判讀
a. a=b=c=d b. a>c>d>b c. b>d>c>a d. c>b>a>d
【解析】 四幅圖圖幅面積相等,等高距相同,比例尺不同。在等高距相同的情況下,相同的圖上距離,比例尺越大,則h/l比值越大,坡度越陡。所以四點坡度由大到小順序為:a>c>d>b。
(3)根據等高線分布形狀,判別地形類型
①、判斷等高線圖上的基本地貌類型:
②、判斷陸地五大基本地形類型:
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線稀疏,較為平直;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對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線稀疏,彎折部分較和緩;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線較密集,河谷轉折呈“v”字形;
高原:海拔高度大(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小,等高線在邊緣十分密集,而頂部明顯稀疏。
盆地:海拔沒有一定標準。四周等高線較密集,數值大;中間等高線較稀疏,數值小。
0米等高線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線。
(4)相對高度(地面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的計算:
在等高線圖上計算一座山、一個陡崖或兩點間的相對高度是近年來常考查的知識點,一是求最大的相對高度,二是求最小的相對高度,依據數學相關知識不難得出相對高度的取值范圍公式是:
(n-1)•d ≤h< (n+1)•d (其中h為相對高度,d為等高距,n為重合或兩點間的等高線條數)
(5)計算兩地間的氣溫差:
已知某地的氣溫和兩地間的相對高度,根據氣溫垂直遞減率(0.6℃/100米)可以計算這兩地間的氣溫差異:t差= 0.6h相
(6)陡崖的海拔高度:
一般情況下,等高線不能相交,因為同一地點不會有兩個海拔高度。但在峭壁陡崖,等高線可以重合。陡崖的海拔高度為:m ≤h< m+d(m為重合處的最大等高線數值,d為等高距)
例2:下圖中等高線表示一種風力堆積的地表形態,讀圖回答⑴~⑵題:
⑴、q點對p點的相對高度(h)最大可以達到( )
a.40<h<41 b.49<h<50 c. 59<h<60 d. 60<h<61
⑵、圖中所示地區的盛行風向是( )
a. 東北 b. 西北 c. 東南 d. 西南
【解析】 根據相對高度的取值范圍公式:(n-1)•d ≤h< (n+1)•d ,可計算出q點與p點間的相對高度(h)應為:40≤h<60,結合題干中最大兩字,故第一題答案為c。在風力堆積的地表形態上,迎風坡的坡度較緩,背風坡的坡度較陡,根據指向標可以確定盛行風向是西北風。故第二題應選b。
㈡、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
(1) 判斷水系、水文特征: